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0例孕产妇纳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分均分为对照组(n=125)研究组(n=125)。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进行评估结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对产妇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中高危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h、12h、24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可对产妇做出精准评估,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中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具有临床采纳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针对性护理 宫缩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参与儿童眼病研究的100例小学一年级学生100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建立近视预测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模型预测近视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 结果 使用单一AL指标预测模型时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6.62%、阳性预测值为91.84%,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87.35%、阳性预测值为47.18%;使用2种指标预测模型时预测效果最好的是AL+UCDVA,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预测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3%78.75%,初中一年级学生中近视预测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79.84%。结论 AL在儿童青少年早期预测近视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操作简单,是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形成近视有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筛查、诊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一个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轴长度 近视 预测模型 儿童 青少年 近视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在术前预测三阴性非三阴性乳腺癌中,采用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分析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于2018年1月/2021年12月(开始/结束)乳腺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病理切片验证,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5例(三阴性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5例(非三阴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多参数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影像组学特征,并对采用三阴性乳腺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诊断效能进行观察。结果 三阴性组、非三阴性组两组年龄、病程、癌症分类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阴性组、非三阴性肿瘤组织形态分叶状或者圆形占比、T2WI信号高信号占比、最大强化率≥180%占比、峰值时间<120s占比差异显著(P<0.05);利用该四种影像特征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任意两种影像特征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术前使用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三阴性非三阴性乳腺癌价值较高,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比较高,可深入研究。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诊断符合率 多参数MRI检查 影像组学特征
  • 简介:【摘要】瘦素,一个与“肥胖”相关联的蛋白,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女性生殖系统,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卵巢,影响卵泡生长发育及排卵。近年,瘦素在辅助生殖领域中预测IVF妊娠结局方面引起较多学者的关注,瘦素或可成为预测IVF妊娠结局的因素之一。

  • 标签: 瘦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
  • 简介:摘要:医院是生命健康的保护神,病例到医院就医是为了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医学检验是通过各种手段查验病例的临床病征,为后续诊疗提供准确依据。由于各种内外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医学检验的质量带来了很大干扰,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有效排除。本文着重分析了医学检验期间造成不利影响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仅供医务工作者参考借鉴,错漏之处还需共同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极大,所以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才能以最小的代价的将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控制在萌芽阶段。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也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任重道远。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方法,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手足口病施以全面防控策略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8~2022.8某社区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40例,随机抽签法施以分组分析,20例施以全面防控策略的患儿分入试验组,20例施以常规防控管理的患儿分入对照组,对比分析防控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儿对比,试验组防控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

  • 标签: 手足口病 小儿 传染预防 控制策略 全面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组常见的孕妇特发的产科疾病,是孕产妇及胎儿出现不良结局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高特异性敏感性的血清学标志物早期筛选出有较高患病风险的孕妇可有助于早期预防治疗。本文将对研究证实的一些可预测疾病的血清学标志物进行综述。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HDP 血清学指标
  • 作者: 杨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5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400030
  • 简介:近年来,检验质量控制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质量控制措施也在不断发展。在加强管理质量控制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作业文件的内容。收到质量评估报告后,实验室管理层技术人员充分分析,找出问题项目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确认需要进一步改进,然后选择最合理的改进措施,然后采取相关措施正式改进方法,合理有效。目前,检验部门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越来越强,检验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在临床分析中,质量控制可以直接影响临床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效果。临床检验是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环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显著影响诊疗结果,因此做好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只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骨科创伤患者往往因其特殊的伤势情况而更易受感染的影响,这对医疗保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骨科创伤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策略,包括目前的最佳实践相关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讨论,本文强调了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建议来应对骨科创伤护理中的感染挑战。

  • 标签: 骨科创伤 感染控制 护理 最佳实践 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稳定期生长分化因子-15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手术且为NTEMI的92例患者,出院后每隔12周检测一次患者的GDF-15水平,观察患者GDF-15水平变化,并记录随访期间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比较发生MACE事件患者与未发生该事件患者GDF-15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发生MACE事件患者稳定期的GDF-15平均值较未发生该事件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TEMI患者稳定期GDF-15水平对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生长分化因子-15,预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价值。方法:根据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78例用于研究,并以患者衰弱情况进行分组,包括39例的衰弱患者为观察组,及39例的非衰弱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构建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其衰弱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方式、营养评分、血红蛋白、肌酐及自理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构建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具有理想的预测效果,可明确其衰弱危险因素,用于指导预测患者早期衰弱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衰弱 风险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探究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由此提出对应的措施。方法:选择医院当中的1000例展开医学检验的患者,统计产生错误检验结果的病例数量,结合检验的错误情况影响因素分析,找到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对策。结果:临床检验失误例数一共460例,所占比例为23.00%;其中检验准备、样本采集、样本处理以及设备方法问题的出现失误病例比较多。结论: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很多,要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防疫与保健管理应用于国家基本传染病预防项目中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在某医院开展防疫与保健管理引导下的国家基本传染病预防项目,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内的60名基础群众作为对照研究,将开展管理后的60名基础群众作为实验组开展研究,在研究完成后对两个时段的基础群众的防疫与保健以及防疫与保健管理基础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的基础民众的基本传染病预防质量更优,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国家基本传染病预防项目的管理时,将防疫与保健管理理论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提高传染病预防项目的整体质量,能够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基本传染病预防开展,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

  • 标签: 防疫与保健管理 国家基本传染病预防 应用分析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网络技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通信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数据量的迅速增加,统计数据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广泛应用,统计、数据分析及其潜在价值的利用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本文对数据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问题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数据统计 医院管理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白芍为毛茛科植物的干燥根,已经成为临床的常用药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白芍不仅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还可以通过保护患者内皮细胞,进而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力,然而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应对白芍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更深入的提升白芍在治疗过程中的使用价值。因此,本文就中药白芍的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控制进行如下综述。不仅可以改善临床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可以将我国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 标签: 中药白芍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影像组学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分析的两大核心技术能够从CT中提取分析大量高通量影像特征。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而其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对预后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对基于 CT 的影像人工智能在预测肺癌远处转移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 标签: 影像组学 肺癌 远处转移 CT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CT影像组学在对早期急性胰腺炎进展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录入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开展分析研究,根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作为依据行亚特兰大分类,依次为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均采用腹部平扫及增强CT扫描,后经随机法分为训练集验证集两组。结果:在训练集中,除血钙、胰腺边缘指标比较,实验A组与实验B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特征均无显著对比,P>0.05;通过共线性检查后,训练集中血钙、胰腺边缘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腺边缘属于独立预测因子,P<0.05;尽管血钙并不能作为独立预测因子,但由于调查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数据较少,同时相比较于单独编原模型,血钙加入后的模型明显提升,对此,将胰腺边缘与血钙两个变量均纳入临床模型的建立参考中。结论:以CT影像组学模型作为依据,来实施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进展预测效果较优,准确率明显高于临床模型,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CT影像组学 早期急性胰腺炎 预测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术前评估早期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转移≤2枚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cT1-2N0-1M0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45例(82%)患者中腋窝淋巴结≤2枚转移。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2枚腋窝转移与B超评估腋窝淋巴结阳性、肿瘤大小、HER2 阳性状态以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B超腋窝阳性以及高Ki-67是腋窝淋巴结>2枚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术前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B超腋窝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ER、PR、HER2 状态以及Ki-67增殖指数构建的预测模型对 腋窝淋巴结≤2枚转移预测效果良好。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