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颈内静脉移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乳腺科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药物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住院期间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应用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乳腺癌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颈内静脉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40例胃癌术后患者应用颈静脉置管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颈静脉置管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采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事件在14~180天之间,发生静脉血栓1例,导管堵塞2例,无导管滑脱,无静脉炎发生,8例置管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2例由于体内感染发热导致拔管。其余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均能够较顺利的使用颈内静脉置管直至疾病痊愈或者带管出院接受化疗。结论采用有效的方法对颈内静脉置管的维护,为胃癌术后患者的静脉营养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避免由于需要大量补液造成四肢浅静脉损伤的风险,突出颈内静脉置管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护理中广泛应用的优点。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胃癌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显示超声引导技术已经在颈内静脉(internaljugularvein,IJV)穿刺中应用,超声引导技术的穿刺总成功率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少,穿刺次数少,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减少患者穿刺痛苦,是一种有必要开展的创新技术与手段。

  • 标签: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穿刺 置管 效果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76例患者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总结其置管时机、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4%,并发症有机械性静脉炎、渗血、导管堵塞、拔管困难。结论:PICC穿刺宜选择在首次化疗前,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

  • 标签: 肿瘤/药物疗法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研究本院2012年3月-2018年1月4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出现的不同并发症情况,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结果穿刺术中出现皮下出血3例,局部血肿23例,动脉损伤5例,静脉血栓7例,休克2例,感染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置管可以有效减少穿刺术中的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内静脉 置管穿刺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接头对血液疾病患者PICC使用效果的影响,以延长PICC的留置时间。方法将148例PICC置管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帽,观察2组患者PICC使用情况。观察比较2组患者PICC堵管率、回血率、针刺伤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使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的观察组与使用肝素帽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堵管率、回血率及针刺伤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留置PICC时使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能使导管达到最佳的留置时间且安全。

  • 标签: 血液疾病 中心静脉导管 正压接头 肝素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化疗并需要置入PICC的妇科肿瘤患者。观察患者并发症、拔管原因、导管头端位置、穿刺次数、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920例患者成功接受PICC置管,其中随访中死亡25例,失访83例。104例患者因并发症而提前拔管,其PICC留置时间中位数为62d,并发症以静脉炎41.35%(43/104)和血栓形成25.96%(27/104)最常见。左上肢置管12.68%(53/418)与右上肢置管12.94%(51/394)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前窝静脉置管12.95%(72/556)与上臂静脉置管12.50%(32/256)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头端位于非上腔静脉者28.57%(8/28)较位于上腔静脉者12.24%(96/784)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多次(≥2次)穿刺者30.19%(16/53)较1次穿刺成功者11.59%(88/759)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较常见。但PICC仍是一种较安全、经济、能家庭护理的静脉通路。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妇科化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过整理本例新鲜移植术后发生卵巢过度刺激并发颈内静脉血栓,总结对于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针对此类患者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饮食、活动的指导,加强心理的护理,使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颈内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为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其预后转归,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 化疗 临床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实施介入导管溶栓治疗以及外周静脉溶栓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53例)选择外周静脉溶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53例)选择介入导管溶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以及患肢消肿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消肿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介入导管溶栓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溶栓效果的提高以及患肢消肿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生活品质提升。

  • 标签: 介入导管溶栓 外周静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分析了肝硬化患者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的护理措施。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主要包括导管自身护理、穿刺点护理、腹水引流时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其他相关护理。文献中有关导管留置期间的精细化护理研究较少,肝硬化患者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细节护理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肝硬化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中心静脉导管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后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3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180例,观察组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发生导管病原菌定植、穿刺部位、隧道、植入部位感染及CRBSI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ICU患者在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上述导管相关感染方面几率均低于对症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在临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能明显降低不良感染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系统性护理 相关性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PICC导管静脉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ICC导管静脉炎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导管静脉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导管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和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0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对症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总满意率9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总满意率为75%,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给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的护理要点与对策。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平均置管时间为(14.32±2.35)d。其中1例出现导管脱落,1例出现气胸,治疗成功率为96.67%。结论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做好导管护理、心理护理等各项工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恶性胸腔积液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探讨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外科监护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274例为干预组,回顾2015年1月~2015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231例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加强手卫生,2%洗必泰消毒剂使用,穿刺时最大无菌屏障,每日必要评估,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敷料的选择及更换频率。结果干预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64‰,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1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8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规范组(n=40),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规范组行规范化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规范组患者护理后非计划拔管、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管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规范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感染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减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31.5%(P<0.05)。结论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作为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有利依据。方法研究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救治的150例中心静脉管患者的有关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化验结果报告、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概率等,探讨其危险因素。同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就其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在1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当中,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为1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对其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之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仅为6%,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之所以感染率比较高,与其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后,能够显著减小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 危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