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栓子监测技术是近几年超声开展起来的新检查方法,主要是利用多普勒技术观察血液中的微小栓子数量,以便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客观化依据,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本文应用此技术,观察了43例患者治疗前后栓子的变化,总结如下。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栓子监测检查 活血祛瘀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的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工作意义。结果:促进药品生产企业 ADR 监测工作水平提高。结论:从认识上重视药品不良反的存在,从行动上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逐步完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ADR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
  • 简介: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min、20min、30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 标签: 胆囊炎 收缩功能 针刺穴位 超声技术
  • 简介:胃下垂(Gastroptosis)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针刺作为祖国医学的一支奇葩,在治疗胃下垂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彩色超声(下简称“彩超”)作为重要的检查手段,是目前活体研究人体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彩超来研究针刺效应和疗效观察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复习有关文献,重点回顾胃下垂的针刺治疗进展,并分析彩超监测的可行性。

  • 标签: 胃下垂 针刺 彩超 形态学
  • 简介:下肢深静脉主干内血栓因临床症状较重,且易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已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但单纯肌间静脉血栓早期自觉症状较轻,临床体征大多不明显,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而漏诊。本文总结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彩超检查的26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治疗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15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血栓 小腿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监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需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每组56例。比较两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拍胸片后是否需再操作。结果: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8.21%(55/56)、85.71%(48/56),置管时间分别为(5.64±2.44)min、(7.82±6.90)min,术后胸片发现导管位置异常分别为0%及10.71%(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监测下行PICC置管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和再操作次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成功率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病例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特点,探讨PET/CT监测食管癌复发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4年12月食管鳞癌术后于本院行18F-FDGPET/CT检查的病例,对166例有复发和(或)转移的病例分析其复发或转移部位、频数及代谢程度。结果:166例患者中,局部复发45例,80%为吻合口原位复发,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病灶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149例转移病例中,单纯淋巴结转移占72.5%、单纯血行转移占4.7%、混合转移占22.8%。淋巴结转移以纵隔(66.8%)、锁骨上(39.2%)、腹膜后(21.1%)、腹腔(11.4%)为多,少数出现肺门、盆腔、颈部、腋窝、内乳区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以骨、肺、肝、胸膜为主,少数伴有肌肉、腹膜、脑、脾、心包、肾上腺转移。PET/CT可检出小于1.0cm的转移淋巴结(57例),淋巴结短径大于等于1.0cm组与小于1.0cm组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淋巴结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以吻合口局部为主,转移以淋巴结为主,少数为血行转移。PET/CT易检出复发转移病灶,在探测小于1.0cm淋巴结转移、非常见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血行转移方面独具优势。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监测 复发转移 18F-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以期为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基础。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收治的行急诊消化内镜治疗的 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 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3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观察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8. 3±5. 1)分、 (48. 9±6. 2)分,护理后分别为 (24. 1±4. 9)分、 (25. 8±3. 1)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9. 6±4. 7)分、 (48. 5±6. 7)分,护理后分别为 (37. 8±5. 0)分、 (35. 3±6. 2)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也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 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 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5. 13%vs. 12. 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235)。结论对急诊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运动、痛觉、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脊柱骨折内固定术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所接纳的偏头痛患者58例,采用双盲、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9)和研究组(n=29)。常规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中医内科 辩证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根据某院在近年来病案复印时遇到的问题,及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人员接触的目标,对病案复印流程进行变更。对变更后病患及病案复印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发现对患者及家属采取提供电话预约后再来提取病历的方式,认可度较高,值得在 今后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病历复印 电话预约
  • 简介:摘要:分析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口腔固定修复患者78例,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术前进行传统X线检查,观察组术前进行放射直视影像检查。观察两组治疗满意率和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牙髓发炎、穿髓及根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放射直视影像能提升患者治疗满意率,减少治疗后出现不良情况,确保修复效果理想。

  • 标签: 放射直视影像 牙髓 口腔固定修复 治疗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100例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每组各 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抗生素西药药物治疗、内服中药联合外洗的方式治疗,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而言,采用中药联合外洗方法进行治疗比采用单纯的西药抗生素治疗副作用更小,大大缩短治疗周期,疗效更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分析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超声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30例超声介入治疗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患者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 超声介入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收集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 标签: 老年患者 口腔修复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 :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保障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就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 2010 年 12 月至 2012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 6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穿心莲胶囊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莲芝消炎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舒缓和减轻了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莲芝消炎胶囊 急性肠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院内妇产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治疗效果做总结分析。结果子宫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紧急避孕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终止妊娠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异位妊娠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其他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90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恶心,1例发生呕吐,1例发生头晕,1例发生腹痛,共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