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所具有的意义。方法择定我院2015年6月30日~2016年7月1日收治的92例脊柱骨折病人为对象,所有病人在入院24小时内皆接受螺旋CT扫描仪进行常规诊断,对病人基本资料与CT影像学的诊断结果加以回顾分析,以X线摄片检查的结果为对照,将手术病理确诊作为最终参考依据,腹壁螺旋CT与X线片在脊柱骨折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在92例脊柱骨折病人中,压缩性与爆裂性骨折病人分别是34例、58例,其中,经螺旋CT与X线检查,检出压缩性骨折符合率分别是100%、76.5%;检出爆裂性骨折的符合率分别是100%、77.6%;可见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的诊断中,螺旋CT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脊柱骨折后期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

  • 标签: 螺旋CT 脊柱骨折 诊断意义
  • 简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可归纳为几个基本假说,即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表观遗传修饰和干细胞起源。其中,基因点突变、缺失、扩增的变化已得到较多的实验证据。但这些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仅对很少一部分基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可见,我们靠现有的知识很难真正揭示基因变异与肿瘤间的关系。如需全面了解,必须进行肿瘤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 标签: 肿瘤 基因组 变异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64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并对其血清中抗-C、抗-D、抗-E以及抗-M等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Rh抗体检验33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10%,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其抗体类型主要包括抗-C、抗-D、抗-E、抗-M以及非特异性抗体。结论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降低输血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前 Rh抗体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子形态学分析用于不育诊断的意义。方法抽选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标本5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抽选同期在本院开展健康体检的男性精液标本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精液标本的精子形态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子形态异常概率为89.09%,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精子形态学分析是临床对男子不育进行检测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在诊断男性生育能力低下或不育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今后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精子形态学 不育 诊断 精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并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分析其致病因素,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其致病因素包括感染性(36%)及非感染性(64%)两大因素,导致小儿腹泻的病原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痢疾杆菌(30%)、轮状病毒(24%)、志贺菌(10%)、空肠弯曲菌(3%)。结论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对症抗菌类药物及微生态制剂灌肠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大肠埃希菌 轮状病毒 空肠弯曲菌 微生态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8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0岁以上健康人员,共12500例,20~80岁之间以每隔10岁为一个年龄组,统计和分析20~80岁之间12500例人员异常心电图情况。结果80岁以上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人群需要定期行心电图检测,注重健康体检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心电图 健康体检 心血管疾病 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49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临床防治意义。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7年3月-2017年6月于本地区所收集的49例尿路结石病患资料,对其结石标本实施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在49例病患中,检测出草酸磷酸钙6例,占总例数的12.24%;草酸钙29例,占总例数的59.18%;感染性结石4例,占总例数的8.16%;草酸尿酸钙7例,占总例数的14.29%;胱氨酸结石3例,占总例数的6.12%。对比男性病患与女性病患化学成分分析情况,数据有较大的差异,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对尿路结石展开相应的化学成分分析除了可以更好的掌握的成分组成与成因外,同时还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这对于防治尿路结石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临床防治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44例作研究组样本,同期取4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样本,并对2组受检者应用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进行Hcy及hs-CRP检测,就2组受检者的Hcy、hs-CRP水平以及不同梗死程度的脑梗死患者Hcy及hs-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受检者的Hcy、hs-CRP水平分别是(18.45±5.24)μmol/L、(3.88±1.35)mg/L,对照组受检者的Hcy、hs-CRP水平分别是(9.59±3.25)μmol/L、(1.26±0.71)mg/L,2组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②重型脑梗死组患者的Hcy及hs-CRP分别是(30.41±3.26)μmol/L、(24.65±2.57)mg/L,明显高于中型脑梗死组的(21.07±2.26)μmol/L、(16.47±1.54)mg/L,而中型脑梗死组患者的Hcy及hs-CRP水平,远高于轻型脑梗死组患者的(12.66±1.39)μmol/L、(9.29±0.53)mg/L,而上述三组患者的Hcy及hs-CRP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Hcy及hs-CRP检测结果可作为鉴别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依据,且有助于临床医师确定患者病情,从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Hcy hs-CRP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0例腹泻儿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取粪便标本150份。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的检验采用胶体金法检验,比较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的基本资料有无差异,比较三种病毒的感染率,比较各年龄段病毒病原体的分布。结果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在年龄中位数、性别、居住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率达56.00%,肠道腺病毒感染率达25.33%,诺如病毒感染率达16.67%,混合感染达2.00%。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6~24个月,达患儿总人数的69.05%,肠道腺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23个月以内,达78.95%,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23个月以内,达80.00%。结论腹泻儿童中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肠道腺病毒,且病毒感染类型与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关联,而不同的年龄段与病毒病原体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腹泻 儿童 病毒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2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行选择性局部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行全面腹部超声诊断,记录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临床诊断时间、延迟诊断率以、检查费用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中诊断符合105例,不符合5例,诊断符合率为95.5%;对照组中诊断符合88例,不符合22例,诊断符合率为80.0%;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超声检查时间长、临床诊断时间短、检查费用高、延迟诊断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诊断急腹症时,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急性阑尾炎的漏诊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 急腹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水质恶化情况十分严重,极大的危害课人体健康,破坏了生态环境,其中重要原因为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超标排放,废水检测是指导废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的依据。2011年,“十二五”开局第一年,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有了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工业废水处理成了水治理的突出问题,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更是块难啃又必须啃下的骨头。然而,工业废水产生的污染物量大、难处理、成分复杂,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十二五”期间,氨氮纳入总量控制范围、成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常规污染物进一步削减,相关工业行业排放标准普遍提高,均考验着工业废水处理。本课题的目的在于(1)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分析检测的操作能力,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4)进一步巩固学生化学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对我院621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TP-Ab)、丙肝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13例患者中,HBsAg(+)性535例(8.61%)、TP-Ab(+)163例(2.62%)、HCV-Ab(+)53例(0.85%)、HIV-Ag/Ab(+)19例(0.3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充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 标签: 输血前四项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梅毒特异性抗体 丙肝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细胞检验各参数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A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再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对三组人群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RBC)均高于A、B两组(p<0.05)。A组的RBC、血红蛋白(Hb)、RBC/MCV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B组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P<0.05)。结论血液细胞检验对于贫血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鉴别贫血类型。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液细胞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诊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施行常规护理,后者施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能够通过优质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死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对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缺血性J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复极患者60例选为本研究中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将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各指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较大,观察组室性早搏发生率为86.67%、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为46.6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53.33%、室扑/室颤发生率为1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观察组患者的出现缺血性J波,且ST段抬高。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可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表示其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引发心律失常,值得关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缺血性J波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4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另取150名已育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结果(1)卵泡期观察组患者T、FSH及E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RL及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2)排卵期观察组患者排卵期LH、T、FSH、P、E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黄体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LH、PRL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显著下降(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迥异于正常人群,检测血清性激素可辅助临床诊断女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不孕症 血清性激素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入住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自由组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选择临床上常规骨折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方法上进一步进行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式后,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高,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骨折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原发性肝细胞癌多由肝硬化发展而来。肝癌肝硬化腹水在我国是多发病之一,而肝硬化失代偿期尤其是伴有腹水的患者易并发低钠血症。本研究对我科2003年4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41例肝癌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 标签: 肝癌 腹水 低钠血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n=31),以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研究组(n=3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评分,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意义。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77%、焦虑(31.21±2.15)分、抑郁(30.61±2.11)分,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ICU住院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负性情绪评分,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ICU住院患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行PICC置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入住我院的进行PICC置管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有45例。常规组在术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对比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优质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地降低PICC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PICC植入术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