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系膜淋巴结(LN)大小、分布、转移及微转移规律。方法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标本用LN显示液处理,切取的LN以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本组31例548枚LN,27例(87.1%)153枚(27.9%)NL发现转移.其中,直径小于.05cmLN366枚(66.8%),转移91枚(59.5%).转移病例中,后壁直肠癌19例,78枚LN转移,75枚沿直肠上动脉分布.侧壁直肠癌12例,75枚LN转移,同侧直肠上动脉分支、直肠中动脉旁转移37和8枚,对侧分别为9和0枚。结论直肠癌大部分转移LN直径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直肠上动脉旁.LN转移与肿瘤方位有关,后壁癌可同时沿肿瘤两侧系膜扩散,侧壁癌以同侧LN受累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解剖病理学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法医组织病理诊断情况。方法:对2019年5月-2022年5月尸检的30例心源性猝死死亡案例进行法医组织病理诊断,回顾分析诊断实际情况。结果:冠心病和心肌病为心源性猝死最多见原因,心源性猝死死者中男性较多,30岁到59岁较多,11月份例数较多,主要发生在监管场所,诊所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地方。14例冠心病猝死中I级1(7.14%)例,II级3(21.43%)例,III级4(28.57%)例,IV级6(42.86%)例。镜检能够显示纤维组织增生和陈旧性瘢痕形成。结论:通过法医组织病理诊断能够明确死亡原因,减少医疗纠纷,死亡猜忌,同时还能及时排除家族病例,值得重视和采纳。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法医组织病理学 诊断 分析
  • 简介:甲状腺癌占人类所有恶性肿瘤的1%,是所有内分泌器官中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其中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大约占60%~70%,主要发生在青、中年,女性好发,女:男为2~4:1。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过去十年取得重要进展,人们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也促进了新的肿瘤分类的建立,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甲状腺 肿瘤 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多发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布、T/M分期、胸膜侵袭、淋巴/血管浸润等情况。结果:多原发肺腺癌(MPLA)组和肺内转移组(IM)病人的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膜侵袭、淋巴/血管浸润等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M分期方面,肺内转移组T3分期的病人数量高于其他分期(P<0.05)。结论:相关病人在T/M分期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效果及病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对100例70个疥疮炎性结节隧道内的疥满及其产物进行了形态学、结构以及炎性反应的组织病理研究。结果观察到济满及其产物与炎性结节隧送的发生关系,从而证实了炎性结节为疥疮的原发性损害,而非纯属超敏反应。综上所述通过对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效果及病理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上对于疥疮结节隧道的临床治疗。

  • 标签: 疥疮结节隧道 临床效果 病理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及病理性特点,为猝死的防治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所在司法鉴定中心于2015-2020年尸体检验的165例猝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猝死案例的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好发时节、死亡原因及诱因的分布规律。结果: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上,35岁~55岁是猝死高发年龄段;发病后6h内死亡率最高;好发季节按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春、夏、冬、秋。导致猝死的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不明原因等;猝死诱因主要是长期卧床突然变更体位、劳累、运动、怀孕、产后、醉酒等原因。结论:法医应当重点防治中年男性的不明原因猝死。

  • 标签: 猝死 法医病理学 冠心病 死亡原因 诱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合理的教学体系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医学教育方面,合理的教学体系仍然是教学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病理病理理学的教学中,应该使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手段,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与现代医学教育相结合,本文根据目前病理理学教育的实际,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希望本文提及的改革建议对读者有所帮助。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69-02
  • 简介:摘要病理病理理学是高职护理学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各临床学科的重要桥梁,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对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岗位胜任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高职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浅析了高职护理学专业病理病理理学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及其效果,以供参考。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TCGA数据库。方法:访问TCGA并下载与患者结肠癌相关的数据集,并获得RPE-108k3BGBD基因表达谱以及相关临床信息。分析在结肠癌中RPE-108k3BGBD基因表达情况,分析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GO信息和KEGG通路信息进行富集分析RPE-108k3BGBD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调控通路。结果:根据TCGA数据集可以发现,在结肠癌肿瘤中RPE-108k3BGBD基因为低表达,根据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T分期,M分析,以及RPE-108k3BGBD基因表达。RPE-108k3BGBD基因低表达样品富集到DNA复制以及细胞周期等基因集。结论:通过TCGA数据库预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具有明显的价值,在可以为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得出较为有效的结果。

  • 标签: TCGA数据库 临床病理学 结肠癌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窒息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自 2014 年 -2016 年在 台州市人民检察院 和 长治市襄垣县公安局 法医鉴定中心由窒息死亡患者 150 例,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窒息原因、窒息征象、死亡方式。结果:发现窒息死亡主要存在 于 女性人群中,并且为 31-50 岁的年龄段中。以意外伤导致的窒息死亡为主,而且窒息死亡与其他类型的死亡鉴别点在于窒息死亡 患者 面部青紫、肺气肿、内部脏器淤血。结论:窒息死亡主要集中在女性、 30-50 岁人群中,主要以 缢死 为主,并且死亡法医 病理 特点以患者的面部水肿、内脏淤血、尸冷缓慢、尸斑出现较早等特点,同时法医在确定死亡原因时需要结合病理及一般情况,提高法医诊断确诊率。

  • 标签: 窒息死亡 法医病理 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特征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以某院尸检材料为研究对象,所有观察标本均使用常规HE染色方法进行处理,其中肺组织再采用组织化学法、网状纤维、P A 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超薄切片及染色,最后使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组织标本进行观察。记过:经过本次观察研究发现,尸检对象的高热症状都为首发,在此基础上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有应用,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肺泡以及病灶出血等现象。患者全身表现出中毒性改变,肺部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群集的病毒样颗粒。结论:严重性呼吸综合征会造成全身多情损伤,肺部免疫系统受损最为严重,容易发生肺部广泛性实变,导致患者出现窘迫性呼吸困难,免疫功能急速下降,最后致人死亡。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临床病理学 尸检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