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心理障碍护理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进而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方法:对产妇产后出现心理障碍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等,从而给与产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鼓励产妇,增强其自信心,进而使其尽快的适应母亲的角色。结论:产后心理障碍是产妇产后的常见问题,严重的话会威胁婴儿健康和安全,所以要及时给与全面护理,使产妇可以放松的顺心,体会母亲角色的幸福和快乐。

  • 标签: 产后 心理障碍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CU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将在我院ICU工作超过1年的护士20例作为观察组,另从我院其他临床科室中抽取20例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 ①心理症状评估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压力源评分:观察组护士在各项压力源方面的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护士普遍存在心理压力,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复杂、护患关系紧张是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ICU护士的心理疏导,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减轻ICU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ICU护士 心理压力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进行分娩的6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重观察高龄产妇心理状态进,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产妇 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癌症放疗病人的心理障碍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202例癌症放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放疗病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原因主要包括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受家庭因素影响、担心住院费用、受放疗副反应影响、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等。[结论]提示癌症放疗病人心理障碍的发生是较严重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病人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癌症 放疗 心理障碍 对策
  • 简介:摘要:2020年初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直至现在的疫情常态化,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越来越低,同时传染性也随之加强。抗疫期间,护理人员奋不顾身投身于一线工作中,为保证民众的健康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时间和精力,多数护士的心理也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对此,本文就疫情背景下护士心理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及维护对策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疫情背景 护士心理 亚健康状态 原因分析 维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其心理干预。方法:选取 2014-2015年在医院接受产后抑郁症护理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每组 50人,分别是用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增加心理干预的研究组,对比 2组患者在护理 1周后与护理 3周后分别进行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的 SAS与 SDS评分均有下降,但干预组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其心理干预,可以为寻找产后抑郁有效护理的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产后 抑郁症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原因分析心理护理研究。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70例进行血透治疗患者为例,利用计算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对70例患者中动静脉内瘘堵塞原因进行总结,并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情绪状态(SAS、SDS)、生活质量(SF-36)与满意度评价。结果 70例血透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堵塞11例,占比15.71%。其中穿刺不合理3例,占比27.27%,患者自身血管因素3例,占比27.27%,止血压迫时间长2例,占比18.18%,超滤过度3例,占比27.27%。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1.332/8.345/8.731/8.338,P<0.05)。观察组满意度数据94.29%高于对照组71.43%(χ =6.437,P<0.05)。结论 加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容堵塞原因分析,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血透患者治疗安全性,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堵塞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观察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临床见习模式。选择教学医院中有代表性4个内科科室,在临床和学院双带教老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问诊、检体观察和讨论内容,同时采用护理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比较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得分为(4.38±0.43)分,老师维度评分为(4.45±0.06)分,学生维度评分为(4.27±0.69)分,组织维度评分为(4.42±0.05)分,效果维度评分(4.54±0.56)分,均达到较好水平。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组织维度、学生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1)。结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和见习效果值得肯定,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本科护生 病情观察 护理课程 临床见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原因,探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血透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血透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采用心理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够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透 动静脉内瘘堵塞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和疏导对策。方法:选择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在我院重症护理病房的护士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焦虑,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调查可知,重症房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自的方面不同,结合其心理压力情况,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重症护理病房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大,有效的分析护理人员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重症护理病房 心理压力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脏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并评估针对这一群体的不同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综合分析心脏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本研究揭示了失眠的多重病因,并提出了多种心理干预策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和咨询、放松技巧和压力管理等。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治疗方法,尤其是将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对改善心脏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为心脏病患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标签: 心脏病 失眠 心理干预 病因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在病态肥胖症患者袖状胃切除术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进行袖状胃切除术80例患者做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各分做两组4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术前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体重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健康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能提升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的健康依从性,体重控制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病态肥胖症 袖状胃切除术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护生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校2005级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普遍缺乏病房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经过培训后的观察组护生,在病房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病人突发危急病情应急知识的掌握和实习带教教师对护生综合应急能力的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生病房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建泌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课时,对护生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

  • 标签: 护生 突发事件 应急知识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的:研究分析早泄治疗中给予相应的⼼理护理作⽤。⽅法:样本对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流程优化用于病态性肥胖症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病态性肥胖症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病人2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手术护理流程优化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20.0%相比更低(P<0.05)。关于BMI,在术后1个月:试验组数据(33.05±2.56)kg/m2,和对照组(36.21±2.89)kg/m2相比更低(P<0.05)。结论:病态性肥胖症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用手术护理流程优化法,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体重指数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袖状胃切除术 价值 病态性肥胖症 手术护理流程优化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一次性输液器推广使用带来的方便,静脉输液已成为治疗、检查、诊断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输液发热反应是临床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会影响医疗质量,引发医患纠纷。我院曾10d内发生不典型输液热源反应37例,这在我院历史上也属罕见。为尽快查找原因,我们运用检验、排除、统计、分析,临床试验性停药等方法,查出了本次输液热源反应的原因,现将追踪调查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 标签: 输液热源反应 原因分 一次性输液器 输液发热反应 临床抢救 静脉输液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眼外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6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心理承受能力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眼外伤患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身心各方面的康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眼外伤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血液透析(以下称:血透)患者需要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生活(每周2~3次透析,每次4~5h),因疾病的折磨,环境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的词节等,都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要及心理反应,同时也会引起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变,产生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可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和治疗的配合,甚至影响病情的预后。因此,探讨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效果,给予血透患者良好、恰当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80例患者的接触、观察、分析、交谈,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施之不同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