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50例心脏手术病人应用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收集手术野的出血,经过离心、过滤、分离、清洗后回输给患者。 结果 病人术中、术后均为异体血,术后恢复顺利,均未发生血源性感染,病人血常规及凝血项目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能显著减少异体血液输入,节约临床用血,避免血源浪费。

  • 标签: 心脏手术 自体血回收 血液回收机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ZQL型可回收式滤器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或)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置入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和进口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再行局部溶栓治疗,最后根据治疗情况取出滤器或长期留置滤器。结果2组间预防肺动脉栓塞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未再发生肺动脉栓塞。护理上应注意滤器置入、取出及溶栓术后下腔静脉急性闭塞、肺动脉栓塞再发生的观察和处理。结论国产ZQL型可回收式滤器可满足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需求,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重度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与常规血液透析并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观察组)各66例次,观察比较两种情况对透析外观凝血标准、透析血室容量下降率的影响。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影响比常规血液透析不输血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在透析前端输血存在一定的利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外循环促进凝血的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 标签: 血液透析 输血 透析器 血液凝固
  • 简介:1病例介绍病人,男,38岁,因车祸致骨盆骨折并下腔静脉撕裂大出血1h。由救护车送往手术室急诊手术。查血红蛋白30g/L,腹部膨隆呈浊音,口唇苍白,神志不清。躁动,血压不能测量,心率168/min。入手术室后即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建立三条静脉通道(其中有一条深静脉通道)、术区消毒铺巾和准备血液回收同时进行,入手术室15min后手术开始。术中收集血时抗凝液用生理盐水500mL加肝素25000U,收集血液与肝素液之比是10:1。回收血过程中。

  • 标签: 下腔静脉撕裂 大出血 自体血回收 成功抢救 入手术室后 急诊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与普通输液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组和普通输液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身输血是指收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术中失血,然后再回输本人的方法。腹腔内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如出血凶猛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腹腔内出血也可以处理后回输,以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从2001年12月开始,本院采用一次性胸腔闭锁引流瓶做自身血回收装置,对腹腔内出血患者进行自身血回收再输入,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自身血回收 引流瓶 一次性 闭锁 胸腔 腹腔内出血
  • 简介:折安瓿是护士每同重复多次的操作,因折安瓿导致护士手部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从2005年9月开始,我科使用自制的笔筒式安瓿折断,受到护上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安瓿折断器 制作 护士
  • 简介:变压置换疗法(又称是负压置换疗法),是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内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方法,于1941年由Proetz提出的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应用变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成本低、操作简便,已作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常见方法。但是因连接吸引的橡胶管和橄榄头需要每次清洗消毒,

  • 标签: 儿童慢性鼻窦炎 鼻-鼻窦炎 负压吸引器 置换治疗 输氧器 负压置换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尿毒症患者用灌流与透析串联治疗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62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透析与HA型树脂灌流串联作透析-灌流(HP/HD)治疗(串联组);另一组仅作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氮、肌酐,并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均显著降低,但串联组MM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HA型灌流作HP/HD疗法,可清除患者体内的MMS,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次数亦可减少1/3,为尿毒症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透析器 灌流器 串联 治疗 尿毒症 疗效
  • 简介:“自体血液回收”理论的提出距今已近200年,最早是由英国外科学博士James于1818年在他的动物实验室开始该项工作的。由于当时设备条件简陋和相关技术的局限,即使同一血源也有被感染的风险。直到80年代初爱滋病的出现,自体血液回收才又重新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1]。我院手术室2000年5月以前均沿用传统用勺子舀的方法回收胸腹腔内自体血,操作繁琐,采血速度慢,污染机会多。从2000年5月以后我们应用改良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并输还给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目前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技术已日臻完善,但在许多中小医院还无此设备的情况下,可借鉴和应用此方法。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4年12月给107个病人应用改良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男46人,女61人,年龄11~64岁,其中肝破裂18例,脾破裂39例,宫外孕破裂45例,胸腔大出血5例,回收输入血量500~2000ml,均未加入抗凝剂。1.2使用方法与装置如图1所示,把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塞内的长管(1)剪去一段,保留3cm长(长管如不剪去一段,则当负压吸血入瓶后,血量浸过瓶内长管时,血液将不断泡腾,...

  • 标签: 自体血回收 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 应用
  • 简介:介绍一种新型留尿工具的制作及使用方法。留尿由接尿漏斗、接尿袋、留尿试管3大部分组成,依借吸盘、带纹路的手柄、连接带、试管接口、支管彼此连接固定构成。留取尿样时,尿液经漏斗下口流入留尿试管,尿液过多时经接尿漏斗上的支管溢流到接尿袋内,留取尿液完毕后,可通过吸盘先将此留尿暂时固定在厕所墙壁瓷砖上;等患者着装完成后,将留尿试管取下,拧上盖子,留尿完成。该留尿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非常人性化,不仅避免尿液外流污染,而且尿样标本更准确可靠,患者留取尿标本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 标签: 留尿器 人性化护理 基础护理 技术革新
  • 简介: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椎间融合被用于脊柱融合术,脊柱椎间融合植入植骨融合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入椎间融合是脊柱椎间融合植入植骨融合术一项重要步骤。以往临床将减压所取的椎板、棘突、

  • 标签: 明胶海绵 椎间融合器
  • 简介:作者将一次性输液针头保护套用于输液过程中需静脉注射药物时夹闭输液管用,效果较好。1方法静脉输液时保留针头保护套,静脉注射药物时,无须关闭调速.可先将输液对折,再取出保护套套于反折处。注意套入时应将其反折处到达保护套的顶端,静脉注射完毕,取下保护套即可。

  • 标签: 一次性输液器针头 保护套 静脉注射药物 妙用 输液过程 输液管
  • 简介: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试行堵管,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方给予拔管。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气管套管都没有与之配套的堵管器材,护士多采用棉签或橡皮塞堵管,操作不便、外形不美观且不易达到安全及灭菌要求,并且从半堵至全堵需采取不同的材料或需重新制作,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堵管 制作 应用 自行排痰 气管套管
  • 简介:针对普通输液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进入机体,造成各种危害,提出精密过滤输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精密过滤输液器 不溶性微粒 过敏反应 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