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宁注射液对儿童手足口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儿童手足口伴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热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儿童手足口伴发热症状治疗采用热宁注射液,患者症状缓解更加明显,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治疗中推广。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儿童手足口病 发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牙髓的病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护理实施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和SAS评分,并分析牙牙髓的病因。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牙牙髓病患者需要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此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缓解不良情绪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病因 护理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牙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牙牙髓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根管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碘仿、奥硝唑与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97.1%)与对照组患者(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为8.8%(3/34),对照组复发率为23.4%(8/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牙髓病患者中,通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根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夏秋季节户外活动时有被蜂螫伤,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被群蜂螫伤更是多见,群蜂螫伤后其蜂毒易致多脏器衰竭,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救治常导致死亡。我院急诊科2000-01~2006—12共收治群蜂螫伤10例,分析如下。

  • 标签: 虫咬和虫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通腑清汤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通腑清汤组、鼻胃管鼻饲通腑清汤组、西医标准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中医症候疗效,采用昏迷量表(GCS)对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血清Hs-CRP水平变化,试分析通腑清汤对中风的部分作用机理。结果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通腑清汤组、鼻胃管鼻饲通腑清汤组、西医标准治疗中医症候疗效率分别为90%,87.5%,72.5%,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通腑清汤组、鼻胃管鼻饲通腑清汤组疗效优于西医标准治疗组(P<0.05)。三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前改善,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通腑清汤组治疗后改善程度较鼻胃管鼻饲通腑清汤组、西医标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通腑清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鼻胃管鼻饲通腑清汤组、西医标准治疗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腑清汤能有效改善中风病人的中医症候疗效、GC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促进病人神经功能康复,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后炎症损伤过程有关;提示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可能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利用,更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中风病人采用B超引导鼻空肠管鼻饲通腑清汤疗效确切,临床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中风病 通腑清毒汤 B超引导鼻空肠管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牙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填充剂进行暂封治疗及永久性填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牙齿疼痛、牙龈肿胀以及咬合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牙髓病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奥硝唑合剂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在治疗牙牙髓时使用奥硝唑合剂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牙牙髓病患者共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奥硝唑、地塞米松合剂进行根管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病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牙牙髓的同时,对患者使用奥硝唑合剂,疗效明显,值得被广泛使用。

  • 标签: 奥硝唑 牙体牙髓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牙髓采用奥硝唑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0例牙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奥硝唑合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牙牙髓病患者奥硝唑合剂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奥硝唑合剂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牙牙髓治疗过程中应用橡皮障技术并对护理重要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牙牙髓治疗的患者共174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橡皮障使用过程舒适度,患者对橡皮障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会再次选择使用橡皮障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在橡皮障应用过程中呼吸不畅和面部压迫感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使用舒适度的原因包括张口疲劳和牙龈疼痛,分别占比10.34%和3.44%;患者对橡皮障技术总认知度为40.80%(71/74);174例患者中,下颌牙治疗者相对上颌牙治疗患者接受度更高,未使用橡皮障夹者比使用者接受度更高,术前局部麻醉者相比未麻醉者接受度更高,且P<0.05。结论在牙牙髓治疗过程中应用橡皮障技术可以保证无菌操作,同时实用性较高,且易操作,需要注意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尽量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橡皮障技术 护理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牙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牙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序号将90例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适量组、超量组、欠量组,每组30例。三组牙牙髓病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其中适量组给予根管适量填充,超量组给予根管超量填充,欠量组给予根管欠量填充,记录三组牙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三组牙牙髓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适量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超量组的66.67%及欠量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牙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适量组疼痛发生率6.67%,显著低于超量组的30.00%及欠量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根管填充可显著提高牙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对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金散结排方治疗肺癌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以下分组对照组43例,口服金花转移因子胶囊;观察组43例,采用固金散结排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11例、有效者20例、无效1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2.1%;对照组显效仅有1例、有效9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23.2%(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固金散结排方治疗,能够一定程度的让肿瘤萎缩,尽可能延长患者寿命,是一种能够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肺癌 晚期 固金散结排毒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牙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8例牙牙髓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49/49),远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3/49),远低于对照组的20.4%(1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能够有效的减轻牙牙髓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麻醉效果显著,并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牙体牙髓病 局部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矫正视力、眼压、眼底及B超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玻璃切除术,观察组行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平均眼压、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5.7%(23/35),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42.8%(15/3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术中应用曲安奈德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曲安奈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下面部的皮肤及肌肉非常紧密,下面部的解剖复杂,在不同层次和深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比如说话、吃饭、喝酒、以及面部的表现力等。因此肉毒素在下面部的使用非常复杂,本文基于下面部每一块肌肉的解剖学知识,提供了安全注射肉毒素的指导方针。

  • 标签: 肉毒毒素 下面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的牙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不同部位的64颗牙缺损,并随访3、5、8年,对临床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4颗牙缺损修复后随访3、5、8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成功率分别为90.63%、81.25%及68.75%,失败病例主要表现修复松动脱落、折裂、变色、继发龋、患者出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不同部位的牙病成功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牙体缺损修复 光固化复合树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份到2017年6月份所接收的100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和4%,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4%和9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矫正视力、眼压、眼底及B超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玻璃切除术,观察组行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平均眼压、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5.7%(23/35),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42.8%(15/3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术中应用曲安奈德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曲安奈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原理。方法选取四种临床中常见的含有不同毒性成分的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各中药100g,各均分成50g,一组经炮制减处理后设为观察组,一组不进行减处理设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一质普联用仪(LC-MS)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中四种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情况,分析并总结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解毒原理。结果观察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34±0.03)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3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26±0.02)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21±0.03)g;对照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71±0.02)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6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73±0.03)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55±0.02)g。观察组中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的毒性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应依据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针对性的给予减处理以减少或降低其内的毒性成分含量。

  • 标签: 中药 毒性成分 中毒机制 减毒 炮制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牙牙髓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患者,其中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多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8%,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7%;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4.5%,且总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2.0%。结论与多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效果及安全性相比,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式效果更为理想,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