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 患儿 pH值是否正常,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 患儿 是否有呼吸衰竭,是Ⅰ型呼吸衰竭,或Ⅱ型呼吸衰竭 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医生用药,是否使用无创呼吸机、是否气管插管、是否转入 ICU病房及治疗方案提供了金标准。作为专科护士, 能够 正确、及时地采取血气分析标本至关重要。笔者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女婴采集尿标本时实施改良式采集方法的意义。方法:从 2019年 02月 -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供者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操作及护理方法。方法 本科室 2017.11-2020.5采用 COBE Spectra 6.1 血细胞分离 AutoPBSC程序对 35例年龄 1-14岁的儿童供者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 35 例儿童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顺利,均获得了足量的 MNC和 CD34+细胞数。供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发生采集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在采集前的准备和评估,心理护理和采集过程中的观察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熟练的操作技术等保障了儿童供者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

  • 标签: 儿童供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样本采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 COVID-19康观人员的满意度,减少防护用品的消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我院组建样本采集队承担隔离区全部样本的采集任务。方法:组建由 13名护士、 2名指导专家组成的样本采集队,全员经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及 COVID-19诊疗指南,咽拭子,肛拭子采集操作规范等培训合格,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后于 3月 2日开展临床工作。 结果: 2020 年 02 月 26 日至 3 月 31 日,共采集鼻咽拭子、肛拭子、血液样本 1369份(其中鼻咽拭子 609份、肛拭子 599份、血液标本 161份),对比组建采样队前后两组( 3月 1日前、 3月 2日后)采样样本阳性率分别为咽拭子 2.44%、 7.39%,肛拭子 0、 2.3%,总样本阳性率 1.3%、 4.86%,提示采样队采样阳性率远远高于病区护士组;两组采样发生缺陷、错误比较分别为 2.60%、 0.7%,提示病区护士组远远高于采样组, 2组均未发生采样遗漏、样本泄漏、样本质量不合格及样本丢失等不良事件;我们也对两组防护用品的消耗量进行了对比, P 0.0005,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采样队成员零感染;观察人员入住期间整体满意度 97%。结论:组建采样队的工作模式在 COVID-19出院后集中隔离观察区的运用卓有成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COVID-19 康复隔离医学观察 样本采集 临床实践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母婴分离 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 产妇母乳采集 率的研究 。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我院分娩 的 母婴分离产妇作为对照组 ( 40 例),行常规护理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5 月在我科分娩的母婴分离产妇为观察组 ( 40 例),应用品管圈活动 。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母婴分离产妇母乳采集率 。 结果 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母乳采集成功率在产后第 1 、 3 、 5d 比较,对照组均少于观察组,组间差异(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 实施品管圈活动 管理,产妇母乳采集行为 更加规范 , 有效 促进 母乳分泌,提高母乳采集率 , 有利于 母乳喂养。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母婴分离 母乳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帐篷医院进行核酸双抗采样的流程改造,从而达到避免交叉感染,增加采样量,为今后肺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月至9月组建帐篷医院试行—改造—运行的分析及工作量对比,从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帐篷医院工作流程。结果:通过不断的摸索及改进,帐篷医院承担了全员核算及双抗的样本采集任务且无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 帐篷医院在夏季乌鲁木齐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护理管理到底是靠人还是靠大数据,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真的还得靠大数据,靠掌握了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人。但现在很多管理者本身不太重视大数据的掌握,譬如医院宁可让会计手工记账,却不知道去购买几千元就能解决的财务软件,如果用财务软件了,记账会计就不存在了,岂不是节省了人力?为何大家宁可用人而不愿意用人工智能呢?一是受制于资金的短缺,人工智能需要有一次性的投入,而人工费是逐月支付的。二是恐怕与管理者对于大数据的了解不足,不知道大数据的神奇作用。三是大数据是以信息为核心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物,就像心理一样,来无踪去无影不太好掌握。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医疗护理 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