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种关键手段,在外科手术,肿瘤治疗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治疗始终存在众多的潜在危险。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损伤是多方面的,影响红细胞保存的个体和综合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如输长时间储存的红细胞,因铁过载对受血者的不利影响,可能造成多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国外,对于输血引起的铁过载的治疗指征和处理实践已有多个共识和指南,而国内对于铁过载的发生和危害性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全面认识和了解输储存红细胞对人体的危害性,预防红细胞输后的副作用,应是临床输血医学研究红细胞输的重点。

  • 标签: 红细胞储存损伤 铁过载 去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20%甘露醇时,对血管的损伤以及防护。方法将109例意识清楚,能主动配合的住院患者,输甘露醇时分成两个组,,用8号头皮针输甘露醇为对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甘露醇为对照组,通过两种不同输甘露醇的方式对血管损害程度进行比较,以便于护士更好的利用、保护好血管,避免血管损伤。结果对照组在输甘露醇2天,血管发红,变硬,液体滴入不畅,导致血管不同程度损伤,观察组每天进行静脉穿刺输甘露醇,除液体外渗的情况,无血管损伤情况发生。结论输甘露醇时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程度来选择输方式,留置针方便,但对血管损害程度严重;8号头皮针对血管的损害程度较少,可反复在同一根血管上多次穿刺,又利于血管的保护。

  • 标签: 留置针 甘露醇 血管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自动药泵联合PICC在持续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择3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患者通过PICC管连接全自动药泵,持续滴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无静脉炎或导管堵塞等发生,不良反应少,经有效护理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全自动药泵联合PICC进行持续化疗具有携带方便,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患者治疗的依存性,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全自动注药泵 PICC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乳输对血红蛋白(Hb)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输脂肪乳的自愿者,于脂肪乳输后1、2、4、8、12h采集静脉血2mL,离心后检测血浆三酰甘油(TG)及Hb水平,并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标本混合制备5份混合乳糜血浆。选择1例O型血健康自愿者,采集静脉血6mL,离心后吸去血浆,制备健康浓缩红细胞(RBC),在200μL各时间点混合乳糜血浆中分别加入200μL浓缩RBC,以200μL生理盐水加入200μL健康浓缩红细胞为对照。选择1例O型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自愿者,采集静脉血6mL,离心后吸去血浆,制备小细胞低色素浓缩RBC,将100μL浓缩红细胞加入100、200、300、400μLTG浓度为15.23mmol/L的乳糜血浆中,以100μL浓缩红细胞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为对照。采用迈瑞公司BC-68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各试验管进行Hb及相关指标检测,每管测2次,计算均值。结果输脂肪乳后自愿者血浆TG水平迅速升高,最高可达25.89mmol/L,乳糜血浆直接测定Hb水平最高可达19g/L。各时间点乳糜血浆对健康浓缩RBC和小细胞低色素浓缩RBC中的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检测结果影响不大,对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造成假性增高,输后4h内影响程度尤为明显;贫血越严重,Hb、MCH、MCHC受影响程度越大。脂肪乳输12h后,血浆对Hb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影响较小。结论输脂肪乳后4h内尽量避免检测Hb及MCH、MCHC,特别是严重贫血的患者,输脂肪乳后12h的检测结果则相对可靠。

  • 标签: 脂肪乳 血红蛋白 血细胞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输中成药时加用一次性精密过滤器,观察引起输液疼痛、静脉炎和其它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中成药输液治疗的骨伤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普通输液器和加用一次性精密过滤器,对比发生输液疼痛、静脉炎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及程度。结果输中成药时加用一次性精密过滤器治,其输液疼痛、静脉炎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降低。结论输中成药加用精密过滤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注 中成药 精密过滤器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沉淀与血小板联合输在急性大出血的治疗上的意义。方法急性大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成2组A组联合输冷沉淀和血小板(共37例),B组单独输血小板(共32例)。A组先输血小板1-2个治疗量,然后输冷沉淀10-30U;B组输血小板1-2个治疗量。输前后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输前各指标无差别(P=0.05),输后PT、TT、APTT缩短(P<0.05),Fbg、PLT增加(P<0.05)。输后A组和B组间PT、TT、APTT、Fb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输后2h止血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大出血患者治疗中,联合输冷沉淀和血小板可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全面纠正患者凝血障碍,能显著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促进凝血功能的改善,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改善止血功能。

  • 标签: 急性大出血 冷沉淀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与药方向的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各30例,其中A组给予5mg布比卡因向头药,B组给予5mg布比卡因向尾注药,C组给予7.5mg布比卡因向头药,D组给予7.5mg布比卡因向尾注药,对比4组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D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近,但均快于A组和B组,但其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长于A组和B组;A组、C组的运动阻滞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D组,且其麻醉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5mg向尾注射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不同剂量 注药方向 布比卡因 麻醉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改良外剥内扎硬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硬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硬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外剥内扎硬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 环状混合痔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56-02
  • 作者: 吴玉英仲向东王晓华俞小卫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吴玉英仲向东王晓华俞小卫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常州213003基金: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cz20110021)作者简介:吴玉英(1985年10月),籍贯苏州,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人体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静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对健康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mDCs)表面TL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免疫球蛋白对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Ficoll分离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将第7天的细胞分成三组,分别为IVIg刺激组、OVA无关蛋白对照组和未刺激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c+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经过IVIg刺激9h后,CD11c+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水平较未刺激组以及OVA无关蛋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静人免疫球蛋白可以下调mDCs表面TLR2的表达,从而影响TLR2信号通路的传导,影响机体炎症反应.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静人免疫球蛋白;Toll样受体2TheInfluenceof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ontheExpressionofToll-likeReceptor2on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WUYu-ying,ZHONGXiang-dong,WANGXiao-hua,YUXiao-wei△(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ChangzhouSecondPeople’sHospitalwithNanjingMedicalUniversity,Changzhou,Jiangsu,213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Toll-likereceptor2(TLR2)on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by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tofurthere(xplorethemechanismof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ninflammation.MethodsWeincubatedandinducedDCsubsetsdifferentiatedfrom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byrhGM-CSFandrhIL-4.AlltheDCswereclassifiedintothreegroupsrandomly,theIVIginterventiongroup、theOVAgroupandthecontrolgroup.DetecttheexpressionofTLR2onCD11c+cellsofallgroupsbytheflowcytometry.ResultsAftertheIVIgintervention,weobservethatonthe9hourtimepoint,theexpressionofTLR2significantlydecreasedonCD11c+cellsthantheOVA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sIVIgmaysuppresstheinnateimmuneresponsebydeGcreasinKgetyhewoerxdpsressionofTLR2ondendriticcells,whichmayreducesinflammation.Dendriticcell(DC);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Toll-likereceptor2(TLR2)中图分类号R9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4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静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56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静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7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热程分别为(3.72±0.20)d,(5.70±0.83)d,观察组分别为(2.60±0.19)d,(3.53±0.86)d,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热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采用静人免疫球蛋白临床疗效明显,意识恢复时间及热程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轻,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手足口病 意识恢复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白血病患者输血小板后引起发热及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输血前的护理,输血反应的观察及抢救,心理护理等措施.认为血液病患者反复多次输血易发生输血反应,应提前做好预防,输血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抢救措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关键词血小板;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抢救;护理Abstract1patientswithleukemiaweresummarizedafterinfusionplateletscausefeverandrescueandnursingexperienceofallergicreactions,mainlyinGcludingnursingbeforebloodtransfusion,bloodtransfusionreactionofobservationandrescue,psychologicalnursingandothermeasures.Thinkrepeatedbloodtransfusionblooddiseasepatientspronetobloodtransfusionreaction,shouldbeinadvanceprevention,closeobservationofvitalsigns,bloodtransfusionconditionchangeKienytwiomreds,activelytakemeasurestorescue,reducebloodtransfusionreactions.Platelet;Feverreaction;Anallergicreaction;Therescue;Nursing中图分类号R5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87-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时间对重症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117例重度肺炎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38例、实验1组40例、实验2组39例。分别选择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常规0.5h静滴、静脉泵2h输、静脉泵4h输.疗程5~14d.比较三组实验室数据变化值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X^2分别=5.67、4.18,P均〈0.05)。而两实验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O.12,P〉0.05)。三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三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04、4.36、8.08,P均〈0.05),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15、0.74、O.70、3.05,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实验1组、实验2组患者体温、WBC、CRP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q分别=2.27、2.63:2.13、2.85:3.25、3.69,P均〈0.05)。而实验1组、实验2组的体温、WBC、CRP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0.39、0.73、0.47,P均〉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时间延长后能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但输时间延长至4h与2h比较,临床疗效无明显改善。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重症肺炎 输注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的88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麻醉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实验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麻醉后实验组的心率加快幅度和麻醉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实验组的患儿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短小手术患儿进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麻醉可以做到麻醉持续时间长,苏醒时间短,并发症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短小手术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