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旷野法、斜板法、阈下戊巴比妥催眠法、观察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的影响。结果花椒挥发油各剂量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剂量下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花椒 挥发油 一般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旷野法、斜板法、阈下戊巴比妥催眠法、观察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的影响。结果花椒挥发油各剂量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剂量下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花椒 挥发油 一般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丹桂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8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2.79%.结论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复杂组分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定性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丹桂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计量学方法
  • 简介:摘要:中药挥发油因其较好的经皮透过性,在各种经皮制剂中被广泛使用。透皮释药为经皮给药的基础,借助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优势能提升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中药挥发油在透皮过程中,对皮肤相关细胞的免疫应答产生一定的调控作用,从而影响机体免疫能力。本综述,针对中药挥发油经皮应用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透皮扩散机制及对皮肤相关细胞的作用规律,为中药挥发油经皮应用调控皮肤免疫提供一定的理论与依据。

  • 标签: 中药挥发油 经皮给药 皮肤免疫 皮肤细胞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 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优化川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提高挥发油的提取率和纯度。方法 采取 水蒸气蒸馏和 正交实验的方法 设计实验 ,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 根据影响川芎挥发油 提取率的主次因素 : 提取时间 >料液比>浸泡时间 ; 本实验确定了川芎挥发油 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 8 倍量蒸馏水 ,提取 8 h,浸泡 4h 。通过 3次工艺验证试验,川芎总生物碱平均粗提取率为 0.66% 。结论 : 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对川芎挥发油 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为以后川芎挥发油 提取工艺简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标签: 川芎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正交实验
  • 简介:头皮糠疹、头痒和脂溢性皮炎等均为糠秕孢子菌所致。本文对从姜黄中提取的挥发油、联苯苄唑及两种药的混合物制成香波型洗剂,采用平板划线打孔法与平板菌基打孔法做了体外抗糠秕孢子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的抗糠秕孢子菌作用强(MIC为0.156%),作用优于联苯苄唑(MIC为0.313%),两者联合效果更佳(MIC为0.078%)。本实验研究将为临床防治糠秕孢子菌病提供一个新的用药途径。

  • 标签: 姜黄挥发油 联苯苄唑 糠秕孢子菌 香波型洗剂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肝脏脂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并用同周龄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4周后,取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TRIB1、TRL3、AHSG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各组病变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缬沙坦组未见明显异常;TRIB1、TRL3、AHSG蛋白在模型组,当归挥发油中、高剂量组表达上调,且呈差异性表达,在当归不同剂量组之间亦呈差异性上调表达。结论当归挥发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脂代谢有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上调TRIB1、TRL3、AHSG等蛋白的表达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脂代谢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 标签: 当归挥发油 脂代谢 TRIB1蛋白 AHSG蛋白 TRL3蛋白
  • 简介:   摘要:目的 考察挥发油在银翘解毒颗粒制剂成型过程中及稳定性考察中的稳定性,为银翘解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单位制剂中回收的挥发油量为指标,样品取样自制剂成型工艺的每个步骤及成品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挥发油通过胶体磨包合后,作为润湿剂,制剂制备采用流化床干燥设备进行制粒干燥,所得颗粒质量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要求,且在加速实验条件下,其每个单位制剂中回收的挥发油损失非常小,并通过放大生产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结论 经β-环糊精包合的挥发油,在颗粒制备及成品稳定性考察中,损失非常小,可用于该制剂的制备。

  • 标签: 银翘解毒颗粒 挥发油包合 流化床制粒干燥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八角茴香为原料,以料液比、粉碎粒径、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法、索氏提取法两种不同方法提取挥发油。结论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知索氏提取法明显优于水蒸气蒸馏法,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粉碎粒径60目、浸泡时间2h,提取率30.841%。

  • 标签: 正交试验 对比 八角茴香挥发油 提取工艺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药动学以及体内外相关性,从而为以后临床药物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实验法、对比法等进行分析,主要是制备不同的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剂给大叔腹部给药,以观察不同的挥发油对于不同布洛芬凝胶剂的促渗效果,这组就为实验组。而没有加入促渗剂的则作为对照组。结果: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肉桂挥发油和氮酮促渗布洛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16187%, 17105%, 15137%, 14866%。采用反卷积法分别对 3种中药挥发油促渗下布洛芬凝胶体内外透皮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的 3种布洛芬凝胶剂体内外透皮吸收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含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剂对于透皮促渗研究具有良好的体外相关性,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一定的成本,更好的进行临床应用与研究。

  • 标签: 中药挥发油 透皮吸收促进剂 布洛芬 体内外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香囊提取挥发油在体外对5种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药香囊挥发油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临床分离菌株最小抑菌浓度范围。结果挥发油对以上5种菌标准菌株最低抑菌浓度值分别为小于或等于0.00015、0.000125、0.00125、0.00145、>0.08,对临床分离菌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小于或等于0.00015、0.00025~0.000145、0.0025~0.000625、0.0025~0.00125、>0.08。结论除铜绿假单胞菌外,中药香囊挥发油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 标签: 中药香囊挥发油 体外抗菌作用 微量肉汤稀释法
  • 简介:应用SEM-EDS对常见汽车防锈底漆锌系磷化膜晶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根据物证的微观形态特征点分类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锌系磷化膜物证鉴定的指标体系,对目前交通事故中汽车油漆鉴定方法进行新的重要补充。

  • 标签: 微观形态特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 锌系磷化膜
  • 简介:CT辅助逆向工程技术是在不破坏实物原型基础上,利用CT扫描获得物体内外表面有序点云数据,是现代产品设计与建模的重要手段。对于具有薄壁结构的产品,传统方法在利用其CT断层图像提取点云数据时,会存在轮廓线交错、断点等问题,影响着点云的提取精度。本文针对汽车碰撞假人上衣这种薄壁件表面点云数据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薄壁件内外点云提取的新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复杂薄壁件内外表面点云数据,为后续的CAD建模提供基础。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逆向工程 点云数据 薄壁构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5-2018年大连市某汽车零部件厂噪声接触工人听力监测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018年大连市某汽车零部件厂噪声接触工人400名,对不同工艺噪声和噪声接触工作人员听力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噪声对听力的危害及特点。结果不同程度工艺环节噪声平均超标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冲压工艺噪声超标率明显高于其他工艺,达到65.00%,其次铸造工艺噪声超标率达到50.00%,喷涂工艺噪声超标率达到48.20%,而2016年喷涂和2015年注塑的噪声年超标率表现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随着噪声接触强度不断上升,工人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上升,当工作环境中噪声强度超过80dB(A)时,听力损失障碍发生率随着工龄上升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汽车零部件厂噪声较大,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具有一定的损害,我国汽车制造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汽车零部件厂 汽车制造 噪声 听力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2015-2018年大连市某汽车零部件厂噪声接触工人听力监测情况。 方法:选取2015年 ~2018年大连市某汽车零部件厂噪声接触工人 400名,对不同工艺噪声和噪声接触工作人员听力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噪声对听力的危害及特点。 结果:不同程度工艺环节噪声平均超标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其中冲压工艺噪声超标率明显高于其他工艺,达到 65.00%,其次铸造工艺噪声超标率达到 50.00%,喷涂工艺噪声超标率达到 48.20%,而 2016年喷涂和 2015年注塑的噪声年超标率表现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汽车零部件厂噪声较大,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具有一定的损害,我国汽车制造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汽车零部件厂 汽车制造 噪声 听力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