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膳食诱导的方式,观察糖饲养的SD大鼠血糖、血脂等变化情况,探讨2型糖尿病IR模型建立的简便方法。方法20只体重140~210g的普通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普通饲料组、糖饲料组,每组10只,经30天的分组饲养,检测实验前后SD大鼠体重、血糖、血胆固醇、血胰岛素水平,统计分析。结果糖饲料组SD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餐后2.0h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糖饲养的SD大鼠易发生肥胖、糖耐量减低和血脂代谢紊乱,是成功的IR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乳素血症(HPL)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3年月1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HPL患者86例,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和辅助检查确定病因。结果HPL患者86例中垂体泌乳素瘤3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9例,特发性22例。治疗上除2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达英35进行治疗,3例垂体大腺瘤手术加溴隐亭治疗外,其余均服用溴隐亭治疗。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是HPL最常见的原因,可伴性激素低下,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泌乳、不孕等,其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治疗,除垂体大腺瘤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手术治疗外,口服溴隐亭治疗为首选。

  • 标签: 高泌乳素血症 垂体腺瘤 溴隐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重症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08-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患有重症胆红素血症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入选标准出生时间在14d之内,血清胆红素峰值达342μmol/L以上,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非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80%以上的患儿;设立对照组40例,入选标准出生时间在14d之内或者是足月婴儿,其中,其血清胆红素峰值在258μmol/L、221μmol/L。结果经过两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引发新生儿重症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另外还有溶血、早产、头颅血肿、窒息等。结论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理原因发生很大程度的变迁,新生儿重症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不明原因将是未来婴儿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正逐年攀升,新生儿出生后红细胞破裂增多,胆红素生成增加,不能被肝脏及时清除,出现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并发中

  • 标签:
  • 简介:标本严重脂血导致临床生化测定结果不可靠或部分临床生化指标无法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因此分析脂血对临床生化测定的影响及其机制,选择有效去除脂血对临床生化测定影响的方法应受到检验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高脂血症的定义、血脂危险水平划分、常见脂血标本的来源、对生化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高脂血 临床生化测定 模拟脂血 生化仪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妊症硫酸镁负荷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中重度妊症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病患,两组病患皆给予相同的降压、镇静与利尿治疗。两组不同的地方在于,研究组给予负荷剂量硫酸镁,之后行静脉维持,必要时晚间行肌注;对照组则不给负荷剂量硫酸镁。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血压、并发症、分娩方式、羊水性质及Apgar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患进行治疗之后,血压都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重度妊症病患而言,采用硫酸镁负荷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荐及应用。

  • 标签: 中重度妊高症 负荷 硫酸镁 治疗
  • 简介:背景:通常评价关节置换患者出血量主要是记录置换中的出血量和置换后的引流量,这些只是显性失血量,研究表明隐性失血量可达到并超过总量的50%。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负压引流和普通负压引流失血量,评价高负压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60例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根据置换后采用的负压吸引不同分为负压引流组和普通负压引流组(对照组),每组30例。通过Gross方程推算,对膝关节置换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最)和输血量进行分析,并对两组置换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负压引流组患者总失血量为(646±184)mL,隐性失血量为(215±128)mL;对照组患者总失血量为(867±296)mL,隐性失血量(457±268)mL;负压引流组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平均输血量224mL,对照组平均输血量467mL。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采用负压引流,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置换后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尤其是隐性失血量的减少,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处理,规避潜在的风险,有利于置换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负压引流 手术后出血 隐性失血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肺静脉血流频谱对妊征胎儿心脏功能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妊娠24~32周的妊征产妇48例(观察组),另选取相同年龄段孕妇及同期孕龄胎儿48例(对照组)。两组孕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胎儿标准四腔心切面检测胎儿肺静脉血流频谱,观察心房收缩期A峰有无降低、缺失或反转,监测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各自的峰值的速度(S峰、D峰)、心房收缩期时峰值的速度(A峰),多切面扫查胎儿心脏,观察胎儿心脏结构有无异常。结果两组胎儿S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9例胎儿A峰反转,15例A峰减低,4例A峰无变化;对照组胎儿的肺静脉血流频谱未见异常。观察组胎儿的D峰和肺静脉血流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的A峰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1周后,两组胎儿S峰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肺静脉的A峰未见反转,观察组新生儿肺静脉的A峰、D峰与对照组接近;观察组新生儿的PI值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胎儿肺静脉可有效观察妊征胎儿的心脏发育情况,以评估胎儿的心功能状况。

  • 标签: 肺静脉 血流频谱 妊高征 功能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经皮测量胆红素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胆血红素血症的新生儿25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选用经皮测量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比较两组结果,分析两组相关性。结果血清胆红素平均值(279.74±6.73)μmol/L,经皮胆红素(2.51.20±3.65)μmol/L(t=0.595,p<0.001).结论经皮测量胆红素简单、方便、快捷、易被家属接受。能够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准确的反应血清胆红素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喉罩和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小儿疝气扎术中的疗效。方法我院64例行小儿疝扎术的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32例。观察血压、心率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喉罩组血压、心率等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而气管插管组在导管插入后血压及心率明显升高;且气管插管组术后咽喉疼痛等相关并发症显著高于喉罩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疝气扎术,应用喉罩全麻更加安全简便,出现的并发症明显降低,尤其在稳定心血管功能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对于患儿手术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全麻 小儿疝高扎术 腹腔镜
  • 简介:背景:高位脱位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骨性和软组织畸形严重,常规的全髋关节置换风险,并发症多,而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的全髋关节置换可以简化置换方法。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治疗高位脱位髋臼发育不良患者1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月到2011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获得至少2年以上随访,共21髋关节,对置换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改善以及髋关节部位影像学改变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患者平均随访(48.0±20.5)个月。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高于置换前(P〈0.05)。患者主要症状为双下肢不等长,下蹲后站起困难、下肢力量不足及下肢软组织紧张。1髋发生大转子骨折以钢爪固定;4髋在置换中股骨距裂纹骨折以钢丝捆绑。1例患者置换后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获得部分恢复。所有患者无感染、脱位和假体松动出现。结果说明,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短缩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但仍需要一定的置换技术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其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转子下截骨 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新生儿胆红素是新生儿初期的临床常见症状,多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加量与胆红素排泄量不平衡所导致,或两者都有,是多种疾病的指征,约有50%的足月新生儿或更高比例的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后,表现生理性胆红素血症以引起轻度的黄疸表现,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极高的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临床上对其常规的治疗以药物、白蛋白、蓝光照射、换血、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为主,具有操作简单、可行、安全、可靠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胆红素血症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理进行分析,进而对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具体见下文。

  • 标签: 清开灵 灌肠法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新生儿胆红素是新生儿初期的临床常见症状,多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加量与胆红素排泄量不平衡所导致,或两者都有,是多种疾病的指征,约有50%的足月新生儿或更高比例的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后,表现生理性胆红素血症以引起轻度的黄疸表现,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极高的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临床上对其常规的治疗以药物、白蛋白、蓝光照射、换血、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为主,具有操作简单、可行、安全、可靠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胆红素血症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理进行分析,进而对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具体见下文。

  • 标签: 清开灵 灌肠法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不良预后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3年3月份收治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者的HGB水平、白细胞水平以及肌酐水平等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咨询,对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其中终点事件主要是指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主要包括全因死亡、随访过程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衰竭以及血管病变重建。结果通过对患者平均15个月的随访,结合HGB水平将样本分成四组,结果显示HGB水平与年龄大小成反比,另外对于吸烟者和男性而言,HGB水平相对较高。在随访过程中一共有49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通过对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GB水平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HGB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吸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患者的不良预后连续相关。

  • 标签: 高血红蛋白水平 冠心病 不良预后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高效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84例,检测其血清Hcy以及hs-CRP水平,探讨Hcy与hs-CRP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者的血清Hcy以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且不同分期、不同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患者的Hcy以及hs-CR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Hcy以及hs-CRP水平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脑梗死面积均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cy以及hs-CRP水平对于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子。

  • 标签: 高效C 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氧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出生12h内的清洁级SD大鼠3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空气对照组(A组)、氧组(B组)、氧加盐酸氨溴索组(C组)。除A组外,B组和C组均建立氧肺损伤动物模型。C组新生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溶于9g/L氯化钠溶液中的盐酸氨溴索[20mg/(kg.d)],A、B组新生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量9g/L氯化钠溶液,持续14d。第14d处死,取其肺组织切片,伊红染色法(HE)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变化;Masson三色染色图像定量分析计算其胶原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测定肺组织Ⅲ和Ⅳ型胶原蛋白,判断其肺纤维化程度。结果B组第14天肺组织病理发现间质细胞增多,肺泡数目减少,肺组织出现纤维化改变;C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A组比较,B组Ⅲ型胶原及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多,胶原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C组与B组比较,Ⅲ型胶原及Ⅳ型胶原表达及胶原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早期干预可减轻氧性肺损伤新生大鼠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

  • 标签: 大鼠 高氧性肺损伤 肺组织纤维化 盐酸氨溴索
  • 简介:目的研究糖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atperitonealmesothelialcells,RPMC)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kedkinase,ILK)、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Ⅱ-smoothmuscleactin,Ⅱ~SMA)表达的情况,为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及传代培养RPMC,经鉴定后第2代用于实验。细胞随机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糖组:不同浓度的糖(1.5%、2.5%、4.25%)作用24h;2.5%糖分别作用RPMC12h、24h、48h、72h。实时定量PCR检测ILK及α-SMA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ILK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T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可刺激RPMCILK及α-SMA的表达增高(均P〈0.05),糖诱导RPMCCTGF的表达增高(P〈0.05)。结论糖可上调RPMCILK、CTGF及α-SMA的表达。ILK及CTGF参与了糖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腹膜纤维化过程,为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腹膜间皮细胞 高糖 整合素连接激酶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