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疏肝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6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0例,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临床上则采用中医疏肝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疏肝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中医疏肝 胃法 胆汁返流性胃炎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切除开腹手术切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13年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间质瘤切除术(LAP组)开腹间质瘤切除术(OPEN组)的对比性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临床效应指标,并进行文献质量评分,采用RevMan5.1软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相关文献共169篇,最终纳入19个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LAP组与OPEN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5.17,95%CI为-16.59~6.26,P>0.05),但LAP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OPEN组(WMD=-58.93,95%CI为-82.51~-35.34,P<0.05)。术后恢复方面,与OPEN组比较,LAP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WMD=-0.70,95%CI为-0.96~-0.45,P<0.05);进食时间早(WMD=-1.33,95%CI:-1.82~-0.83,P<0.05);总体并发症少(RR=0.40,95%CI为0.24~0.66,P<0.05);住院时间短(WMD=-3.21,95%CI为-3.90~-2.52,P<0.05)。结论腹腔镜间质瘤切除术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胃间质瘤 胃切除术 腹腔镜 并发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当归补血是由金代李东垣所著的一首经典的补气生血名方,其经久不衰并一直沿用至今。为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广泛应用,笔者从该方的药用机理、物质基础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对当归补血进行探讨。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物质基础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给予平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Hp转阴率、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3.0%、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62.8%、68.6%(P<0.05,P<0.01)。平均随访1.5年,观察组有3例复发胃炎,对照组有11例复发胃炎。结论应用平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平胃散加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给予平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Hp转阴率、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3.0%、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62.8%、68.6%(P<0.05,P<0.01)。平均随访1.5年,观察组有3例复发胃炎,对照组有11例复发胃炎。结论应用平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平胃散加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抑木扶土法治疗食管反流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的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抑木扶土法治疗。结果50例研究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3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98%,而5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66%),有效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抑木扶土法治疗食管反流病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 标签: 抑木扶土法 胃食管反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的影响。方法25名参加改装体检的直升机飞行员坐于低压舱内,记录EGG4min,然后以20m/s速度上升,分别在1000、2000、3000、4000m处各停留10min,并记录EGG4min,再以5m/s速度下降返回地面,观察不同高度EGG的平均幅值、平均频率、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正常慢波百分比等指标变化。结果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EGG的影响包括:①平均幅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000m3000m高度EGG平均幅值为304.2μV297.6μV,与地面EGG平均幅值357.7μ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42,P〈0.05),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表现为相反的平均幅值上升;②平均频率总体无明显变化,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平均频率稍快;③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仅3000m高度(24.3%)明显降低,与地面(2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反而增加;④正常慢波百分比总体呈现为无明显改变。结论4000m不同高度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EGG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对明显腹胀腹痛者,EGG的平均幅值和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如果在影响因素的控制方面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有望将EGG作为高空胃肠胀气的客观评价指标。

  • 标签: 飞行员 航天医学 低气压暴露 胃电图
  • 简介:摘要补中益气的药方为补升阳气,具有甘温除热的显著特征。适用于体质虚弱、抑郁寡言、四肢无力、以及食欲不振的临床患者。补中益气的药方在妇科、内科、儿科、五官科以及各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得到全面应用。此药方在妇科血虚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妇科临床 异病同治
  • 简介: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补中益气对3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辨证加减施治,每天1剂,水煎取汁500mL,早晚各1次。疗程为6个月。结果:30例病人中,痊愈1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是重症肌无力的基本病机,补益脾气、升举阳气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补中益气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主要为胸部体位引流法,若遇急性加重可短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补中益气辨证加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开始1年后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及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6.7±3.2)、(13.8±2.9)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1.52±0.30)、(1.35+0.20)L,人均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5次5.1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补中益气辩证论治能够有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效果显著。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稳定期 肺功能 补中益气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部分切除患者在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有显著升高趋势,且住院时间胃肠功能复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时,两组患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于加快患者复原时间来说具有非常显著地效果。

  • 标签: 胃大部分切除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安引起的小儿椎体外系反应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安引起的小儿椎体外系症状患者21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不清、暂时性视力下降、双眼凝视、四肢活动困难等症状。将患儿按性别分为两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措施之后,16例患者症状消失,其他4例患者症状缓解,1例患者病情稳固。结论服用过量的复安会导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甚至正常量也容易引起该类反应,导致小儿语言不清、双眼凝视、流口水、暂时性视力下降、抽搐等症状1。医师在用药计量方面应时刻注意,家属应严格遵医嘱,不应盲目用药。

  • 标签: 胃复安 小儿 锥体外系反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49例,选取同期进行、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治疗患者18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呕吐频率、呕吐量以及钡剂排空时间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破裂瘘、术后梗阻、排空障碍以及营养性合并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应该在早期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并配合给与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肠道外营养、纠正贫血、积极预防并发症处理,对于患者痊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瘢痕性幽门梗阻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 简介: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切除代食管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具有微创、功能保全术后生命质量好的优势,同时能达到常规根治性手术的肿瘤学效果。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对12例早期食管黏膜内鳞癌患者施行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切除代食管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其中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颈部吻合口瘘各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2个月吻合口狭窄1例,经扩张治疗3次后治愈;其余患者均能正常经口进食,无胸闷、腹胀、腹泻、吞咽困难等症状,无肿瘤复发、转移征象。因此,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食管切除代食管术是治疗早期食管黏膜内癌食管良性疾病的较好选择。

  • 标签: 食管肿瘤 腹腔镜检查 食管切除术 保留迷走神经
  • 简介: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是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癌以外恶性肿瘤的70%~80%[1]。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升高趋势[2]。PGML缺乏特异性,活检组织学确诊率低,易漏诊或误诊为腺癌。本次研究总结了53例PGML患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内镜医师对淋巴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胃淋巴瘤 内镜表现 病理学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结石运用自拟中药排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运用中药排石进行治疗的200例尿路结石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200例尿路结石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排石治疗后,182例患者痊愈,占91%;14例为有效,占7%;4例为无效,占2%;总有效率为98%。本文患者服用药物在2-21剂之间,起效最快的患者为服药3天后排出结石,最慢的患者在服药20天排出结石,伴有肾盂积水的患者结石排出后积水情况消失。结论尿路结石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宜选择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及通淋排石等基本方法,益气补肾的药物能够增加肾脏功能,加快肾脏排泄速度,再加上运动、大量饮水、跳跃等治疗,使结石受到多个方面的力,而有所缩小,最终下移、碎裂及排出。

  • 标签: 中药排石汤 尿结石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