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记录的门诊护理纠纷事件106件予以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且提出相应防范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6件门诊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差、候诊时间长、沟通不足、业务水平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患者及其家属原因等因素,其中候诊时间长最多,共51(48.11%)件,其次为服务态度差共25(23.58%)件,沟通不足共15(14.15%)件,组内因素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相关操作规程,提高门诊护士对门诊纠纷带来的不良影响意识及业务素质,增强医患交流,从而减少门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

  • 标签: 门诊护理 管理方法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确保职业卫生安全和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增强企业职业卫生意识,为每一个员工生命健康负责,从根本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加强对企业和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文章从相关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职业卫生工作 监督管理 方法探析 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实施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份-12月份消毒供应室常规管理阶段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1000份消毒灭菌包进行抽验;同时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消毒供应室开展PDCA循环管理阶段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洗涤合格率,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洗涤合格率较比对照组均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30%(13/1000),较比研究组0%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较好,各项指标达标率较高,医院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控制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药事的管理对医院的业务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高对药事药品的重视,加强供应管理,能够为用药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在医院药事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医院的发展、用药安全、行业形象的建立具有直接影响。尽于此,本文对PDCA管理法对医院药事管理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PDCA管理法 医院药事管理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的管理方法,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的、高效的优质护理。方法对我科近几年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风险的管理方法,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规范关键护理过程的管理,协调好护理工作与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建立多途径、多视角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结论提升护理管理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回避护理风险,持续质量改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 标签: 颅脑损伤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新护理管理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针对医院感染出现的原因进行护理管理模式创新。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医院感染出现的原因进行护理创新,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创新护理管理方法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某部在高原进行的山地训练是西北部队官兵有史以来参与的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危险性最高的联合山地训练。卫勤保障训练是军队卫生部门,维护执行山地训练行动任务部队成员身体健康和巩固战斗力的活动。此次训练区域地形气候条件复杂,笔者参与该次山地训练卫勤保障,发现部队官兵疾病谱和药品消耗情况具有特殊的规律,以往资料多侧重于定性描述,缺乏定量分析[1]。本研究拟对此次训练官兵药品消耗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山地 训练 药品 卫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护理中PDCA管理方法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麻醉复苏室2016年5月~2018年1月治疗的15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150例患者为实验组和対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气管脱落情况及复苏室滞留时间。结果实验组气管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方法运用于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气管脱管发生率,缩短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气管脱管 护理 PDCA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方法:在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8月,选取我院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 50例进行分析。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为老人与儿童,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比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红花注射液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并且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对患者皮肤伤害较大。结论:老年人和儿童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多发人群,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静脉滴注。所以,在今后工作中,要对中药制剂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安全监测,减少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复苏室接收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134例,如接收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n=67)与对比组(n=67),在此期间本别开展PDCA管理与常规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气管脱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气管脱管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且研究组复苏滞留时间也显著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PDCA管理方法应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滞留于复苏室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气管脱管率,加快患者苏醒,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PDCA管理方法 麻醉复苏室 气管脱管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社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慢病管理方法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样本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社区卫生中心诊治的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中医慢病管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社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能够通过中医慢病管理方法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慢病管理方法 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对于当前的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对很多疾病进行准确的检测,但由于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本身的制动化程度较高,加上设备的结构较为精密,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运行原理和运行程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运行效果。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临床应用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于2016年2月份至2018年4月份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共345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1728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静脉输液风险。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风险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初产妇手术切口愈合率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对初产妇手术切口愈合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手术切口愈合率42.5%明显低于对照组75.0%,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管理可有效降低初产妇手术切口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管理 初产妇 手术切口愈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降低儿科护理风险的应用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细节管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管理降低儿科护理风险中意义重大。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通过绘制折线图、帕累托图统计分析42例跌倒事件,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跌倒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跌倒发生率中位数和标准差计算中位数预期目标。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提醒标识,加强公共环境安全措施,督导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安全教育、每月通报全院跌倒发生率等。结果跌倒发生率由2016年的0.068‰降至2017年的0.046‰。结论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跌倒事件,找出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实施有效的对策措施,可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住院患者跌倒 根本原因分析 中位数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方式,并分析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将其中的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观察组选择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尿路感染的出现率、住院时间,并调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尿路感染,出现率为4.29%(3/70),对照组出现11例,出现率为15.71%(11/70),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为94.29%(66/70),与对照组72.86%(51/70)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全面护理用于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治疗时间,还可增强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护理干预,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至2017年分别每年对院内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所有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专业技术水平,并大力宣传院感知识并进行实时监测。结果经过对手卫生依从性采取有效的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由由2015年51.66%上升为2017年的85.34%;院内感染率由2015年的6.5%降低至2017年2.7%,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院内感染加强预防和控制,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1,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卫生依从性 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降低急诊换药室伤口感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4个阶段,建立急诊换药室质量改进领导小组,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急诊换药室医疗护理质量现状,提出相应问题,并且针对问题作出修改。结果(1)实行PDCA循环管理后,急诊换药室医疗感染护理质控分由2015年平均94.1分升高至2016年平均95.4分,感控分由2015年平均95.6分提高到98.1分;(2)实行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平均分由2015年平均97.2分提升到98.2分。结论利用PDCA管理循环进行急诊换药室伤口感染管理的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伤口愈合率、以及手卫生规范率、而且还能大幅度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推动伤口治疗工作的发展,提高医院的综合治疗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急诊换药室 伤口感染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