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每个人在经历成长过程中,机体的各个器官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成长中机体各个器官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在运转中潜移默化的发生老化,这个过程是长久的慢性的进行性的过程,也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过程,当我们进入老年阶段,身体各个器官处于运转不灵活的状态,在人体中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是从30岁就开始了,就像机械运转的主干零件失灵一样总是最先发生老化,由于老化导致的心血管重构现象的发生及一些列的改变,同时也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及病理的变化,老化了的生理现象常常演变成老化病理症状,这也是老年阶段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机率很高的一个原因,心血管功能障碍时因为多种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系统的重构与作用功效的变化导致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改变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患儿的九种常见血清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肺炎组50例患儿及对照组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血清相关酶活性,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ST、GGT、LD、CK、CK—MB、HBDH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ALT、ALP、LD1升高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但主要以心肌损伤为主,故应对心肌进行保护性治疗。

  • 标签: 肺炎患儿 血清酶 相关酶活性 统计学处理 正常对照组 保护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平引起脑电图的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单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脑电图(EEG)检查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测定,并对EEG改变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氯氮平引起EEG改变率为90.0%,EEG异常改变与性别、病程、亚型、剂量无关,与疗效有关,改变程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改变愈明显,疗效愈好。结论氯氮平引起脑电图改变显示了药物在大脑皮层中的作用和分布情况,对此进行分析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氯氮平 脑电图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机构理化检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措施,把误差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确保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通过对获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核,系统的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做好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为社会提供公正、可靠的数据。结论领导的重视,相关人员的努力,实验室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和仪器设备的持续更新,是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控制 方法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巧克力囊肿剥离术后卵巢功能改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来本院进行巧克力囊肿剥离术的78例病患资料作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病患在手术前后和单、双侧巧克力囊术后的AMH及bFSH水平。结果78例病患接受手术治疗后,AMH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bFSH水平也较术前低(P<0.05);比较单、双侧巧克力囊肿病患手术前后的AMH及bFSH水平变化发现术后,病患的AMH水平明显低于术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手术前后病患的bFSH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实施巧克力囊肿剥离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单、双侧巧克力囊肿在剥离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均有所降低,且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巧克力囊肿 剥离术 卵巢功能
  • 简介:生理化检验是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医学检验专业卫生理化检验课程体系建设,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卫生理化检验 课程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入的急诊手术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优质护理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术前、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优质护理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麻醉前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不良应激,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 生理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思虑、思考,是大脑思维活动的一部分,是脑的功能。中医学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是产生记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那时就已经认识到大脑与胃肠道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内在联系。该文主要结合各家学说通过脑与脾胃的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来阐述脑与脾胃的关系,并叙述了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脾胃 病理 生理
  • 简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麻痹性病变。主要病变是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也常累及颅神经。其特点是肢体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神经电生理检查对GB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参照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标准,现将我院住院治疗的22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如下。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出血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因此应引起广泛的临床重视,帮助患者制定更加合理和科学的预防、治疗措施,来全面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希望能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病理 病理生理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极法测定141例患者血电解质与动脉血气分析,将PH值(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分别与其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和酸碱失衡类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血气分析中PaCO2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的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最高。结论:PH对预后有较大影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同一患者合并出现二种或二种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 标签: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 血气改变 关系分析 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衰竭患者 动脉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及意义。方法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分析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和意义,90例患者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T3、FT4、TSH等甲状腺激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AST、TB、GG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相比对照组较为明显,ALB、DB、TP、ALP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定时的采取甲状腺激素检测和肝功能检测,能够及时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信息,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治疗后预后效果等。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生化指标 甲状腺激素指标 治疗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同期收治的82例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82例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心电图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类型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0.49%,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7.32%,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心电图异常类型主要包括ST-T变化、Q-T延长、心律失常、房室肥大,两组在不同心电图异常类型发生率实行比较,观察组上述各项异常类型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突出,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可结合心电图的变化,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分析,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急性脑卒中 心电图改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医疗检测技术的发展需求更加强烈,所以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日常卫生检验中,卫生理化检验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疫病流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文章主要分析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并阐述其具体的检测任务以及其在疫病控制中的作用,旨在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效率。

  • 标签: 卫生检验 理化检验技术 疾病预防控制 效果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骨折凝血功能等常规实验检测的改变及其价值。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外伤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合格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外伤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测数据。结果经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后发现,观察组外伤骨折患者检测指标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较正常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研究显示,外伤骨折患者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的改变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机体障碍,严重时可伴发血栓形成。

  • 标签: 外伤骨折 凝血功能 血常规 肝肾功能 机体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X线检查,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诊断意义。结果患者腕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31例,检出率为91.17%,肘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21例,检出率为90.47%,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14例,检出率为100.00%,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10例,检出率为90.90%,总检出人数为74例,总检出率为92.50%,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比,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X线对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其能够作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其诊断准确率并非100.00%,所以必要时医生应结合核磁共振及CT等手段为患者进行检查,以便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

  • 标签: X线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改变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评估颈部血管超声对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例脑卒中患者及100例同期入院的非心脑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颈部血管超声评估及颈动脉状况。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软斑块、钙化性硬斑块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轻度35例、中度37例、重度24例,对照组颈动脉轻度79例、重度12例、重度8例。比较两组血管狭窄轻度、中度、重度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评估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具有分析价值。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脑卒中 功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