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是21世纪外科学最新三大进展之一。加速康复外科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临床优化措施,以减少围术期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20多年来,ERAS在国内外已经拓展至多个外科领域并取得了卓越成效,其中麻醉管理在ERAS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外科领域,小儿外科的相关研究较少。小儿加速康复外科的实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而这一人群往往面临更复杂的外科应激。目前尚无针对小儿外科的整套ERAS体系。本文主要综述小儿麻醉在小儿外科ERAS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小儿麻醉
  • 作者: 范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1年第12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检验科,620500
  • 简介:尿常规报告是临床医生最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地了解患者的肾脏、泌尿系统等器官的功能状况。在尿常规报告中,最常见的一个符号就是“+”,它代表了尿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超出了正常值,需要引起关注和进一步的检查。那么,“+”究竟是什么呢?它代表的物质又是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

  • 标签: 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喉癌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喉癌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住院时间和依从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住院时间(11.03±1.02)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喉癌患者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喉癌患者术前准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喉癌患者 术前准备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准备方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后护理方法30例作为加速康复组,使用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30例作为传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耐受半流饮食时间、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后护理方法与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相比.耐受半流饮食和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明显提前(P〈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护理方法较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加快了患者术后肠道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结肠/外科学 直肠/外科学 手术后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加速康复外科在减少普外科常见单病种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阑尾炎、腹股沟疝三种单病种疾病患者25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120例,采用快速康复手段处理;对照组132例,给予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费用超支率、住院总费用、肠道排气时间、术后呕吐及误吸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及再入院率的区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费用超支率明显减少,住院总费用显著降低,肠道排气时间缩短,两组患者术后呕吐及误吸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普外科常见单病种疾病可降低费用超支率,减少医保开支,加快患者康复,且安全可行。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单病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8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40例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加速外科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采取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术后3个月,采取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EQ-5D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加速外科康复理念 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一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溃疡1加减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明显多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与2年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和2.5%,明显少于对照组27.5%和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一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减少复发率,治疗总体效果相对理想。

  • 标签: 溃疡一号方 加减治疗 消化性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23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24hIII级疼痛患者数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健康,尽早出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乙肝1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型的疗效方法拟用乙肝1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乙肝1方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能、HBeAg及乙肝病毒HBV-DNA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4个疗程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清热利湿联合西药治疗,在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方面,较单用西药治疗更为有利。

  • 标签: 乙肝1号方 慢性乙肝 湿热内蕴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房进行大规模白内障手术的优化管理办法。方法回顾总结2018年4月20日至4月27日194名参加“复明10”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住院流程护理体会。结果194名白内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各种纠纷事故的发生。结论通过优化的住院流程,各环节紧密配合,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短时间内收治了大量手术病人,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大部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住院流程 管理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接受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甄选108例研究对象,均为在2015-2017年时间段在我院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以随机原则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都包含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以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93%,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1.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7%,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到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实践效果良好。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癌 胃大部切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立式洗板机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丙型肝炎抗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7年5月丙型肝炎患者血清38例,分别用四种组合(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温箱孵育加立式洗板机洗板、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加手工洗板、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加立式洗板机洗板)方法检测其丙型肝炎抗体。其中,对照组采用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的传统方法进行检测,观察组则分别采用其他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最后计算出S/CO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酶免反应加速仪加立式洗板机洗板和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温箱孵育加立式洗板机洗板、酶免反应加速仪加手工洗板和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检测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CV-Ab检测过程中,可使用温箱孵育加手工洗板、温箱孵育加立式洗板机洗板、酶免反应加速仪孵育加手工洗板三种组合方法,不推荐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立式洗板机同时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 立式洗板机 手工洗板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给予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86例,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实验组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0%与25.58%,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9.07%,P<0.05。结论对给予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围手术期 腹腔镜 肝癌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满意水平;住院的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尿管留置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焦虑程度、心理抑郁程度、疼痛水平;血容量降低、口干等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消化道肿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的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尿管留置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焦虑程度、心理抑郁程度、疼痛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焦虑程度、心理抑郁程度、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容量降低、口干等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促使手术进程更顺利和恢复更快,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围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腹腔镜下老年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6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方式,予以观察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胃肠道恢复和并发症状况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禁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使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成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使用。

  • 标签: 加速康复护理腹腔镜 直肠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因肩袖撕裂入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9例,其中男26例,女43例,平均年龄56.4岁,左侧19例,右侧50例,手术方式包括肩峰成型、肩峰下滑囊清理以及肩袖缝合,术后根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制定系统的围手术期康复和护理流程,严格按康复计划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和护理。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休息(夜间)时的VAS评分,术前和术后12周时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ASES。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均随访至术后12周,随访率100%。休息(夜间)时VAS评分从术前(7.8±2.1)分降到随访12周时(0.8±1.9)分。UCLA评分从术前(16.5±3.8)分增加到随访12周时(26.3±3.3)分;ASES评分从术前(42.4±10.3)分增加到随访12周时(84.2±15.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依从性,获得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肩袖撕裂 加速康复外科 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聚糖( Biglycan, BGN)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方法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及 Western blot法 检测 BGN在瘢痕疙瘩组织及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 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与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与瘢痕疙瘩旁 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BGN 在瘢痕疙瘩组织 中表达增高; 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 , BG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和外液 中表达增高。结论 BGN 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二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烧伤整形患者,均利用扩张进行治疗,现根据不同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30%,对照组为71.4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过程中,通过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将有助于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高,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扩张器 烧伤整形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