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三家医院不同岗位手术室护士早餐情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比较110名手术室巡回和洗手两种岗位护士的早餐行为、早餐营养成分及对早餐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等差异。结果50%手术室护士每天摄入早餐,且摄入种类不够齐全,优质蛋白及能量摄入不足,两组早餐频率、早餐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岗位的手术室护士对早餐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以洗手护士突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膳食指导,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早餐 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现状和进展,具体为培训的内容和对临床的意义,之后对我国分层培训对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分层培训 护士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柯氏模型来评价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的理论知识、行为态度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入职的138名新护士进行跟踪调查,基于柯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影响研究。结果新护士在满意度上评分均分为4,比较满意;培训后理论成绩为76.11±7.48分,与未培训成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行为层的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评分高于刚参加培训者,部分能力评分高于传统培训的新护士,评分间有显著差异(p<0.05);培训参与者对规培的认可度在85%以上。结果层不良事件发生率减低43%。表扬信数量增35%,优秀事件数量增长。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有利于整体护理、优质护理目标的实现。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柯氏模型 岗位胜任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岗位胜任力在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旨在为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及科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85名 ICU专科护士为对照组, 85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基于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课程框架进行培训。研究结束后,对两组专科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实践能力、临床解决疑难护理问题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专科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实践能力、临床解决疑难护理问题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科研能力 5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医护配合同行护士满意度,专科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在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培训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能更好地帮助专科护士完成从普通的专科护士向危重症领域的专家级护士转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专科护士 危重症
  • 简介:为适应高等检验医学教育发展和今后岗位任职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几年来我们不断对微生物学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实践。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更新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内容,提高教员素质,促进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 标签: 岗位任职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划分及护理质量标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是研究医院或医疗保健系统中护理工作特点和规律,对护理工作诸要素(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信息、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运行,从而使护理系统达到最佳运转状态,放大系统的功能,为伤病员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职责 护理质量标准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济管理已经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随着卫生相关法律的贯彻实施,医院信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信用是遵守诺言、兑现承诺.信用也即可信度.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同样应当恪守诚信,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1].

  • 标签: 医院管理 医院制度
  • 简介:本文对考试作弊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改革考试命题、内容和方式,强化考试工作科学性;加强对考试各环节的控制,强化考试管理的严密性;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考风建设氛围等三个方面总结了该院在实施“考试周”工作制度中的主要做法和初步体会。

  • 标签: “考试周”制度 考试 作弊现象 原因 管理 高校
  • 简介:确立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依法治校过程中不可忽略的课题。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建立对于完善学生管理体制,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新时期和谐校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申诉制度 权益 主体意识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都是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共74例,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37例)应用分组护理制度,对照组(n=37)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分组护理制度,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分组护理制度 消化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于ICU的探视制度。方法:实行限制式探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提供人性化的探视环境;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需求。结果: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限制式探视制度,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值得实行推广。

  • 标签: 加强医疗病房/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精神科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无惩罚上报制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16年在精神科使用常规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017年使用无惩罚上报制度,将2016年所选取的资料作为对照组,2017年选取的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上报率、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资料后发现,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并且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的上报率以及及时上报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的管理当中使用无惩罚上报制度,能够为之有效的增加精神科的护理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水平,最终使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无惩罚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 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ICU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对家属按需探视制度对提升ICU护理服务水平的意义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416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08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施不同的探视制度,比较两组患者在家属满意度上以及投诉率上的差别。结果实施家属按需探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表扬率,降低患者的投诉率。结论ICU患者由于病情较为特殊,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将按需探视制度和定时探视制度结合在一起,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按需探视制度 ICU护理 意义
  • 简介:摘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国家对于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对于医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总体效益是医院今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分析了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医院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绩效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绩效管理体制的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疗卫生机构在制度建设上的缺陷,但是当前国家养老体系的相关制度与医院绩效管理制度之间还存在很多的冲突和矛盾,在制度建设上存在很多不相容的问题,导致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工作运转机制失灵。失灵问题的出现既不是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的不合理也不是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方法上存在缺陷,主要原因在于绩效管理制度与当前的管理背景之间存在巨大的冲突和矛盾。

  • 标签: 绩效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 制度失灵
  • 简介:分子诊断学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阶梯,现行的考试模式主要存在考试内容形式单一、时间不够灵活、考教合一、考试管理不够科学严谨等弊端。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试制度,必须全面实施考教分离、加强能力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方法、整顿考风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 标签: 分子诊断学 考试 改革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传染病护理管理中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我院传染科从2015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实施1年后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相比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实施后的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升,护士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染病护理管理中,通过使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方法可明显提升不良事件上报率,更好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

  • 标签: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传染病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为贯彻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2]114号]和《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精神,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完美评价机制,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卫生部、人事部共同制定了《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规定指出:临床医学专业初级资格的考试按

  • 标签: 专业初 全国统一 初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