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内未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小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IgA、IgM、IgG、G3b、G4),C3b、C4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在急性期的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状态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分别为(1.06±0.12)、(0.72±0.18)、(7.23±1.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实验组患儿在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指标为(61.43±4.86)、(40.32±4.13)、(1.18±0.15),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且有部分的B淋巴细胞失调,因此积极调节小儿免疫状态,对患儿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变化规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43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50名小儿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中分别处于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水平、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中急性期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细胞免疫状态水平(除免疫黏附抑制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除CD8+)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患儿的上述指标均较急性期显著升高,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中急性期患儿的免疫黏附抑制因子及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期显著较急性期降低,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免疫功能较正常儿童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积极调节免疫状态可有效改善患儿疾病状态。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老年病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针灸在治疗老年病方面效果显著,针灸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在选择穴位等方面形成了一定规律,本文主要对中医针灸治疗的规律进行综述。

  • 标签: 针灸 老年病 规律
  • 简介:目的:研究军事训练活动中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睾丸创伤后7d、60d采集精液。进行精液常规、AsAb、SOD、NO检测。结果:睾丸创伤后7d精子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60d精子密度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sAb阳性率、NO浓度增高,SOD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会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精子密度降低,活动力及活动率减低,自身免疫反应、过氧化反应增强,NO促进组织及细胞损伤,而使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

  • 标签: 睾丸 创伤 精液质量 研究
  • 简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校的两个特色学科——眼视光学和医学检验取得了长足的的发展,以此为案例,可以看出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与融合、教育国际化、产学研结合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

  • 标签: 特色学科 发展 高校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长期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规律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各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应用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临床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血液透析
  • 简介: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头疼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针对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习迁移规律,介绍了利用生物化学各部分内容及之问的共同要素,构建良好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学习迁移。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理论 学习迁移 生物化学教学 学习迁移规律 知识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肠道微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肠道微生态动态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并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均高于治疗后8d,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变化 临床应用 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我国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发展已近30年,为各级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级检验医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及学科发展,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及培养目标已多次调整。2011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又做出了调整。该文对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及培养目标进行了回顾与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本科 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9例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HSP患儿CD4/CD8降低(P<0.05),CD8、CDl9明显升高(P<0.01);IgA明显升高(P<0.01),IgG降低(P<0.05)。结论: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体液免疫功能则处于高反应状态,为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HSP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免疫功能 外周血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防治高血压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为高血压新药的研制提供支持。方法查找1990年至今公布的防治高血压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专利药物组成、药对配伍等规律。结果防治高血压专利常用药物中黄连、川芎、钩藤等为高频使用中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等使用较多。结论防治高血压用药规律的挖掘,可为高血压中药复方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了参照。

  • 标签: 高血压 数据挖掘 专利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和降钙素原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27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且显示健康的56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PCT水平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测得的PCT、PLT和DD等指标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AT-III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与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对患重症肺炎的儿童做出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解除前后胆囊炎症变化与内皮素(ET)及胆囊动脉血流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及监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解除胆道梗阻前后胆囊大小、胆囊动脉峰值流速及E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中胆总管梗阻组胆汁中及血液中E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EPCP术后3天、7天组较术中组明显下降,术后7天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组超声提示胆囊炎症明显,胆囊动脉峰值流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ERCP术后3天、7天组较术中组明显减轻,胆囊动脉峰值流速减低,术后7天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总管梗阻解除后胆囊炎症较前减轻。

  • 标签: 胆总管梗阻 急性胆囊炎 ERCP 内皮素 胆囊动脉峰值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临床特点和规律。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主要分析资料,以便更好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与它发生的临床特点和规律。结果经统计结果发现,50~59岁患者的占比最高,为28.44%,静脉滴注构成比最高,为76.12%,抗感染药物构成比最高,为33.58%,同时实验室检查有存在部分异常情况。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意识,是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后,及时实施对症治疗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规律
  • 作者: 张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1期
  • 机构:云阳县人民医院,重庆云阳404500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期别脑出血MRI诊断及各项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诊断,对比分析各个期别脑出血患者的信号特点。结果:100例脑出血患者中,包含有超急性期患者12例(12.00%)、急性期患者22例(22.00%)、亚急性期患者35例(35.00%)、慢性期患者26例(26.00%)及残腔期患者5例(5.00%)。超急性期包括超急性早期和超级性晚期,其中,超急性早期影像学表现为T1WI和T2WI为等信号,而T2Flair为稍低信号,DWI为低信号,未出现水肿;超级性晚期主要表现为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T2Flair为稍低信号,DWI为低信号,出现轻度水肿。急性期影像学主要表现为T1WI为等信号,T2WI是低信号,而T2Flair、DWI均是极低信号,出现中度水肿。亚急性期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其中亚急性期早期时T1WI表现为外高中低信号,T2WI、T2Flair和DWI均为低信号,出现重度水肿;中期T1WI为较高信号,T2WI、T2Flair和DWI均为外高中低信号,出现中度水肿;晚期时以上四个信号均为高信号,出现轻微水肿。慢性期均表现为高信号,周围有黑环无水肿。残腔期表现为T1wI为较低信号,T2wI为较高信号,周围出现黑环,T2Flair和DWI均为较低信号,且无水肿。结论:临床诊断中,可根据MRI影像学信号变化特点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以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期别;脑出血;MRI;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1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患者,同时选择88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的变化规律可以初步判断儿童存在支原体感染。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血常规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患者中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实施心电图检查的A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心电图异常类型,分析不同栓塞面积患者中心电图评分差异,且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异常类型的构成比差异。结果大面积栓塞患者心电图评分明显高于小面积栓塞患者(P<0.05),且治疗后Tv1~2倒置、Tv1~3倒置、Tv1~6倒置、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SIQIIITIII型心电图构成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E患者心电图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SIQIIITIII型,且心电图评分与肺血栓面积紧密相关,需要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以改善心电图表现。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心电图 栓塞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值变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形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评估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的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设为A组,对同期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65例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设为B组,然后对这两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值变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形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评估价值。结果B组的下肢动脉血管内血流充盈,血流速度正常,血管的走向呈现平直状态,血流频谱呈现三相波。A组患者的下肢动脉内膜明显增厚,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呈现血管狭窄现象,而且血流通过狭窄的血管时,形态非常不规则,血流速度很快,频谱也出现增宽的现象,而且失去了正常的三相波形态。A组患者的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明显大于B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值变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形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有着十分良好的评估价值,能够帮组我们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握,为后续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动脉形态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