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经脐腹腔镜联合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总结其效果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小儿外科手术的进步,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于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20例小儿疝囊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1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经脐腹腔镜联合进行手术,对照组参与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收集术前、术中和术后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脐腹腔镜联合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该技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 标签: 经脐腹腔镜 小儿外科 疝囊 针式抓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优势。方法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情况。结果72例均在全麻下完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无一例发生出血、阴囊血肿、水肿、大阴唇血肿、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术后发热3例,予对症治疗痊愈出院。72例随访1年,均无疝复发。结论应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可靠,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式钳 单孔腹腔镜 儿童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真空采血直和软连接采血在使用过程中的采血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7月-2020年8月的300例需静脉采血的健康体检者随机使用真空采血直和软连接采血,并对其进行统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使用软连接采血;试验组:使用真空采血直。采血后,比较两种采血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疼痛程度、医疗废物处理与适宜血管的情况。结果采血成功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VAS、采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医疗废物更易处理,且试验组采血适宜粗直深血管,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真空采血直临床使用频率高,疼痛减少,方便快捷。

  • 标签:   真空采血直针 软连接式采血针
  • 简介: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理特征,能量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氧则是参与生物体能量代谢的最基本物质,组织中的氧供应水平,预示着该组织能量代谢的活跃程度,是生理、病理及治疗效果等评价的科学指标,因此,测量组织中的氧分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运动生理学研究、经络和腧穴研究以及现代医学科研和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可植入式 氧分压传感针 经络 腧穴 医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封闭留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80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钢针穿刺静脉输注,实验组患儿采用封闭留置进行静脉输液,观察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满意情况,以及穿刺成功与血管选择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14.4%,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8.9%,明显高于对照组(87.8%),P<0.05;额正中静脉穿刺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静脉血管穿刺(P<0.05),不同静脉血管穿刺部位的穿刺成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采用封闭留置,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同时并发症更少,有利于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方式。

  • 标签: 封闭式留置针 头皮静脉输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12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61)、观察组(n=61),分别给予腹腔镜、标准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61例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应用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复发现象。

  • 标签: 针式腹腔镜 标准腹腔镜 小儿腹股沟斜疝 临床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失眠 , 是由 于 心神失养或 心神 不安 所 引起的经常不能得 到 正常睡眠 为 特征的一类病证 。在 《 内经 》 中称 之为 “ 不得卧 ” “ 不得眠 ” “ 目不瞑 ” , 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或睡而易 醒 , 醒后难以入睡 , 重则彻夜不眠 。 因睡眠质量及时间不足 , 患者可出现神疲乏力 , 头晕头痛 , 心悸 、 易惊等 症状。 它 给 患者本人及其家庭 带来很大 的 困扰 ,并 在 一定程度上 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 27% 的人正在 或曾经遭受失眠病症的 困扰 [1] ,睡眠障碍已成为全世界最关 注的一类难治性疾病 。 而素有“绿色疗法”美誉的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效果显著,逐渐被接受,本文探讨电项结合头及揿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56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均为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来我院针灸科患者,均符合顽固性失眠诊断标准。 患者数量 年龄 病程 男 29 例 17 岁至 76 岁 10 天至 20 年 女 27 例 总计 56 例 平均 40 岁 平均 4 年 1 . 2 治疗 方法 1.2.1 具: ①毫针: 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 直径 0.25mm , 长度 40mm 。②揿:清铃揿,直径 0.2mm 、长 1.5mm ;③ 电针仪: G6805-2 型电针仪疏波。

    1.2.2 方法 :电 项穴位取用 :风池,供血,四神聪,太阳 [2] ,体穴位取用百会,神庭,揿穴位取用,耳穴心,脾,交感, 神门,内分泌及体穴印堂,内关,三阴交, 1.2.3 操作 步骤: 嘱患者 取坐位 ,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 。 采用快速进针法 针刺腧穴 , 要求每均有 酸麻胀痛 , 或触电感 , 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 。 电针仪 连接风池供血 , 将两组导线分别连接两侧,正极在上,负极在下,选疏波,以患者头部轻度摇摆为度,每次三十分钟,治疗时间必须选在上午 [2] ,电针完毕后 . 选取 耳穴心,脾,交感,神门,内分泌及体穴印堂,内关,三阴交。 揿埋藏,每日自行按压 4-5 次(每晚睡前必须先按压 1 次),每次按压时间在 5 分钟 左右 。并以 穴位 发热胀痛为度。 两日 更换 1 次,以 6 天 次为 1 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 的疗效判定标准结合国际通用睡眠量表 6 项内容制订标准, 即采用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实际 睡眠时间 / 上床到起床的时间 × 100 % ,并 结合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综合而定。具体疗效标准:①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 75% ,夜问睡眠时间> 6 小时,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再需要安眠药;②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 65% ,睡眠时间增加到> 3 小时,睡眠深度增加,停用安眠药;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睡眠率> 55% ,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但< 3 小时,睡 眠障碍;可停用安眠药;④无效:症状 无改善, 睡眠率< 40% , 严重睡眠障 碍,要靠安眠药来维持睡眠或未能坚持 治疗者。

    2 结果: 56 例临床 治愈为 45 例 , 治愈率 占 8 0.3 , 好转 为 7 例 , 好转率 占 12.5 , 总有效率 92.8 。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失眠是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 。 在治疗方面 , 西医治疗除原发病外 , 大多 采用安眠药治疗 , 但是 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产生药物 的 依赖性 , 而且治标不治 其 本 , 在中医 学 方面 , 失眠的主要病机主要是心 、 肝 、 脾 、 肾的阴阳失调 , 气血失和 , 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困 。 中医治疗是治病求其本 , 针灸治疗不寐证的机制和作用是通过协调阴阳 、 扶正祛邪 、 疏通经络 , 从而达到安神定志 , 改善睡眠的目的 。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人体的生命活动均受脑所支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就会引发失眠,针刺头部腧穴可调节脑细胞功能,促进脑内睡 眠因子的释放 [ 7 ] ,从而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白天运用电项治疗,是脉冲电流通过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使大脑皮质功能兴奋性增强,恢复了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晚间大脑皮质兴奋性减低,抑制性增强,而使之进入睡眠。而下午用电项治疗有时因兴奋过高不利于前半夜入睡,因此上午治疗好 【 2 】 。撳穴位埋藏, 可用埋针法延长刺激 时间 发挥针刺的持续性 , 增强针刺效应,以巩固和提高疗效。对慢性疾病病情迁延缠绵者单用留效果不佳 ,可 延长刺激 时间 发挥针刺的持续性 , 增强针刺效应,以巩固和提高疗效。 《灵枢 · 终始》载 : “ 久 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释曰 : “ 久远之疾, 其气必深,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 之邪不能散也” 。 许云祥等 【 4 】 观察不同留时间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发现留 60min 对慢性损伤疗效最佳。 临床应用中,揿的操作简便,对患者产生的痛苦较小,在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的同时,能减少反复针刺带来的痛苦,而 且 患者还可以自己用手 按 压 揿 ,自行加强刺激 ,便捷有效,患者容易接受 。本文采用 电项结合头及揿治疗顽固性失眠 ,具有确切的疗效。 从 而 证明电项结合头及揿治疗顽固性失眠,可 对 顽固性失眠 患者能取得较好的 治疗效果 。

    参考文献: [1] Taylor D J , Lichstein K L , D u rr ence H H.I nsomnia as a health r isk factor [ J ] .Beh av Sleep Med , 20 0 3 , 1 ( 4 ): 227 - 247.

    [2] 高维滨 . 高氏针刺十绝——神经病针刺新疗法 [ M ].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卫生部出版社, 1993 [4] 许云祥,陈贵珍 . 不同留时间对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J]. 中国针灸, 2001,21 ( 10 ): 607-608 [5] 刘振华,王世军 . 针刺四神聪、百会对失眠大鼠脑组织钟基因及氨 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J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 35 ( 21 ): 6067 - 606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穿刺脏层胸膜活检联合胸腔积液CEA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92例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资料,对胸膜活检联合胸腔积液CEA检测及单项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经皮穿刺脏层胸膜活检的诊断率为A,胸腔积液CEA检测的阳性率为B,两种检查联合的阳性率为C,高于任一单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活检,PCEA).结论经皮穿刺脏层胸膜活检联合胸腔积液CEA检测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关键词经皮穿刺脏层胸膜活检;CEA检测;胸腔积液;恶性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4-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无接头连接留置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用本病房使用留置患儿200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使用正压接头连接组,对照组为病房传统使用头皮连接的方法。分别观察回血情况、堵管情况、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接头脱落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结论使用正压无接头明显减少了留置回血、堵管现象,无接头脱落现象,延长了留置时间,降低了患儿穿刺部位感染率和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患儿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正压无针接头 儿科 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与传统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00名腕管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就诊,将他们分成两组,对照组50人,观察组50人,分别采用传统刀和改良刀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刀治疗腕管综合征,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针刀 腕管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胸腔穿刺闭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2例新生儿气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置管闭引流法,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胸腔穿刺闭引流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7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前、术后3h血气情况来看,两组术前均优于术后,对照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后的呼吸机氧浓度、使用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胸腔穿刺闭引流用时短、创伤小、感染少、效果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胸腔穿刺 闭式引流 新生儿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便携高频超声引导下刀松解治疗腱鞘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7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腱鞘疾病患者50例,均给予患者便携高频超声引导下刀松解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的TAM测定法评定结果,45例患者的结果为优(90.00%)、5例患者的结果为良(10.00%)。结论:医务人员在腱鞘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其便携高频超声引导下刀松解的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帮助其恢复肢体活动范围,缓解患者的疼痛。

  • 标签: 腱鞘疾病 便携式高频超声 针刀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异物取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支气管异物取术的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合作率、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支气管异物取术患儿的合作率和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支气管异物钳取术 合作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 : 对头配合体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 选取 1994年至 2016年 我院收治的 210例 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头中的双侧顶颞前斜线上1/5以及顶旁 1线较长时间留,再配以循经取穴 开展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 有效率达100%。 结论 : 提示头配合体治疗急性腰扭伤,方便易行,康复迅速。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针灸疗法 头针 体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加体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共3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头+体组(113例)、头组(105例)和体组(108例),进行治疗效果比对。结果治疗结果显示,经头加体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患者显效率达到70.8%,明显优于体组和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加体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头针加体针 治疗 中风后遗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预充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8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静脉留置的患者64例,按照静脉留置先后顺序分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32例,分别应用预充导管冲洗器封管和50U/mL稀释肝素钠生理盐水封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8.13%,且研究组患者留、封管等时间均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结论预充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静脉留置针 封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拔除植入输液港蝶翼无损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方法拔除无损伤,观察组患者选用棉球加改良的Valsalva动作及二步法拔除无损伤。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拔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拔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输液港 无损伤针 二步法 一次拔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