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反应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在短时间内同一科室发生多例病人输液反应却较少见。本文报告八例患儿14次在4d内发生热反应并分析其成因及预防与控制。

  • 标签: 热原反应 儿童 无菌操作
  • 简介:[目的]比较生物共振过敏检测与传统皮肤点刺过敏检测两种方法中儿童的依从性,以探讨更加有效﹑依从性更好的过敏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进行过敏检测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生物共振过敏检测,对照组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患儿对生物共振过敏检测方法依从性更好;两组检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物共振过敏检测方法的标本远远多于皮肤点刺方法。[结论]生物共振过敏检测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更易被儿童接受的过敏检测方法。

  • 标签: 过敏原 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 依从性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哮喘和过敏性鼻炎过敏的相关性。方法对175例哮喘与158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抗原点刺测试。结果7组患儿对23种抗原敏感性无差异。结论小儿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由同一种病因引起的、表现为呼吸道不同部位的疾病,长期系统地抗过敏、脱敏治疗对这2类患儿都是适用的。

  • 标签: 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相关性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08~2023.05期间入院行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4例分组为参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于围手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间比较:(1)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2)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VCSS);(3)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7d时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VCSS评分降低,血流速度、血流峰值速升高,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治疗中的配合,可积极纠正术后血液黏度、血流速度,降低治疗相关并发症风险,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 标签: 原发下肢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发后颅窝滑膜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避免致颅内压急剧升高的相关因素,警惕颅高压危象发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经系统性护理干预后,有效解决护理问题。结论:发后颅窝滑膜肉瘤患者病情重,属恶性肿瘤,治疗复杂,复发率高,除严密观察病情,提供专业的护理照顾外,还要注重心理状况,及时疏导与处理。

  • 标签: 原发后颅窝滑膜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儿童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体外过敏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研究 ,并总结科学的护理举措。方法本研究对象是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 90 例,划分成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对于患儿均展开体外过敏检测并分析,同时比较患儿的护理成效。结果在 90 例患儿中,总 IgE 阳性率为 77.78% ;统计患儿的过敏分布情况,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为 70.00% ,食入过敏原阳性率是 30.00% ,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 P < 0.05 ;比较两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显著,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予以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科学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地将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哮喘 体外过敏原检测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儿童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体外过敏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研究 ,并总结科学的护理举措。方法本研究对象是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 90 例,划分成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对于患儿均展开体外过敏检测并分析,同时比较患儿的护理成效。结果在 90 例患儿中,总 IgE 阳性率为 77.78% ;统计患儿的过敏分布情况,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为 70.00% ,食入过敏原阳性率是 30.00% ,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 P < 0.05 ;比较两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显著,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予以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科学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地将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哮喘 体外过敏原检测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胃、肠双发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以探究如何在围手术期优化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迅速康复。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围手术期实施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为未来同类患者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速康复理念 肠双原发癌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模式
  • 简介:纤维蛋白原是反映凝血亢进和纤溶活力下降的指标,是血栓形成的前体物质,其增高使血浆和全血黏稠度增大,临床表现为血栓形成倾向^[1]。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升高^[2],血浆纤维蛋白浓度可以反映体内血栓前状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产生基础。用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3]。

  • 标签: 2型糖尿病 纤维蛋白原 老年患者 前列地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原发性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认知行为干预进行运用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2021年8月至10月所接诊的患者中选取20例为对象,结合随机抽样的方式取其中10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给与认知行为干预,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不良心理状态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的护理质量管理中通过开展质量控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全面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各项细菌培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热反应率是 0.04%,对照组是 0.15%, 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 95.26±2.79)分,对照组为( 89.62±1.96)分, P< 0.05。 结论: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积极开展质量控制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血液净化 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管理 细菌培养 热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