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层螺旋CT和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层螺旋CT和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度近视在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进展规律及各阶段屈光度和眼相关性的发展轨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按年龄将高度近视患者176例(352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四组1组≤14岁32眼(9.1%);2组15~30岁(包括30岁)96眼(27.3%);3组31~50岁(包括50岁)164眼(46.6%);4组>50岁60眼(17.0%),分别测量四组患者屈光度、眼及其各屈光间质成分长度。结果2组比1组近视屈光度加深(-5.94±1.63)D(t=-3.651,P=0.001),眼延长(3.25±0.70)mm(t=4.662,P<0.001),而2组与3组、3组与4组的屈光度、眼都没有明显差异。各年龄阶段高度近视眼屈光度都主要与眼相关(r=0.649)且两者比例较稳定,总体来说眼每延长1mm,近视度约增加1.73D。结论高度近视眼在30岁前都处在迅速进展期,30岁以后发展趋于稳定,且高度近视屈光度始终主要与眼相关。

  • 标签: 高度近视 进展 屈光度 眼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左室短缩短率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42.13±3.09)分、(40.35±3.1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47.97±5.24)分、(47.46±5.17)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左室短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28.58±1.25)%、(48.57±1.17)%,与对照组患者的(22.39±1.99)%、(43.08±2.74)%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的情况,并明显提高患者的左室短缩短率和左室射血分数。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左室短轴缩短率 左室射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