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我校在校本科生对灾害的认知水平及减灾教育后的效果,进一步探讨适合大学生减灾教育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54名我校在校本科生的灾害认知水平、急救知识及技能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并进行抽样访谈、急救技能现场培训,干预前后进行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问卷测试。结果:经问卷调查显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30.5%的学生知道呼叫120,40.3%的学生知道呼叫但不懂如何进行施救。大学生干预前后急救技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亟待提高,且对急救知识需求强烈,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意愿,寻求合理途径开展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灾害 急救干预
  • 简介: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门诊近2年来46起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纠纷发生原因主要表现在分诊服务不当、用药安全隐患、急危重症救治不及时、院内交叉感染等方面,提出加强分诊服务质量、注意患儿用药安全、做好高危患儿的救治以及严格执行院内交叉感染管理措施,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儿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关键.

  • 标签: 儿科门诊 护患纠纷 管理对策
  • 简介:分析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能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强化护士的责任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能对患者实施正确、及时、安全、有效、完善的护理,从而促进优质护理的持续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问题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新时期护士执业压力情况,针对压力源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选用国内护士执业压力源量表,对本院执业满1年以上251名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本院近3年护士离职数据.结果护士执业压力源测评总分为(133.89±1.29)分,执业环境及资源是首位压力因素;2011年至2013年本院离职护士53人,执业压力大、执业环境差是离职的主要原因.结论新时期护士执业压力处于中上水平,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护士执业压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护士对执业压力的应对能力.

  • 标签: 护士 执业压力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临床病人的用药安全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4年4月—2014年5月住院的60岁以上具有基本生活能力的150例老年病人进行临床安全用药调查。[结果]老年病人存在一些不良用药行为,大多数老年病人对用药认知程度也不是很高。[结论]通过对病人服药能力的评估,给药过程的监督,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加强用药指导等对策来提高老年病人安全用药意识,减少用药不当造成的危害。

  • 标签: 老年病人 用药安全 对策
  • 简介: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有复合剪切力和/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压疮被认为是当今突出且有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高发于老年、脊髓损伤、重症和卧床的患者。住院患者中压疮发生率为3%~12%,其中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达10%~25%,死亡率增加6倍,脊髓损伤者发生率高达25%~85%,且8%与死亡有关[1]。压疮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而且也增加了卫生资源的消耗。

  • 标签: 护理人员 压疮 认知 现状分析 对策
  • 简介: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是全世界的爱婴行动。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因此,护理人员应尽早发现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母乳喂养。

  • 标签: 剖宫产术 母乳喂养 手术后医护
  • 简介:[目的]评估胃癌术后复查胃镜电动洗胃机洗胃的护理风险,探讨个体化洗胃方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胃癌术后复查给予电动洗胃机洗胃病人124例,按照洗胃预约序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选用DXW-A型电动洗胃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洗胃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洗胃法,比较两组洗胃时间、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病人进行准确的护理风险评估,采用改进的留置胃管方法,实施个体化洗胃操作,提高病人洗胃安全性,降低护理操作风险.

  • 标签: 胃癌 电动洗胃机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下,提出对策.方法对1394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感染部位,统计多重耐药菌种类构成比、免疫学指标构成比.结果1394例艾滋病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0例,发病率1.4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为65%;感染菌种主要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比85%;20例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水平全部低于正常.结论住院艾滋病患者存在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制定多重耐药防控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艾滋病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对策
  • 简介: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1357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发生导管体内破损或断裂,分析原因可能有:穿刺时未使用导针器、穿刺时肢体外旋、穿刺的血管位置深、肘关节长期反复伸屈、导管批号、输入药液刺激性大.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提高置管的规范操作、保证后期的规范维护及使用、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等护理对策.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总结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1次置管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20例置管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87例(72.5%),2次置管成功12例(10.0%),3次置管成功7例(5.8%),3次以上穿刺成功10例(8.4%),穿刺失败4例(3.3%);1次置管失败原因包括:穿刺针未1次置入血管,导丝送入困难,导管置入困难,穿刺鞘未置入血管,导管异位,认为在置管前利用血管超声仪充分评估血管的条件;置管时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效地处理置管时出现的问题;置管后及时胸片检查定位,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插管鞘技术 PICC 置管失败
  • 简介:分析28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直接拔除气管套管后再次置管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再次置管的原因为拔管评估不准确、拔管时机选择不当、气管内肉芽组织增生、环状软骨塌陷、颈部短粗、套管留置时间过长.严格掌握直接拔管指征并权衡拔管风险,考虑置管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选择适宜的拔管时机,用小号套管过渡拔管,以防止直接拔管后再次置管.

  • 标签: 昏迷 气管套管 拔管 置管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