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了25名骨科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主动”规范礼仪培训的体会。培训要求护士掌握在迎接各级查房者时,执行相应的动作形体规范和汇报内容规范,做到主动起立、主动迎接和主动汇报。培训后,本科室护士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评价满意率,由85%提高到95%。“三主动”规范化培训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高干病房 护士礼仪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的门诊药房,应该顺应医疗制度改革的发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药房管理模式,以加强药品管理、人员管理,发挥药房最大效能为临床服务,使医院药房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实现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的规范化。

  • 标签: 门诊药房 规范管理 服务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一篇论文中如只有1个表格,则表序编为表1,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得体并能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且简短精练。▲项目栏:指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栏目是该栏的名称,反映了表身中该栏信息的特征或属性。

  • 标签: 三线表 表格 名称 栏目
  • 简介:摘要眼科手术培训是眼科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时需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引导及教学,以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提高手术及操作能力,有效缩短住院医师手术学习曲线、使其快速及安全的成长。在意识形态上需培养住院医师对待手术严谨的态度,手术前、术中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以及医德观念的建立与传承。在手术操作上,需培养其对人体组织及眼组织宏观的概念,以及提高手术的设计和显微操作的能力。

  • 标签: 住院医师,手术,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药房是医院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是医院经济运作的重点,担负着保障患者疾病康复,合理用药的重要工作,因此,医院药房工作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其工作质量的好坏也影响到医院的长期发展,由于医院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医院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从制度、人员、信息化管理三大点提出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的策略,为相关医药行业提供理论参考的依据。

  • 标签: 医院药房 规范化管理 问题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院运送中心工勤人员规范化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运输中心20名工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10名。对比组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管理,管理1个月后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比组的50.00%,实验组临床服务满意评分及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运送中心工勤人员规范化管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对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运送中心 规范化管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保证患者置管安全。方法通过成立PICC管理工作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PICC操作护士的资质条件、规范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建立PICC患者使用手册》、建立PICC维护门诊、定期评价等措施保证患者置管安全。结果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住院患者行B超引导PICC置管227例;平均置管天数73天;一次穿刺成功率99.2%;并发症发生率为2.6%;患者满意度为98.2%。结论实施PICC规范管理在提高PICC置管率,降低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保证静脉输液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PICC 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院运送中心工勤人员规范化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运输中心 20名工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 10名。 对比组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管理,管理1个月后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0.00%低于对比组的 50.00%, 实验组临床服务满意评分及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层医院运送中心工勤人员规范化管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对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运送中心 规范化管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常规护理中规范化镇静镇痛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ICU接诊的病人62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分成两组(n=31)。当中,试验组实行规范化镇静镇痛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谵妄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对各组的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谵妄发生率为16.13%,比对照组的38.71%低,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3.65±3.57)d,比对照组的(16.21±5.18)d短,P<0.05。试验组对管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6.77%,比对照组的77.42%高,P<0.05。结论采取规范化镇静镇痛管理法,对ICU病人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谵妄事件的发生,且有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采纳。

  • 标签: ICU 镇静镇痛 住院时间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 规范化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随机分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FMA ( 84.1±2.0 )分、 NIHSS ( 4.3±0.8 )分、 ADL ( 81.1±3.9 )分、 环境、心理、教育、饮食及康复训练质量评分,分别为( 18.4±0.5 )分、( 19.1±0.5 )分、( 18.2±1.1 )分、( 17.8±1.6 )分及( 17.9±0.4 )分、依从性 96.7% 、护理风险占 3.3% 、投诉率 0 。对照组护理后 FMA ( 69.6±3.1 )分、 NIHSS ( 10.2±2.3 )分、 ADL ( 70.3±3.0 )分、 环境、心理、教育、饮食及康复训练质量评分,分别为( 10.5±0.4 )分、( 11.6±0.9 )分、( 12.0±1.0 )分、( 10.5±1.9 )分及( 11.1±1.6 )分、依从性 70% 、护理风险占 26.7 % 、投诉率 26.7% 。两组数据对比, 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实施规范化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有助于预防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脑梗塞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采取规范化教学模式的临床方法及效果,采用规范化教学模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护理实习生共56人,采取规范化教学,观察教学质量。结果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及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明显提高。结论严格按照规范化教学模式,是实习生带教关键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临床价值,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内镜消毒中心2019年1-6月期间清洗消毒的胃镜200次,进行对照组(常规清洗流程)、试验组(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流程)随机分组,各100次。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胃镜、内外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胃镜清洁度评分。结果试验组胃镜、内外清洗消毒合格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胃镜喷嘴堵塞、镜身附着物、表面清洁度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清洗期间配合应用规范化清洗消毒流程在保障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了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患者安全性。

  • 标签: 清洗消毒 规范化流程 胃镜 安全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尽可能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的服务水平,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现阶段,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期间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函待解决。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对其发展提出部分改进措施。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培训质量 现状 改进分析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每一位临床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必经之路,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尽管目前我国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及模式上逐步完善,但在具体的规范化培训开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本研究就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近几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在本院内日常所用卫生材料以及消毒灭菌物品,经过供应室集体打包、消毒灭菌、报损方面后的成本效益。方法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数据进行调取,包括缝合包、口护包以及换药包等,对单月内的入库量、发放量、打包量、领取量以及报损量等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以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为一个周期,对以上三种药物的费用明细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进行成本核算,结合各科室的相关分散数据进行对比校对。结果集中处置的方式明显优于分散处置方式,费用有显著降低。结论应当对相关卫生材料以及消毒灭菌药物进行统一化的规范管理,可以有助于节约医院运营成本,节省药品使用的同时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 标签: 卫生药品 成本效益 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