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门酶(PEG-ASP)应用于初治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ALL)中,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阴性)的80例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诱导化疗中培门酶的用药次数将其分为培门酶1次组(n=40)与培门酶2次组(n=40),对预后差组患者应用2次培门酶,对预后好组患者应用1次培门酶,观察并记录化疗后疗效,以及治疗期间培门酶的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结果经VDCLP化疗后,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诱导化疗ALL患者的VDCLP方案之中,应用1次与2次培门酶治疗患者均具有治疗效果,但应用2次培门酶不良反应较为明显。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培门冬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60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7月-2017年6月),依据电脑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综合护理 高龄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对比两组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两组结肠癌患者的并发症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实验组疾病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20.00%)(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术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不良症状以及胃肠功能的改善,降低其疾病复发率,从而促进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采用优质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确定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的小儿腹泻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节点为从2015年6月开始到2017年5月,患儿共计80例,本次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患儿首先进行分组,依据是治疗顺序的前后情况,指定单号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双号患儿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泻进行优质化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适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腹泻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选取11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和护理干预,医务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统计出护理安全隐患。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主任和护士主任进行探讨,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1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5.45%,其中主要安全隐患就是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问题。结论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实施护理,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复杂,承担的责任较多,在护理过程中,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态度,同时加强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能有效的避免不良安全事件,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安全 老年脑卒中 隐患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整体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04%,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1.9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较护理前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定期复查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对于改善肺功能和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原因在于整体护理可促进患儿规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夏治穴位敷贴法结合中药膏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74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行病夏治穴位敷贴法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病夏治穴位敷贴法结合中药膏方治疗,随访一年,对比治疗效果、一年内发作频率、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以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优,发作频率、急诊次数、住院次数明显减少,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明显。结论病夏治穴位敷贴法结合中药膏方治疗方法比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更优,可有效降低发病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借鉴使用。

  • 标签: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 中药膏方 小儿哮喘 缓解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进行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分析两种指标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作用,评估其对脂肪肝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TG(甘油三酯)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具有积极的诊断作用,与正常人员相较差异明显,故可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脂肪肝 肝功能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抽样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恢复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该护理方式也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 标签: 舒适护理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氨酸-鸟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门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患者采用门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采用门氨酸钾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患者均于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将60例患者用电脑随机分为2组,包括参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门氨酸钾镁治疗,比较组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在心律失常疗效上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两组在血清钾、血清镁指标上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改善程度比参照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采用门氨酸钾镁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门冬氨酸钾镁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门胰岛素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门胰岛素进行治疗,试验组糖尿病患者采用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患者的这三项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这表明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相比只采用门胰岛素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二甲双胍 糖尿病 血糖指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普外科护理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间普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例)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内容包括对普外科医护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重点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知识进行学习,成立护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狠抓基础护理工作,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警惕性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病例书写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合理安排人员,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工作,可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在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有69例患者,联合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治疗,单一组患者只给予缩宫素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子宫收缩能力改善情况、止血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等均显著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为产后收缩性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提供治疗服务,不仅仅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子宫收缩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去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方法选择中,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采取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择取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所接收的10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模式分为PDCA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PDCA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指导,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各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结果PDCA组护理安全、急救药品、消毒隔离以及仪器器械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DCA组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对照组6例(11.3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指导,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护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8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NRS2002评分为(3.05±1.10)分,其中存在营养风险组的NRS2002评分(3.70±0.84分)高于无营养风险组,痰菌转阴率(42.86%)低于无营养风险组,住院时间(20.35±7.68d)长于无营养风险组,住院费用(1.12±0.53万元)高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风险,且存在营养风险会降低痰菌转阴率,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结核 住院 营养状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西格列汀联合门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的价值。方法以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门胰岛素30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实施门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2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相比,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胰岛素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接受门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可以较好促进其血糖水平的稳定,减少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 老年患者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治疗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门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门胰岛素30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门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疗程,每个疗程6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血流变等各指标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FPG、HbA1c和2hPG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G、T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LDL-C和HDL-C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和血小板黏附率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采用门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的相关指标,有效控制血糖范围,建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沙格列汀联合门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门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门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和血糖标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空腹血糖量、糖化血红蛋白指数、餐后2h血糖量,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空腹胰岛素含量、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联合门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30 注射液 沙格列汀 老年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