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中的伦理问题。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意见进行调研,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中潜在的伦理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结果:从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患者关注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伦理问题主要包括隐私保护问题、知情同意权问题、质量和安全问题、医患关系问题四个方面。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中,需要加强对于隐私保护问题、知情同意权问题、质量和安全问题、医患关系问题四个方面问题的关注,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使得“互联网+护理服务”更契合伦理的实际需要。

  • 标签: 互联网+ 护理服务 伦理问题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如何为全国的老龄人口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安宁疗护主要是针对疾病无法治愈处于临终阶段的老年患者,为其提供姑息护理、减轻疼痛和缓解症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尊严、安详温暖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老年人安宁疗护关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建设健康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安宁疗护在老龄化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的建议进行综述,以期为龄化患者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自杀行为的伦理审视与干预建议。方法:选取23年5月例青少年抑郁症发病患者,按照有无自伤自杀行为均分为观察组(有)和对照组(无),分析自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家庭、PHQ-9总分、学习压力是自伤自杀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是独生子家庭、PHQ-9总分、学习压力,需要给予针对性干预是伦理学主张的做法。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自伤自杀行为 伦理审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差异化护理对策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339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组,2021年6月—12月收治的1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6月收治的1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完成随访并具备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共208例,其中对照组116例,观察组9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护理对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消除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消除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疼痛消除时间<2h、2~6h的人数分布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内的结石复发率以及1年内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围术期开展差异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能够给予患者良好的治疗体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差异化护理 泌尿外科 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差异化护理伦理干预时所展现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效果。方法 2022年03月-2023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总共收治852例患者,取其中74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经对比实验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效果显现一定优势且可行性显高,本组患者在短时间内疼痛程度明显缓解,且术后半年内无复发,于术后1年仅有2例复发病例占比率5.40%,同时该组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35/37(94.59%),组间数据呈现(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差异化护理伦理干预可见显著成效,在短时间内缓解、降低患者疼痛不适感,且控制疾病的复发几率,患者对其护理服务表示一致的认可、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差异化护理伦理干预 泌尿外科 手术 影响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68例手术患者,在2019年8月采取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将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安全管理;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错误、手术部位错误、术前准备不足和物品清点问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安全核查制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执行查对制度的重要性。方法选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查对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查对组执行查对制度,对照组进行常规查对。对比两组查对制度的效果。结果查对组入室查对、术中查对、饮食查对、患者查对、医嘱查对等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能保证手术护理干预顺利且安全地进行,值得采用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查对制度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分析临床实践导师制度能否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能力。方法:2022年1月以后设置为观察期,以前设置为对照期,各选择30例护理专业实习生,分别接受临床实践导师制度带教和常规带教。比对两个时期实习生的考核结果及对带教实习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期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期,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实习的总满意率达到96.67%,高于对照期的66.67%,P<0.05。结论:临床实践导师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 标签: 临床实践导师制度 护理专业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的对减少交接班引发工作缺陷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手术室交接班制度管理对照组(n=100)与采用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管理实验组(n=100),对比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00%(0/100),低于对照组7.00%(7/100),P<0.05。实验组患者与手术信息交接、器械药品交接、特殊情况处置与记录单填写追责质量评分分别为(21.94±1.47)分、(22.14±1.52)分、(22.25±1.30)分、(20.23±1.45)分,均高于对照组(18.62±1.63)分、(19.42±1.65)分、(18.77±1.62)分、(18.20±1.57)分,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程序化交接班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且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程序化交接班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我市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中职学校中护理专业中1+X证书推进的现状,并就实施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 幼儿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