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肝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根据AAST分级:Ⅰ级14例(20.0%),Ⅱ级32例(45.7%),Ⅲ级22例(31.4%),Ⅳ级2例(2.9%)。行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52例,其中传统探查46例,腹腔镜治疗6例。结果本组治愈65例(92.9%),死亡5例(7.1%),因严重粉碎性肝损伤清创后肝切除,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因合并肝后腔静脉破裂术中死于循环衰竭1例。发生并发症14例(20.0%),其中右胸腔积液6例,肺部感染5例,膈下脓肿2例,胰漏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轻度肝外伤可选择非手术治疗,而严重肝外伤要积极手术治疗,术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行B超、IVU检查,CT检查6例,4例行MR检查,膀胱镜检逆行插管造影检查2例,4例从前庭瘘口逆行插入4F输尿管导管造影.联合以上方法于术前确诊24例(92.3%).8例(30.7%)患者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23.0%)行单侧肾脏切除术,12例(46.1%)行上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24例随访3个月~8年(平均2年),疗效满意.结论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联合影像学检查,大多数输尿管异位开口可于术前确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上半肾和输尿管切除术及单侧肾脏切除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输尿管异位开口 诊断 治疗
  • 简介:卵巢妊娠(ovarianpregnancy)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着床与发育,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罕见形式,发生率为1:7000~1:50000.占异化妊娠的0.15%~3.0%。近年,随着某些节育措施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卵巢妊娠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 标签: 卵巢妊娠 腹腔镜 诊治 辅助生殖技术 异位妊娠 节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及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98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ill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发现胰腺囊肿病灶但不能确定具体类型。本组胰腺囊腺瘤57例(浆液性囊腺瘤32例,黏液性囊腺瘤25例),黏液性囊腺癌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2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7例,胰体尾切除加脾脏切除25例,肿瘤摘除术12例。术后均进行随访,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于术后6个月到4年期间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9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现仍生存,其他均存活。结论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治疗该肿瘤的最有效手段。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 囊性 黏液性和浆液性 胰腺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检查手段、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预后。结果在56例患者61个动脉瘤中,直接手术夹闭57个,行载瘤动脉孤立术2例(均为眼动脉瘤),行动脉瘤包裹术2例(眼动脉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1例)。本组治愈40例(71.4%),轻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7.1%)。结论三维DSA使动脉瘤的诊断更加准确;动脉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翼点入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后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在197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125例闭合性肾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非手术治疗101例(80.8%),包括其中肾动脉栓塞治疗3例;手术治疗24例(19.2%,)其中肾切除12例,肾修补10例及肾部分切除2例。结果本组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64例,阳性46例;B超检查48例,阳性41例;CT检查59例,阳性59例。本组平均住院时间23.5d。122例治愈,3例死于合并伤,其中2例死于早期顽固性休克,另1例死于脑干损伤。随访37例,随访2-18月,定期复查尿常规、IVU及血压均正常。结论B超检查便捷,可快速初步判断伤情.CT能较准确快速判断肾损伤程度及并发胸腔腹部脏器伤的发现,对肾损伤分型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肾损伤大部分可保守治疗,严重损伤需手术治疗。

  • 标签: 肾损伤 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16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情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肝脏炎性假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炎性假瘤是少见疾病,易与原发性肝癌混淆.本组16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肝脏其他疾病,均行手术治疗.结论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肝脏炎性假瘤预后良好,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肝脏炎性假瘤 肝细胞癌 细针穿刺活检 治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PCG)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36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Ⅰ期4例,Ⅱ期4例,Ⅲ期5例,Ⅳ期7例,Ⅴ期16例;根治性切除22例(61.1%),其中扩大根治手术6例(16.7%),各种姑息手术10例(27.8%),另有4例仅行活检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4%(7/3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8%(1/36)。结论胆囊癌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切除可获得较高生存率。对局部进展的中晚期患者,积极进行扩大根治术有望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胆囊癌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睾丸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和预后情况,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及处理能力。方法对本单位自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例成人睾丸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对其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临床分期Ⅰa期5例,Ⅰb期2例,Ⅱa期1例,患者均按照睾丸肿瘤治疗指南推荐的方案进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其中Ⅰb期和Ⅱa期共3例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化疗采用BEP化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术前监测甲胎蛋白(AF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升高4例,术前精液指标无明显异常。结果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患侧睾丸切除术,其中3例患者联合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睾丸畸胎瘤患者术后病检提示纯畸胎瘤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含畸胎瘤成分3例;其中4例为成熟性,4例为非成熟性。术后监测AFP及β-HCG指标无异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2个月,平均23个月,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睾丸畸胎瘤与其他睾丸肿瘤临床症状相似,临床无特异性。睾丸畸胎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精原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根治切除手术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睾丸彩超及CT有助于肿瘤诊断。术后睾丸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为主,Ⅰb期以上并提示有淋巴结转移情况需要联合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联合化疗。早期睾丸肿瘤根治术后一般不需辅以放疗或化疗,预后良好。按照指南推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睾丸畸胎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成人 睾丸畸胎瘤 诊治
  • 简介:自发性结肠破裂是指结肠在无明显的病理改变或无外伤所致的突发性穿孔,好发于老年人,尤其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者多见。由于本病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常不易明确诊断,手术并发症较多且严重,病死率高。我院2003年2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8例自发性结肠破裂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自发性结肠破裂 诊治体会 临床表现 手术并发症 病理改变 高血压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治策略。方法选择2013年5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敖某某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诉腹胀、腹痛三天,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后加重伴胸闷、胸痛、乏力、纳差一天,分析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总结治疗策略及预后结局。结果患者以腹痛待查收治入院,初步诊断为腹痛原因(主动脉夹层瘤、肝胆病变、阑尾炎、急性冠脉综合症)待查,并行螺旋CT及彩色超声鉴别诊断;给予扩冠、营养心肌,抗炎支持对症常规治疗,后因患者因素及设备限制,要求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明确诊断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经严格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随访两年,未再发相关症状。结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临床较为罕见,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应重点分析与临床不符合的辅检报告结果,力求正确地诊断结果,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 标签: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病历报告 诊治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腺瘤(RO)的临床诊治方法,加深对其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0年我们收治的5例R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患者4男1女,年龄39~77岁,平均50.8岁。结果术前均诊断为肾癌。2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肾部分切或肿瘤剜除术。送检标本均证实为RO。术后恢复顺利,随访中位数15个月(9~48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RO是一种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术前仅靠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难以与肾细胞癌区分达到正确诊断。

  • 标签: 肾肿瘤 嗜酸性细胞腺瘤 诊治
  • 简介:目的提高在基层医院诊治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的水平。方法通过6例PTE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在基层医院PTE的诊治方法。结果PTE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气促、烦躁/恐惧感,体征为呼吸急促、肺部闻及湿啰音、心动过速、紫绀,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高分辨螺旋CT(HRCT)造影是基层医院确诊PTE的最重要条件;治疗:确诊后尽早溶栓治疗。本组6例患者除溶栓外,加用血液平衡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重视对PTE的全面认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尤其是HRCT,在基层医院可以提高PTE的诊治水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基层医院 诊治体会 HRCT 临床报告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脓毒血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皮肾肾镜术后脓毒血症的诊疗结果。 结果:11例经皮肾镜术后脓毒血症经抗感染、扩容、血管活性药、激素、支持对症治疗后治愈9例,死亡2例。 结论:经皮肾镜术后脓毒血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其是2小时内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提高该病救治水平,就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十二指肠降部隔膜13例,十二指肠水平部闭锁1例,肠旋转不良7例,环状胰腺3例(其中1例合并肛门闭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例。本组行Ladd术6例,1例因肠坏死,家属放弃治疗。行隔膜切除,肠管纵切横缝术13例,胃空肠吻合1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2例。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2例。结果本组的25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治愈22例、死亡2例、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营养不良患儿发生伤口裂开,经伤口二期缝合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而愈。随访22例康复出院的患儿6月~3年,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无腹胀、呕吐、腹痛等症状。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是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膜式闭锁、环状胰腺等,早期诊断、及时、合理选择手术方法、避免漏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十二指肠梗阻 诊断 疗效 先天性畸形 隔膜切除肠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乳糜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收治的1例PCNL并发乳糜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女,64岁,因“左。肾盂。肾下盏结石”行“左侧微通道PCNL”,术后当天发现左肾造瘘管和尿管均引出乳白色尿液,尿乳糜尿试验(+++),左。肾造瘘管造影显示左。肾周丰富的淋巴管显影。通过逆行插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封堵器堵塞左输尿管上段,经左肾造瘘管注入2%硝酸银溶液15ml,每次留置10min,共3次。结果术后左肾造瘘管引流尿液变清,尿乳糜尿试验(-),随访9个月未见乳糜尿复发。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乳糜尿较罕见,确诊依靠其临床表现、乳糜尿试验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低脂饮食、肾盂内硬化剂灌注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为其可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 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乳糜尿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并发症的宫腔镜诊治价值。方法2011年8月~2014年3月,因月经过多行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350例次,术后因各种并发症行宫腔镜检查9例,包括异常阴道排液2例,异常阴道流血1例,月经淋漓不尽3例,阴道出血多1例,月经量多1例,腹痛1例。结果9例宫腔镜检查均发现异常,包括宫腔坏死组织残留2例,单纯宫腔积血1例,子宫瘢痕憩室1例,宫腔积血合并宫腔粘连4例,宫腔粘连合并黏膜下肌瘤1例。6例行诊刮或清宫术,3例宫腔镜术后辅以药物治疗。8例症状消失,1例腹痛者拒绝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够有效诊断和处理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宫腔镜 诺舒 子宫内膜切除术 月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