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讨论ICU重症监护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以期降低临床护理实践中ICU重症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提高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住于我院ICU重症监护室100例患者的护理病历,通过回顾性分析这100例患者的护理病历,研究、分析、讨论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意外拔管、窒息、压疮均为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定期对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可有效预防ICU重症护理工作安全不良的发生。结论 ICU重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延长患者住于ICU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情况。因此,有必要探究、分析、讨论ICU重症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 标签:   ICU 重症监护室 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 对策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护士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方法对外科(包括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小儿外科、甲状腺外科、肛肠外科、乳腺及血管外科、胃肠外科、心胸外科)6个病区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3年中的不安全因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护士工作中存在针刺伤、腰背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接触感染性液体及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暴力等不安全因素。通过加强安全教育、设立针头废弃桶、实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减轻工作压力、暴力行为的防护,以上不安全因素可明显降低。结论外科护士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安全因素,通过正确的防护可以降低其发生率甚至避免。

  • 标签: 外科护士 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妇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的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诊治的产妇纳入实验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14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管理、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比对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分娩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产程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实验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软产道裂伤等不良分娩结局比例(7.14%)低于参照组(42.86%),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结论:产妇分娩期间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分娩时间与住院时间,其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比例相对较低。

  • 标签: 产妇 分娩 产房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54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身份识别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身份识别落实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身份识别 骨科护理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安全管理在老年科护理工作中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56例老年科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78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在强化安全管理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科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后可见各种风险隐患问题,在实施安全管理后可起到有效预防及控制作用,最大程度的降低各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老年科 护理工作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严峻,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化学消毒剂、频繁进行消毒操作,容易造成皮肤伤害、呼吸道感染等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安全防护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对于确保防疫物资的供应和保障员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安全防护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 安全防护 防护策略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检查,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性的探讨解决的建议和对策。方法 对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对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各项工作质量进行评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策,提出整改建议,并将整改建议落实到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中,再对比整改前后各项工作的评分情况。结果 通过对房间达标率、环境监测达标率、器械处理流程达标率、清洗操作达标率、物品包装达标率、个人防护举措达标率整改前后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整改后的达标率要远远高于整改前,措施实施前后的数据资料对比满足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以呼吸内科为主,对其护理工作开展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改善对策。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在呼吸内科选取100例患者,将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和明确安全隐患基础上实施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发生率低,P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实施 安全隐患 对策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应对措施,后将制定的措施全面落实,对比措施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分析数据。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应对措施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比较重要和特殊的科室,其主要职责是保证对应的手术器械在质量上能够满足手术的需求,最大程度降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当然在当前的消毒供应室工作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应对。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与实地调研,本文归纳了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涵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流程不完善、患者配合度不高以及环境设备配置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包括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优化护理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患者教育以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等。经过实践验证,这些对策有效提升了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性。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研究,以更全面地揭示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更为精准的改善措施。总体而言,本文为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首先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再深入探究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相关对策。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对产妇进行护理,减少产妇由于护理工作不到位、护理方式不符造成的护理事故,减少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本文现以医护人员在产房进行护理工作时出现的安全隐患为例,以实验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方法:在本次护理实验中,医院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11 月在本院进行生产的产妇 100 名,将其分为护理对照组 50 名以及护理观察组 50 名,进行对比试验。结论:在本次产房护理对比试验中,两组产妇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出现产房安全事故的占比 44% ;由于环境因素出现护理事故的占比 26% ;由于医护人员护理方式不当出现护理事故的占比 15% ;由于医护人员管理不当造成护理事故的占比 5% 。在经过管理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出现护理事故的占比 44% ,同护理对照组的 66% 相比有明显的降低。结果:在本次对比实验中,本院发现产妇自身以及家属的人为因素、医护人员的护理方式、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管理以及产房的环境都是导致产妇出现护理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医院对于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管理能够有效遏制产妇出现护理事故的几率,因此应当进行深入讨论。

  • 标签: 产妇护理 产房安全 产妇护理工作 安全管理
  • 简介:【摘 要】由于医院的整体环境较为特殊,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相关的护理人员处于此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以及其特殊的服务对象直接决定着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的认知,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全方位的做好安全防护对医护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外科护士在职业活动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不断加强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树立起职业的防护意识,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能够尽最大的可能性减少对护士的伤害,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外科护士 医疗工作 危险因素 安全防护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患儿在接受护理时选择强化护理安全管403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研究时段,选择54名儿科收入的患儿开展本次前瞻性对照试验,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强化风险护理管理,对护理结果中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儿科患儿的护理时,将强化风险护理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控制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 儿科 护理方式 应用分析
  • 简介:由于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患者的安危、医院的声誉等,因此对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和护理人员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责任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ICU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安全性和患者评价3项数据。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护理管理风险性高,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及时排除护理危险因素,提升患者ICU护理安全性与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风险管理评价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护理 患者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肿瘤内科近一年内(2021.01-2022.01)入院进行治疗的病患,进行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观察记录结果;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采取安全护理管理,进行观察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出现少于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于肿瘤内科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管理,能有效减少病患的风险事件出现并使病患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内科 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培护士在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接受规培培训的5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规范化培训方式,观察组在规培基础上制定针对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比较2组培训前后效果。结果:培训前,2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培训后,2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规培基础上制定针对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明显改善护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规培护士 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