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外孕手术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宫外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n=34)、对照组(n=34),两组均是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1d与出院时的SAS评分均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宫外孕的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手术 焦虑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剖宫产初产妇11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5例。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术中恐惧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循证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及各项恐惧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初产妇进行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够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循证护理 剖宫产初产妇 心理状态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由我院牵头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登记系统,以2020年1月—3月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117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面对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与患者生命质量总积分的关系,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到生命质量总分线性相关方程。结果患者WHOQOLBREF量表生命质量总分(75.79±13.80)分,生活质量自我评价(3.20±0.78)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2.60±0.79)分。对于生命质量总分,女性、后遗症分级高及有吸烟史的患者得分低于男性、后遗症分级低及无吸烟史的患者(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冠肺炎急性期分型(r=-2.12,P=0.022)、后遗症分级(r=-4.13,P<0.01)、性别(r=1.83,P=0.048)、吸烟史(r=-0.18,P<0.01)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有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后遗症分级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呈线性相关(R2=0.170,P<0.01)。线性相关方程:Y=94.179-9.153X。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的治疗方案也亟待整理与优化。今后,一方面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同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更有效的康复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医患线上交流平台的建立,以及时督促指导患者居家康复。

  • 标签: 新冠 中医 综合康复
  • 简介:摘要: 2020年1月新冠肺炎在武汉快速爆发,在这场艰难且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国有近三千余医务人员被感染,多名医护以身殉职,对在新冠肺炎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造成了极大的身心压力。使得她们工作和生活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本文旨在分析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及探析相应对策,指导医护人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防护工作。

  • 标签: 新冠肺炎 心理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入我院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绞痛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综合护理
  • 简介:   [摘要]近年来,由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临床护士不仅要面临紧张的工作,频繁的倒班,还要时刻保持维权的意识,由此导致其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基于临床工作性质的要求,护士值夜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频繁的倒班及高负荷的夜班工作使夜班护士身心俱疲。加之近年来出现的医闹事件,给夜班护士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护士畏惧和厌倦夜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级医院,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应关注临床工作中轮值夜班护士的焦虑状况,疏导其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士心理适应能力。

  • 标签: []临床护士 轮值夜班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终关怀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晚期肿瘤患者相关护理研究提供一点帮助。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院内晚期肿瘤患者,共计68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开展两组护理工作,对两组护理前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利用统计学系统处理两组护理前相关数据信息结果P值>0.05,无显著差异。将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

  • 标签: 临终关怀护理 晚期肿瘤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患有银屑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通过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进而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银屑病的患者90例,根据病人已有的先例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和在康复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结果: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90名病人进行了心理护理,发现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护理效果,缓解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病人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最后的护理效果,且大部分患者在被护理的过程中其心态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仅仅使用药物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能达到最佳,想要更好的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使心理护理在对皮肤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银屑病 心理状态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门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及心理状态。方法:选择 2021年9月至 2022年6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门诊患者30 例,采用抽样调查法分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评分:32.33±2.8、抑郁评分:33.23±2.5比研究组高,P<0.05;对照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调节负面情绪,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 标签: []门诊护理 心理状态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ICU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人性化护理干预服务的效果。方法:研究中样本选择为到院进行急诊的患者,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急诊ICU患者进行筛选和随机分组的情况下,为不同小组之中患者制定不同护理方案,随后针对护理效果开展探讨。结果:不同患者的焦虑心理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收治急诊ICU患者并开展护理服务期间,落实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心理,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急诊ICU患者 心理状态 人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2020-2021年我院86例肿瘤疾病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分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肿瘤患者 心理状态 个性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希望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烧伤整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2例烧伤整形患者,时间2021年02月-2022年02月,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行基于希望理论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烧伤整形患者基于希望理论的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症状,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希望理论 综合护理 烧伤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调整疗养员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筛选我疗养中心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收的疗养员100例,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的人数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将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疗养员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明显提升,不良心理状态得到良好调整,最终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疗养员及时开展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以及疗养员的认知度,使其心理状态得到良好调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疗养员 认知行为护理 心理状态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状态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2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使用RS-25量表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32名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状态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年龄、职称等因素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一般较大年龄、护理经验更为丰富的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韧性,同时职称以及文化程度对骨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一些外界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度、工作成就度等与骨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存在正相关性。结论:骨科护理人员心理弹性与多种影响因素相关,应该予以重视。

  • 标签: 骨科护理人员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比较具体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3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具体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关于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对比,可知试验组患者在护理后期评分较优。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患者情况明显改善,住院后好转。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优化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方法:针对6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1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化急诊护理,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就诊用时、抢救用时、开始心电监护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心理状态评估上,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对于急诊胸痛患者,能够缩短抢救用时,尽快开展治疗,也由此保障了抢救疗效,也稳定了患者的情绪,故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急诊胸痛患者 抢救效果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2020年初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直至现在的疫情常态化,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越来越低,同时传染性也随之加强。抗疫期间,护理人员奋不顾身投身于一线工作中,为保证民众的健康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时间和精力,多数护士的心理也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对此,本文就疫情背景下护士心理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及维护对策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疫情背景 护士心理 亚健康状态 原因分析 维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无痛分娩产妇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者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设置为一般组、护理组,均25例。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分析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相较于一般组干预后不良情绪量表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痛分娩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