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医院院感科的专职人员及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自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进行了历时半年的目标性监测,效果良好。我们认为,为有效控制ICU的院感,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规范手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做好环境卫生监测,加强患者管道的管理与控制,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 感染分析 控制
  • 简介:摘要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类别对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方面有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病房环境、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护患沟通、身份识别等各个方面。同时应建立相对应的专业培训以及考核标准,增强护士的安全行为意识以及交流能力,使整个护理过程处于安全的氛围下。对用药管理以及确保手卫生的管理一定要重视,要以此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工作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所带来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传统的对比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间的100例ICU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我们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就是将患者均等无差别地分给几个小组进行护理,我们将其称之为对照组;对于另一组患者,我们在进行护理时会采取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会根据护理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我们将其称之为观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ICU住院所花的时间及费用、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对照组的患者所需的住院时间、花费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而患者的满意度则远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综上可知,在ICU护理工作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值得我们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理评分系统 ICU护理 应用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之后能够取得的实际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进行随机抽选,将其中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前者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后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之后,相关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能促使患者胃肠功能尽快回复到正常标准,早日恢复健康的体魄。

  • 标签: 重症监护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8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过程控制的护理模式在持续改进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旨在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的建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82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纳入重症患者41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和危重症疾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过程控制,加强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实时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医院感染和死亡等相关事件,同时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医院感染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过程控制的护理模式在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也能大大降低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关键词过程控制;重症监护;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重症监护病房 人性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儿科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机械通气48h后撤机失败的人数并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结果本次实验中撤机失败的患儿13例,失败率为8.67%,导致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患儿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论P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需要医生全面评估其自主呼吸能力,对于撤机困难或者撤机失败的患者应该立即查明原因,然后开启智能通气模式让患者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 通气 儿科患者 撤机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P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入住ICU的感染患者204例,分为PA感染组和非PA感染组,各组患者102例,分析P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ICUPA发生率为8.2%,病死率为32.4%.102例PA感染患者与102例非PA感染患者相比,PA感染患者病死率要高于非PA患者(P<0.05),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入ICUAPACHEII评分、住ICU天数、是否合并其他细菌、呼吸机使用时间为PA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高龄、病情重、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及混合感染是ICU患者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是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进行监护、治疗和护理的,不同疾病病情观察内容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NICU护士不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更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娴熟的急救技能、多学科护理知识,经过严格专业培训后方能上岗。

  • 标签: 护士 素质 能力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0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接收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9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护理过程中均实施护理人员标识、患者身份标识、患者血型标识、导管标识、药物标识和提示标识等分类管理方法,观察所有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错误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的错误发生率为0.1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67%。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护理标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错误操作的概率,大大增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标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