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T1~3N0~2M0近端胃癌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裸区清扫 D2根治术 T1~3N0~2M0近端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有机离子转运多肽1B1(SLCO1B1)521T>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SLCO1B1521T>C基因多态与冠心病相关的病例对照组研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3片文献纳入本研究,纳入本研究的人群总数为2252例,包括冠心病组1172例,对照组1080例。Meta分析结果TT型降低高脂血症类冠心病风险比TT/TC高1.18倍OR=1.18,95%CI=0.79~1.76;TC/CC型(含有C等位基因)降低高脂血症类冠心病风险仅仅占TT型90%,OR=0.87,95%CI=0.72~1.05。结论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类冠心病有密切相关性,但近年来才研究该基因同时有待于人去中进行大量研究考证。

  • 标签: SLCO1B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4例妊高症且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通过根据不同的麻醉手段,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7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段,联合组为47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动脉压、心率以及指脉氧等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麻醉效果。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麻醉前两组患者比较均无差异(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均在胎儿娩出时间段有差异(P<0.05),其余时间段各指标变化均无差异(P>0.05),同时联合组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积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低,同时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有效降低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妊高症 剖宫产手术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0TMRT2mapping成像技术对膝关节早期软骨病损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膝关节骨关节炎(OA)诊断标准诊断为OA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筛选到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Siemens3.0TMRI常规扫描及T2-mapping序列进行膝关节及关节软骨成像;将map扫描所得图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利用Syngovia后处理软件,直接获得关节软骨的T2-mapping伪彩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关节软骨T2平均值为(48.12±14.53)ms,对照组关节软骨T2平均值为(29.53±7.63)ms,实验组关节软骨T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能早期发现未发生形态学改变的OA患者软骨组织成分变化,是评价膝关节软骨早期损伤的重要诊断手段。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吗通对于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诊断明确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人工周期性激素代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芬吗通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LH、FSH、E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传统人工周期性激素代替治疗,芬吗通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吗通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卵巢早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B组采取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皆有一定下降,但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皆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参麦注射液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择期分娩的8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为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观察组产妇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情况。结果麻醉后,两组的SBP、DBP、HR低于麻醉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提高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麻醉运用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复合芬太尼腰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的21例患儿基本临床资料与手术治疗过程。结果21例患儿睾丸均成功降至阴囊,围术期切口发生感染的有1例,阴囊血肿2例,术后随访无一例患儿出现睾丸萎缩,1例发生睾丸回缩。结论小儿隐睾采用操作步骤简单易行的经脐单孔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单孔入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满足微创治疗要求,实际应用中需充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相比常规腹腔镜手术,该手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的部分为脐部单孔多通道套管与腹腔镜手术切斜。

  • 标签: 小儿隐睾 腹腔镜 隐睾下降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图ST-T异常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一年之内来我院住院的200例心电图ST-T异常患者采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50例.发病时临床表现为心悸失常,心绞痛,或突然剧痛,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确诊为非冠心病患者50例,发作时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烦等等,并且无规律性。结论对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女性型患者,心电图有ST-T异常,在发病时表现为无典型心绞痛症状,患冠心病概率较低。

  • 标签: 心电图 ST-T 异常 冠脉造影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分别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8.00%;对照组2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10.00%,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剖宫产术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加速术后机体康复,减少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剖宫产术 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和动脉取栓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就诊110例患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一组55名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术的治疗,称A组,另一组患者同为55人进行动脉取栓术的治疗,称B组。手术治疗后进行比较,分别比较患者的动脉畅通的情况,脉搏数,是否会复发以及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反应程度。结果A组康复人数有42人,康复率为76.36%,B组康复人数为51人,康复率为92.73%,B组康复率高于A组(P<0.005)。A组复发人数为4人,复发率为7.27%;B组复发人数为14人,复发率为25.4%,B组复发率也高于A组(P<0.005)。结论通过比较两种手术,我们可以看出,介入溶栓术和动脉取栓术各有各的优点,同时也有缺点。介入治疗术术后比较稳定不易复发,但治疗效果相对来说不如动脉取栓术明显,但是动脉取栓术容易复发,所以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来选取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溶栓术 动脉取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归丸汤剂在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施以右归丸汤剂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性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50例病患中,显效者有34例,有效者有12例,本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46/50)。治疗后,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为(43.31±18.46)pmol/L、血清促卵泡激素水平为(67.62±22.85)U/L,优于治疗前的(21.01±6.18)pmol/L、(39.34±12.17)U/L,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利用右归丸汤剂对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激素水平,并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建议采纳。

  • 标签: 右归丸汤剂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临床疗效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分别与替硝唑使用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调查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头孢曲松联合替硝唑治疗,而对照组行替硝唑与头孢他啶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人数达24例,显效人数为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8例(9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术后发热2例(5%),切口感染3例(7.5%),腹腔感染患者仅有1例(2.5%),较对照组数据有所减少,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和头孢他啶结合替硝唑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显著临床疗效,但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较头孢他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有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替硝唑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失眠的困扰。失眠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休息质量和日常的生活工作,还增加了其他疾病产生的可能。在失眠治疗上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为主,见效快,但是往往会伴随较大的副作用。因此,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这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失眠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医 辨证施治 失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癜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白癜风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10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进行半年随访,观察组有2例复发,临床复发率是4%,对照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是18%,两组复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临床总接受中医辨证型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起到缓解改善效果,复发率比较低,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辩证分型 白癜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芩苷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诱导调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黄芩苷处理白血病细胞株Jurkat,3-(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甩片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AKT/ERK-MYC信号通路的表达,并用Calcusyn软件分析其与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使用的药效。结果:黄芩苷作用于Jurkat细胞48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32±1.01)μg/mL,且其生长抑制作用呈药物浓度-时间依赖性。黄芩苷组细胞呈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比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而这种作用可被pan-caspase抑制剂ZVAD-FMK逆转。黄芩苷作用于Jurkat细胞48h后,活化剪切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均上调,AKT/ERK-MYC通路被抑制。此外,黄芩苷与阿霉素联合使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结论:黄芩苷可有效抑制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诱导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抑制AKT/ERK-MYC信号通路,并与阿霉素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黄芩苷 T细胞淋巴瘤 细胞凋亡 信号通路 协同效应
  • 简介:2001年WH0出版的“造血和淋巴组织系统肿瘤分类”将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分为3种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elllymphoma,NKTCL)、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其中,前两者为成熟NK细胞起源.后者属前体性NK细胞肿瘤。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发现后者其实起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而非EB病毒(EBV)相关且表达CD4、CD56、CD123及BRCA-2等pDC表型的非NK细胞肿瘤。结外NKTCL是最多见的NK细胞肿瘤.本文对NKTCL的临床病理学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病理学 诊断
  • 简介:摘要患者女,30岁。发现双足底褐色斑片10余天。双足跖部、足跟部可见散在数个褐黑色斑疹,对称分布,表面无鳞屑,边界不清,无触痛及压痛。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可见皮损区域呈片状黑褐色/黄褐色色素加深,边缘不清晰,以皮脊部为著,可见斜行纤维毛刷样条纹,无点球样结构,无明显扩张血管结构,无明显深部均质样结构。诊断黑踵。

  • 标签: 足跖 斑片 黑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胆囊扭转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收治1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探查(切除胆囊),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中,胆囊扭转应该排除手术禁忌证,及早手术探查。

  • 标签: 胆囊扭转 胆囊坏疽穿孔/并发症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观察。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4例均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抗生素、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合并有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应及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流感 人/诊断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