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1 个结果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在造血重建前将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时间可持续约2周或更长。在预处理、移植及移植后,HSCT患者可能因贫血、出血而需要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成分。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BO血型不合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术前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术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46.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74.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为42.0%,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日后的术前护理中,应对患者实行积极的综合性护理,为临床治疗及患者后续康复,提供更大的帮助。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血液病 护理 移植 术前
  •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 标签: 肝肿瘤 干细胞标志物 细小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5年1月~2017年1月66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多种状况进行一系列的环境准备、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治疗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66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其中2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2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病,但经过精心地护理和正确地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做好移植各阶段的护理,可以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6-7至2017-7共9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规组应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肛周感染。研究组应用甲硝唑注射液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率6.52%低于常规组的6.52%,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100%与死亡率0%优于常规组的治愈率93.48%,死亡率6.52%,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甲硝唑注射液可有效控制肛周感染情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疼痛。

  • 标签: 肛周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干细胞与神经上皮肿瘤病理级别的相关性,探讨脑胶质瘤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病理科2015年1月~2016年的手术标本,合计30份,采用10%甲醛固定,组织石蜡切片,21例星形细胞瘤(Ⅰ级5例、Ⅱ级8例、Ⅲ-Ⅳ级8例),胶质母细胞瘤9例(Ⅱ-Ⅲ级4例、Ⅲ-Ⅳ级5例),分离纯化获得BTSCs,进行增殖分析、免疫组化。结果Ⅰ级、Ⅱ级、Ⅲ-Ⅳ级肿瘤组织获得的BTSCs第6h、1日、3日、6日的单细胞浓度、吸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培养6h,Ⅰ级、Ⅱ级、Ⅲ-Ⅳ级肿瘤组织获得的BTSCs单细胞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Ⅳ级开始分化时,CD133表达存在明显差异,高级别的肿瘤BTSCs中CD133表达明显,Ⅰ级、Ⅱ级、Ⅲ-Ⅳ级肿瘤组织获得的BTSCs的G0/G1期、G2/M期、S期比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肿瘤干细胞与神经上皮肿瘤病理级别存在相关性,高级别的肿瘤肿瘤干细胞增殖能力更强。

  • 标签: 脑肿瘤干细胞 神经上皮肿瘤病例 相关性分析
  • 简介:临床问题,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当各种因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后纤维组织形成、心室重构,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目前,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受到供体来源少、创伤大及免疫排斥等因素的制约。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干细胞 分子影像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增殖的影响,探讨骨髓MSCs移植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疗效不佳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AGEs—BSA(0、25、50、100、200μg/mL)分别对骨髓MSCs刺激6、12、24h,检测骨髓MSCs增殖及活性氧物质(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累积情况;并观察AGEs对细胞信号通路P38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AGEs可加速ROS生成,并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地抑制骨髓MSCs增殖活性.该效应与AGEs诱导激活P38磷酸化水平相关;P38活性的抑制可逆转AGEs对骨髓MSCs增殖抑制的影响。结论:AGEs可能通过激活P38信号通路磷酸化,诱导骨髓MSCs中ROS蓄积,进而抑制骨髓MSCs的增殖能力,减弱了骨髓MSCs移植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 标签: 糖基化终末产物 间充质干细胞 活性氧族 P38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5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2月至2017年11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5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HL)、非霍奇金淋巴瘤52例(NHL),预处理采用BEAM、CBV、BEAC、TBI+Cy+VP16、BuCy+Ara-C+CCNU方案。部分病人于常规化疗、动员干细胞、移植-1d及+8d加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ANC>0.5×109/L、PLT>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7~12)d、10(9~15)d,无移植相关死亡发生,随访中位时间85(3~194)月,无病存活44例,复发11例,其中因疾病进展死亡6例,1例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死亡,治疗后带瘤生存4例,1例乙肝患者移植后半年因自行停用抗乙肝病毒药物致乙肝爆发肝衰竭死亡。结论APBSCT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美罗华可作为APBSCT的体内净化药

  • 标签: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方法此研究选取的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均来自于本院,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A组50例患者行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B组50例患者基于此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0.00%,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提升患者妊娠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稍微高于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且封闭抗体转阳率较高。

  • 标签: 淋巴细胞免疫 非免疫 封闭抗体缺乏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中表达VEGFR-1的造血前体干细胞在肝细胞癌肺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2例肝细胞癌肺转移组织(研究组)、2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VEGFR-1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VEGFR-1的阴性表达3例,阴性率为13.6%,阳性表达19例,阳性率为86.4%;对照组VEGFR-1的阴性表达15例,阴性率为75.0%,阳性表达5例,阳性率为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细胞癌肺转移中VEGFR-1呈高表达,分析VEGFR-1表达可谓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VEGFR-1 造血前体干细胞 肝细胞癌肺转移 表达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胫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60例陈旧性胫骨中下1/3骨折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常规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8~18个月,干细胞治疗组骨痂出现时间(3.2±0.3)周,骨折线消失时间(7.0±1.3)周,常规治疗组骨痂出现时间(5.5±0.6)周,骨折线消失时间(9.4±1.5)周,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胫骨中下1/3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早日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 标签: 自体骨髓干细胞 移植 陈旧性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对比,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翼状胬肉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治愈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疾病复发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 翼状胬肉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PO联合机械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收集80例小鼠,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组。对照组不使用EPO联合机械刺激,低度组使用低剂量EPO联合机械刺激,中度组使用中剂量EPO联合机械刺激,高度组使用高剂量EPO联合机械刺激。结果随着剂量和强度的提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也有所升高,但一旦过高则会导致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EPO联合机械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会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EPO 机械刺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Wnt/&beta -catenin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接受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眼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研究要求的300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并进行入组试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150眼)。实验组行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组间差异性。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两年的跟踪随访,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眼表上皮修复时间、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研究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术后眼表上皮修复时间方面,组间差异显著,且实验组修复时间(3.1±0.2)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3.3±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视力提升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实验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5.33%,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2.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法在对眼表疾病的治疗中可促进术后眼表上皮的修复和患者视力的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移植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心理健康状况及SAS、SDS评分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02~2017.01)期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SAS评分、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47.95±6.33)分、(48.04±4.90)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心理健康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中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翼状胬肉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给予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给予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当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 临床疗效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停育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经门诊确诊的80例胚胎停育孕妇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产检诊断胚胎发育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结果研究组孕妇流产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早期熬夜较多、用电脑时间较长、体育锻炼较少、吸烟者比重较大,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孕妇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余生殖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熬夜、吸烟、解脲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均是导致胚胎停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胚胎停育对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殖健康都产生不良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引起胚胎或者胎儿染色体异常,占胚胎停育相当大的原因,所以孕期妇女尽量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及避开环境中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意义重大。

  • 标签: 胚胎停育 高危因素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