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老龄化趋势的逐渐显现,促使结直肠癌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已对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对其营养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给予对症营养治疗能够使患者的健康状态得到提高。本次主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营养评估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营养评估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地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结核性脑炎膜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有12例患者的表现为意识障碍,18例患者表现为头晕、低热,浑身乏力、12例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5例患者为癫痫性发作,所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表示为良好。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病程减少以及抑制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结核性 脑膜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心理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乳腺癌42例病人心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和认知干预。结果42例乳腺癌病人中,已有抑郁、焦虑倾向的病人经心理干预后情况明显改善。结论乳腺癌对女性病人的身体形象以及心理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缩短病人的生存年龄。而临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病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治疗决策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1例,均经由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乳腺癌类型并开展手术治疗,分析手术结果。结果81例乳腺癌手术中行乳房切除术者77例(95.06%),包括Halsted根治术8例(10.53%)、改良根治术64(82.89%)、单纯切除乳腺5例(6.58%),保乳手术4例(4.94%)。结论准确了解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意义等相关资料,有助于为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可靠数据。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病理治疗 治疗决策
  • 简介:成人Still病(adult-onsetStill′sdisease,AOSD)是一种以高热、皮疹、关节疼痛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其是由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AOSD累及神经系统的概率非常低,据日本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约有8%的AOSD患者可累及神经系统[1]。

  • 标签: 成人STILL病 无菌性脑膜脑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鼻咽癌病人住院期间口服药管理,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提高鼻咽癌患者口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诊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药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宣教和药袋贴用药方式提示。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用药时间准确、用药剂量方法正确和药物知识掌握)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方法和药物知识的掌握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4,P=0.772);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48,P=0.037)。结论在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间,对其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口服药物管理进行分析,患者对用药更加安全,而且患者的依从性也较高,这种护理方式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鼻咽癌病人 口服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原发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多数肿瘤细胞排列成特有的漩涡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vinmentin、EMA、S-100蛋白表达阳性,Ki-67阳性率<1%,SMA、TTF-1、CD34、CD31、PR、ALK、Syn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支持良性脑膜瘤的诊断。结论肺原发性脑膜瘤十分少见,肺原发性脑膜瘤生长缓慢,境界清楚,其形态学特点与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瘤相似,大多数为单发,良性,手术易切除。

  • 标签: 脑膜瘤 肺原发 形态及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结核性脑膜炎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式,以能够依据其病症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并进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3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式和治疗举措进行分析。所有患有严重结核性脑膜炎的儿童都依据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中儿童结核病管理、实验室检查、病人病史、影像学检查进行准确性的诊断。结果34例患者中有26例病情好转,同时转院到结核病专治医院进行治疗,5例患者弃疗出院,死亡3例。结论ICU颅内感染患儿童要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及时监测。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可以通过T-SPOT.TB试验进行辅助诊断。,脑脊液脑室穿刺减压以及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重症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以及与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以往研究的结果探讨其与胰腺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学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肿瘤细胞呈现实性片状、小梁状以及腺泡状排列,在结构上与腺泡细胞癌基本相似,但细胞并没有显著异型,细胞间质中血管较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主要为嗜铬素A以及突触素等。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多为良性肿瘤,而胰腺腺泡细胞癌则属于高度侵袭性肿瘤,两者虽在形态上较为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却完全不同,因此,正确区分两种肿瘤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腺泡细胞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临床上呈日益上升趋势,它是一种属于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若不实施有效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主要治疗方法以改良根治术为主,患者可伴有疼痛、淋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且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为此临床上建议实施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文为了研究乳腺癌患者于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快速康复护理等文献资料进行展开性综述,从而为更多的临床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围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癌患者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对于放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所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研究组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导,观察并对比常规组和研究组的放疗依从性和健康常识认知率。结果研究组的放疗依从性56例(94.92%)显著高于常规组42例(71.19%),研究组的健康常识认知率54例(91.52%)显著高于常规组42例(71.19%),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导,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放疗治疗的依从性和健康常识的认知率。

  • 标签: 强化 健康教育 宫颈癌患者 放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菌检出情况,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中以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脑脊液结核菌检验情况。结果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菌中45例为阳性(56.3%),35例为阴性(43.7%),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在治疗效果方面,阴性患者相对于阳性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菌检验,可进一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结核菌 临床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癫痫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癫痫病患54例,将之利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7例。甲组采用护理干预手段,乙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综合分析两组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8.89%、患者满意率为100.0%,明显比乙组的66.67%、88.89%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护理干预模式,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癫痫病患进行施护,可有效提升其病情治疗的效果,减少护患纠纷发生风险。

  • 标签: 癫痫 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膜炎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甲状腺癌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 甲状腺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AS及 SDS评分与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2组患者在治疗前时评价患者的 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F-36评分显著升高( P< 0.05),观察组患者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其余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焦虑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重症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的治疗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例早产儿脑膜炎的诊治经过、治疗策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例早产儿胎龄30+5/35+2周,患病日龄分别为12/7d,脑脊液细菌培养(-),白细胞分别为1750/3750个/mm3,葡萄糖分别为0.6/0.4mmol/L,蛋白均>3000mg/L。美罗培南抗感染,疗程分别为4周、52天,停药后无复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随访至矫正胎龄12个月,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DQ分别为97、91。无并发症,体格发育正常。结论早产儿重症大肠埃希菌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致动态临床观察结合心率变化趋势的评估有助早期诊断与治疗。抗感染治疗应采取“重拳猛击”策略,结合支持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抗菌素疗程及停药指征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 标签: 脑膜炎 婴儿,早产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病患的预后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应用Barthel指数(BI)对病患出院情况进行评定和分组,恢复较佳为BI≥12分,恢复不佳或死亡为<12分,对造成病患恢复不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Logistic对影响病患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80例研究病患里,恢复较好的病患有52例,恢复效果不佳的有28例,其中有5例病患治疗无效死亡,当中3例因呼吸衰竭而亡,因脑疝和多器官衰竭而亡的各1例。当中恢复较佳的病患中肢体偏瘫、脑积水与脑脊液(CS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恢复不佳的病患,在CSF氯化物含量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上明显优于恢复不佳的病患,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脑积水以及GCS评分与CSF蛋白含量是导致结核性脑膜炎病患恢复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对80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患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肢体偏瘫、脑积水、GCS评分以及CSF蛋白含量与CSF氯化物含量同结核性脑膜炎病患恢复不佳有紧密的关联,当中对其预后造成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积水以及CSF蛋白含量和GCS评分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预后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伤的相关因素以及应对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我院近几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期间肝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得出影响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TBM比其他类型的结核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特别是在抗结核时期。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药物性肝损伤 治疗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诊治结核性脑膜炎的患儿120例,将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头颅增强CT检查、MRI检查和CSF检查。结果利用头颅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对患儿的病情及病理有了全面掌握,具有典型性和可比性(P<0.05);利用MRI检查对病变范围显示较好,但对钙化的显示不及CT检查,而运用CSF虽然能够全面掌握患儿病情,但在典型性上还有所欠缺。结论通过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能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有效掌握,应与原有的检查方式相配合,从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客观全面性,为患儿的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增强CT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诊断 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