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如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条件产妇合理分娩方式选择及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产科收治的符合VBAC条件的产妇60例,其中30例产妇接受阴道分娩,作为观察组,30例产妇接受再次剖宫产术式分娩,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健康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69.53±72.54mL,对照组为269.57±63.26mL,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为4.41±1.46d,对照组为7.25±2.56d,P<0.05;产后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符合VBAC条件的产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对于提高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效果和降低产后并发症均具有积极作用,是剖宫产后再妊娠理想分娩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再妊娠 分娩方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217例病例的研究,分析部队野外条件下的皮肤病发病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利用病例研究,将病例作为对象,分析其发病因素,再通过发病因素研究其防治策略。结果在分析217例病例后,我们可以看到大都是因为蚊虫叮咬和自身免疫问题引起,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相对的解决方案。总结在实际的野外环境中,做好自身防护、卫生才是最好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的帮助官兵防护皮肤病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获得人载脂蛋白 A-I (apoA-I)重组蛋白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 研究由诱导温度、 IPTG终浓度、 IPTG诱导时间等对 apoA-I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结果 SDS-PAGE验证各不同条件下获得目的蛋白条带为 29kd;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最佳条件为 32℃、 IPTG诱导浓度为 1.0mmol/L以及 IPTG诱导时间为 3h。结论 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来 apoA-I,并筛选出 apoA-I原核表达的最优条件

  • 标签: 载脂蛋白 A-I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人载脂蛋白A-I(apoA-I)重组蛋白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研究由诱导温度、IPTG终浓度、IPTG诱导时间等对apoA-I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SDS-PAGE验证各不同条件下获得目的蛋白条带为29kd;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最佳条件为32℃、IPTG诱导浓度为1.0mmol/L以及IPTG诱导时间为3h。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来apoA-I,并筛选出apoA-I原核表达的最优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实施极大的提升了医院工作的整体效率。医保管控工作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关键环节,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加强对于医保控费的管理是相关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其工作中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医保控费的精细化以及标准化,从多方面促进了医保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化条件下医保控费发展的状况,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医保控费 信息化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液性状和保存条件对结核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从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集的痰液标本397份进行结核菌分离培养,对不同性状、不同保存条件的痰液标本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痰液性状分为干酪痰、黏液痰、血性痰、唾液,其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54%、26.90%、40.91%、7.14%(P<0.05);在痰液采集当天、采集后3d,在-18℃、4℃、25℃、30℃的保存温度下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采集后7、14、21d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温度增加,痰液培养阳性率越低。结论干酪痰的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最高,采集标本时宜选择干酪痰,保存痰液标本时尽量在-18℃条件下保存。

  • 标签: 痰液性状 保存条件 结核菌 结核菌培养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科技程度和军事战略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国家都不断的更新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在未来战争中随着新武器、新战法在战场中的使用,战场形态、作战样式、战略战法和参战部队的卫勤保障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雷达兵部队作为一支高度分散并单独执行任务的部队,具有高度分散和防空预警的特点,极易成为敌方首先打击的目标。本文就雷达部队卫勤保障现状和特点,提出关于提高雷达兵部队的卫勤保障能力的几点思考以期为今后雷达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卫勤保障 局部战争 雷达部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保健条件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干休所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疾病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管理。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控制达标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综合性管理保健模式的方式,能够使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探讨运用品管圈提高入径率,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 方法 成立凝露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遵循品管圈原则进行圈活动,针对改善主题“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现场查检、分析原因,验证真因,制定规范培训、改进 HIS 系统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半自动化、修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对策。 结果 入径率由改善前 61.54% 提高到改善后 81.31% ,经 SPSS17.0 分析, P 值< 0.01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运用品管圈可以调动临床、职能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的积极性,集合集体智慧制定有效措施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同时节约医院成本。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临床路径入径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探讨运用品管圈提高入径率,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方法成立凝露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遵循品管圈原则进行圈活动,针对改善主题“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现场查检、分析原因,验证真因,制定规范培训、改进HIS系统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半自动化、修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对策。结果入径率由改善前61.54%提高到改善后81.31%,经SPSS17.0分析,P值<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运用品管圈可以调动临床、职能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的积极性,集合集体智慧制定有效措施达到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同时节约医院成本。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临床路径入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