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枯草杆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蒙脱石散(对照组60例)与枯草杆菌颗粒(观察组60例)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患儿行枯草杆菌颗粒治疗效果显著,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小儿腹泻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枯草杆菌联合四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对照组一组(3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分别实施枯草杆菌联合四疗法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P<0.05);观察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5.01±0.21)d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7.25±2.11)d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实施枯草杆菌联合四疗法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四联疗法 慢性糜烂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多维颗粒(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小儿腹泻于我院就诊的86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3例联合妈咪爱,持续3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大便性状、腹泻次数等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妈咪爱 蒙脱石散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0名,医护人员将11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肠溶胶囊治疗,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模式后的治疗有效率及胃肠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36%)、胃肠道症状评分(79.53±2.46)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27%)、胃肠道症状评分(60.42±2.33),本次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肠溶胶囊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排便次数异常、腹部不适、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对患者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西甲硅油乳剂 枯草杆菌 肠球菌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枯草杆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分组方法采用抽签法,在治疗方法上,对照组以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分析组以枯草杆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结果进行各自治疗以后,选择枯草杆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分析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炎症水平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枯草杆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可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散对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北京某医院儿科(进修期间)急性腹泻患儿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调整及补液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散,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9.1%),P<0.05。结论酸梭散对儿童急性腹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散剂与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剂治疗,给予观察组酪酸梭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第5d大便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5d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采用酪酸梭散剂与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酪酸梭菌 活菌散剂 蒙脱石散剂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对来我院67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排便正常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2例,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75.7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其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患者实施双歧杆菌散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2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20例本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双歧杆菌+三散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95.00%vs80.00%)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者实施双歧杆菌散治疗的效果显著,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采用双歧杆菌散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接收的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双歧杆菌散治疗,对两组腹泻严重程度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在腹泻未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90%,同对照组的57.5%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消失时间、消化不良消失时间以及呕吐消失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而退热时间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过程中,应用双歧杆菌散治疗方案,不仅能够降低腹泻发生率,同时也可以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肺炎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肠炎動指数评分、内镜评分、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肠炎活动指数、内镜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血清炎性因子 肠炎活动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制剂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入治我院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48例,给予患者双歧杆菌制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表现。结果给予双歧杆菌制剂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腹痛、腹泻、腹胀和排便不尽的症状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制剂治疗临床反馈良好,患者病情缓解,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抑制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三年来(2015~2017年)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炎,随机分成两个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其中对照组中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使用甲孕酮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最后对这两组患者在本次探究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在整个疗程中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甲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孕酮 抗生素 子宫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3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活菌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杆菌胶囊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92例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并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n=46)依据致病原因应用相应抗生素治疗,研究组(n=46)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酸杆菌胶囊。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是2.17%,较对照组的17.39%低(P<0.05);②研究组整体有效率是97.83%,高于对照组的91.3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酸杆菌胶囊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肯定,根治性强,可借鉴。

  • 标签: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 抗生素 复发性阴道炎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洗剂联合乳杆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为观察组,采用中药洗剂联合乳杆菌胶囊治疗,40例为对照组,采用乳杆菌胶囊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白带减少情况、阴痒缓解情况、线索细胞转阴情况、pH值改变情况、胺臭味试验转阴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白带减少、阴痒缓解、线索细胞转阴、pH值改变、胺臭味试验转阴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洗剂联合乳杆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理想。

  • 标签: 中药洗剂 乳杆菌活菌胶囊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过敏性腹泻采用四联合思密达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7年8月我科室收治的过敏性小儿腹泻的患儿8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思密达等常规治疗,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四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达到95.24%的疗效,较比常规组患儿的83.33%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退热、止吐、大便正常、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患儿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仅有1例出现头晕的不良反应,较比常规组患儿2.38%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腹泻采用四联合思密达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大大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过敏性腹泻 思密达 四联活菌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采用双岐三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泻患儿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蒙脱石散单用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双岐三片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显效35例,占70%;有效13例,占26%;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6例,占52%;有效17例,占34%;无效7例,占14%;总有效率为86%,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用时,粪常规、大便恢复正常用时,腹痛、呕吐缓解用时经统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腹泻患儿,应用双岐三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病程。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应用双歧杆菌片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IL-17)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双歧杆菌片联合用药,比较分析治疗效果以及血清IL-6、IL-17含量水平。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血清中IL-6、IL-17指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明显下降;在治疗后的血清IL-6、IL-17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片联合用药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有效的减低血清IL-6、IL-17,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 IL-6 IL-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双歧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肺炎患儿,实施对症支持治疗,统计腹泻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将发生腹泻的患儿给予双歧三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儿中共有40例发生腹泻,发生率为22.22%,发生者年龄明显低于未发生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P<0.05),发生者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和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继发腹泻的患儿经过双歧三治疗后痊愈3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高达100.00%。结论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和联合应用抗生素等,且经双歧三治疗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肺炎 腹泻 疗效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