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新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红外及近红外波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红外及近红外波谱技术,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方便,样品用量少,不损坏样品等优点,在分析样品光谱之前要确保光谱准确、清晰。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及近红外波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红外及近红外光波谱技术 食品分析检验 应用
  • 简介:经过一年的筹备.第十届全国实验诊断教学改革暨上海国际临床检验学术会议于2007年7月26日~2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谢宗豹教授做了“继往开来.诊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 标签: 临床检验 教学改革 实验诊断 上海 国际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简介:为了了解我国医学检验教育史方面的历史资料,本文择要收集、整理并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医学检验教育的发展历程。提供同道们阅读、参考和研究。这次整理时,对原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作了订正;有些名称或者用词前后不一致的,作了调整;有些学校名称原来用了简称的,统一订正为全称。

  • 标签: 校际协作会议 医学检验教育 历史资料 教育史 错别字 整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横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横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横突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通过使用红外线理疗灯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我院的9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与灯照组两组。针灸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方式,灯照组采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经过2-7个月的临床治疗,及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针灸组与灯照组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但相比较而言,灯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佳,治愈率与有效率相加为100%,没有无效患者;而针灸组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即5名患者没有恢复面部功能或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结论在临床治疗面神经炎的过程中,针灸和红外线照射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运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红外线理疗灯,面神经炎,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以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6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0d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70%,对照组复发率为12.96%,观察组复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1人,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真菌性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臭氧联合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炎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7年5月30日-2018年4月22日,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臭氧联合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8.00%(49/50)、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4.56±1.23)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臭氧联合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疗效较为确切,可推广。

  • 标签: 臭氧 硝呋太尔 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阴道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前来我院治疗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65例(81.25%),有效14例(17.5%),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患者显效40例(50.0%),有效13例(16.25%),总有效率为66.25%。结论应用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在临床治疗中,将硝呋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硝呋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栓治疗,治疗组给予硝呋尔制霉菌素栓治疗。就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转阴时间、外阴瘙痒症状消退时间、白带分泌异常消失时间和霉菌性阴道炎转归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阴道内环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霉菌性阴道炎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生活质量、阴道内环境情况相似,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阴道内环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理学检查转阴时间、外阴瘙痒症状消退时间、白带分泌异常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呋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阴道内环境和生活质量,促使临床症状消失和病理学转阴,值得推广。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 霉菌性阴道炎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硝呋尔胶囊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就诊于我院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硝呋尔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P<0.05)。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的白带减少时间、外阴瘙痒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呋尔胶囊与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可有效促使患者症状缓解,还不会增加其用药不良反应。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盐酸环丙沙星栓 硝呋太尔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妈咪爱”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接收的小儿便秘患者112例,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添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并对患者进行正常的排便训练;此外,对治疗组患者口服妈咪爱。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服用妈咪爱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5天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达到了60.71%,在服用2周之后,治疗小儿便秘的总有效率是94.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2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便秘患者服用妈咪爱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妈咪爱 小儿便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胸导R递增不良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参与收治的30例心电图胸导R递增不良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信息,均实行心电图相关检查和彩超检查,分析引发心电图胸导R递增不良的原因。结果30例心电图胸导R递增不良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伴发冠心病室间隔略增厚以及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53.33%;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老年瓣膜病伴发室间隔略厚、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扩张性心肌病占据比例是6.67%;肥厚性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陈旧性心肌梗塞占据比例是10.00%;急性前壁心梗占据比例是6.67%;肺心病伴发双室大占据比例是13.33%。结论心电图胸导R递增不良一般是因多种脏器生理性改变或者器质胸心疾病导致的,需要和临床情况进行结合开展有效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胸导R波 递增不良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临床用药是医药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涉及到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中药学是经过祖祖辈辈流传下来历史悠久的学科,中药学内容广泛,知识结构清晰,但是有些中药药理作用不够明确。因此,开展临床中药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药学的发展。十九大之后,国家将重点培养临床中药学人才,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环境下对中药学的要求。

  • 标签: 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慢性咳嗽使用远红外止咳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咳嗽患儿(106例),选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2月11日,将慢性咳嗽患儿(10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远红外止咳贴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贴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将两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总有效率90.57%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咳嗽症状评分(0.56±0.29)分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联合治疗(远红外止咳贴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贴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小儿慢性咳嗽 远红外止咳贴 布地奈德雾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中年体检者脉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脉搏传导速度检测的中年体检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者干预前后脉搏传导速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体检者脉搏传导速度均有所下降,干预组体检者脉搏传导速度为(1471.33±111.66)cm/s,显著低于常规体检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中年体检者脉搏传导速度具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降低脉搏传导速度异常的体检者的脉搏传导速度,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中年体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患者为病程在半年之内者,B组为病程在半年以上者,两组均运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分析治疗后治疗疗效、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A组为97.5%,B组为8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上,A组为7.5%,B组为12.5%,组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运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其中对于病程相对短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对缺血性J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缺血性J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复极患者60例选为本研究中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将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各指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较大,观察组室性早搏发生率为86.67%、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为46.6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53.33%、室扑/室颤发生率为1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观察组患者的出现缺血性J,且ST段抬高。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可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缺血性J,表示其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引发心律失常,值得关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缺血性J波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患者为病程在半年之内者,B组为病程在半年以上者,两组均运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分析治疗后治疗疗效、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A组为97.5%,B组为8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上,A组为7.5%,B组为12.5%,组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运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其中对于病程相对短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阿卡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诊断糖耐量减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阿卡糖)和对照组,均测定颈动脉MT及血清CRP浓度,并于治疗12个月后复查以上指标。结果:1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MT及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糖耐量减低患者早期应用阿卡糖干预可以降低血清CRP浓度,逆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有益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葡萄糖代谢障碍/治疗 阿卡波糖/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需要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特别需要关注因葡萄糖代谢异常造成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对于药物的安全性需要全面关注,防止在长期药物服用过程中身体出现不良反应,阿卡糖作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对阿卡糖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阿卡波糖 糖尿病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