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某厂燃煤锅炉运行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和工程防护分析,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物理因素测量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司炉工输煤皮带巡检时接触煤尘浓度和噪声强度8h等效声级均超标,锅炉放渣时接触矽尘浓度超标。结论 燃煤锅炉运行时产生煤尘、矽尘和噪声是重点控制因素。

  • 标签: 燃煤锅炉 职业病危害 工程防护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燃煤型氟中毒的改灶降氟防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05年12月。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居室保温性与改灶降氟防治效果的资料来源于三峡库区监测点。通过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相关文献,对研究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对燃煤型氟中毒改灶降氟防治效果的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9篇为C级,3篇为D级。炉灶正常使用下降率与8~123氟斑牙、尿氟下降率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0.63,P〈0.01、0.05)。氟斑牙下降率和炉灶正常使用下降率与居室保温性能间具相关关系(两个等级相关系数相同,均为r=-1.00,P〈0.01)。结论我国改灶降氟防治燃煤型氟中毒效果方面的研究尚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对改灶降氟防治燃煤型氟中毒而言,不仅改灶重要,改灶后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和住房改造提高其保温性也与防治效果有关。

  • 标签: 燃煤型氟中毒 改灶降氟 氧中毒预防 循证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水城县陡箐乡(燃煤污染型氟病区)和花嘎乡(非氟病区)调查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对健康的危害。方法选择水城县陡箐乡夹岩村、茨冲老街和花嘎乡底母村成年人(筛查出的可疑患者)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空腹采集血做相关指标检测,同时调查他们的燃煤情况、饮食习惯、主要经济来源等指标。结果陡箐乡和花嘎乡各项指标的对比,经方差齐性检验血清钙(Ca2+)、磷(P5+)、镁(Mg2+)、锌(Zn2+)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铁(Fe3+)p<0.1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e3+、P5+、Zn2+含量夹岩村较花嘎和茨冲村高,而Ca2+含量则夹岩较茨冲和花嘎低。结论通过对陡箐乡和花嘎乡的调查和相关的检测分析,氟斑牙患病率和氟骨症患病率陡箐乡明显高于花嘎乡,发现两个乡的少数民族的健康状况受地方经济发展、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说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健康状况是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行为的改变在得到逐步的改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任务,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前期防控效果和加大防控力度。

  • 标签: 燃煤污染 氟病区 微量元素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600-02
  • 简介:摘要:智能化是当前变电技术重要发展方向,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维护工作。阐述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技术特点,结合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问题,提出了做好维护的有效策略。

  • 标签: 智能化 变电站 运行维护
  • 简介:本文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域全流场浓度测量问题,使用空间分辨率为7.4μm/像素,最大时间分辨率为10000帧/s的CCD高速摄像系统获取流场图像,采用周长阈值、面积阈值以及“亮点”法确定像点中心坐标等颗粒像点识别技术,对上述流场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其测量值与采用其它方法的实测值基本相同。

  • 标签: 浓度 测量 图像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
  • 简介:摘要:变电站土建结构与运行状况直接相关,必须保证土建安全性和耐久性。分析了影响土建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保障合理设计的有效措施。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确保土建工作合理开展,提高土建工作水准,完善电力管理基础建设。

  • 标签: 变电站 土建设计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