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反应时间 (R)、凝血形成时间 (K)以及最大振幅 (MA)在脑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期将其分为脑梗死急性期 95例与脑梗死恢复期 9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 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 FIB、 R、 K、 MA水平,并比较不同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急性期患者FIB、 R、 K、 MA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及对照组 (P<0.05),并且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FIB、 R、 K、 M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急性期患者治疗后各时相 FIB、 R、 K、 M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呈随时间递减趋势。 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FIB、 R、 K、 MA水平明显升高,可动态监测 FIB、 R、 K、 MA水平的变化辅助临床诊断,并可根据 FIB、 R、 K、 MA水平的变化实现对脑梗死疗效观察与预后评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动态监测 纤维蛋白原 凝血相关指标 脑梗死 临床诊断 治疗与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 6s管理模式应用到急诊病房护理管理当中,对于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服务意识、改善病人住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方法 在病房中成立 6S管理小组,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6项内容对病房的人、物品及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对护士进行护理指导和培训。对病房实施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并将其评估结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施 6S管理模式后急诊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 减少浪费 , 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 改善了工作环境 ,提高了医院形象,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开展 6S管理模式提升了急诊外科护士的服务理念,促使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的显著提高。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6S管理模式 急诊病房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清 IL-1、 IL-6、 TNF-α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现选取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入住我院的慢阻肺患者 118 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 59 例。对照组仅使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使用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血清因子水平变化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血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治疗慢阻肺患者的过程当中,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特布他林 多索茶碱 慢阻肺 肺功能 血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