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聚酮(PVP)在体外加阿霉素(ADM)后诱导EJ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以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M诱导EJ细胞的凋亡率、PVP十EJ细胞的凋亡率以及PVP+ADM对EJ细胞的诱导凋亡率的情况。结果:PVP对ADM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PVP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并没有协同作用,只起到粘附作用,使得药物停留在EJ细胞表面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达到大量杀伤EJ细胞的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细胞凋亡 聚维酮 粘附
  • 简介: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高产I型β-内酰胺酶(AmpCs)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应用三试验提取法,以头孢西丁为底物测定细菌高产AmpCs;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测定ESBL。结果:381株革兰阴性杆菌AmpCs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0%(2/102)、31.4%(32/102),肺炎克雷伯菌1.4%(2/142)、38.0%(54/142),阴沟肠杆菌57.4%(31/54)、66.7%(36/54),粘质沙雷菌53.8%(7/13)、61.5%(8/13),枸橼酸杆菌属37.5%(6/16)、50%(8/16),变形杆菌属7.1%(1/14)、28.6%(4/14),铜绿假单胞菌16.7%(5/30)、33.3%(10/30),不动杆菌属11.1%(1/9)、66.7%(6/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产高产I型β-内酰胺酶(AmpCs)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其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三维试验提取法 测定 革兰阴性杆菌 I型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 简介: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正常机体胸腔内的液体分泌和吸收保持着动态平衡,任何病理原因加速其产生和(或)减少其吸收时,就会出现胸腔积液.

  • 标签: B超 CT X线 病因 胸腔积液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