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 研究葛根素(Puerarin,Pue)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以核黄素-光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研究Pue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过氧化氢(H2O2)引起红细胞溶血,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D)致豚鼠心室乳头肌损伤,研究Pue的抗氧化损伤作用。结果 Pue能清除超氧阴离子和*OH;抑制H2O2引起红细胞溶血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强心室乳头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保护乳头肌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结论 Pue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能预防性对抗H2O2和超氧阴离子引起的氧化损伤

  • 标签: 葛根素 氧自由基 抗氧化 脂质过氧化 心肌梗死
  • 简介:损伤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因素)作用于肝组织而引起的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及肝功能的改变,多种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了肝损伤的过程。环氧化酶-2(COX-2)为一种诱导酶,当细胞受到炎症等刺激时可高表达,是炎症介导的细胞毒性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在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肝损伤中,COX-2表达增多的现象提示COX-2在肝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COX-2作为肝损伤的治疗靶点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 标签: 环氧化酶-2 肝损伤
  • 简介:摘要微波提取方法省时间提取速度也很快,并且不会破坏活性物质,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本次实验采用微波提取的方法,提取枸杞中的多糖,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经过多次实验,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长为2.5分钟,料液比为181,此时,提取枸杞多糖的效率能达到9.69%,并且该方式提取多糖的抗氧化与水提多糖的抗氧化基本无差异。

  • 标签: 枸杞多糖 微波提取 抗氧化性
  • 简介: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虾青素(Astaxanthin,ASTA)对储存悬浮红细胞内外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和对胞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志愿者血液,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在B、C、D3组悬浮红细胞的MAP保存液内加入抗氧化剂ASTA,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10和20μmol/L,A组作为对照组只加入ASTA的溶解液DMSO.悬浮红细胞于2℃-6℃冰箱内保存.于保存第7、14、28、42天,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红细胞内活性氧族(ROS)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外过氧化氢(H2O2)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外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结果:在红细胞储存期间B、C、D组悬浮红细胞内ROS、MDA含量、细胞外FHb和H2O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保存第7天和14天时B、C、D组的MCV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保存第28天和42天时B、C、D组的MCV低于对照组.结论:ASTA可以降低储存悬浮红细胞内外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

  • 标签: 虾青素 悬浮红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族 游离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对氧化锆瓷层不同表面处理后,结合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通过人工老化实验,对比氧化锆瓷表面与复合树脂之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个试件随机分成酸蚀、喷砂、喷砂加酸蚀、空白组4组,各组再分为涂布硅烷偶联剂组和对照组,充填复合树脂2mm。经人工老化实验后,利用万能试验机对比其剪切粘结强度。结果氧化锆瓷层表面3种表面处理组,酸蚀并结合硅烷偶联剂组所获得的粘结强度最大,喷砂组其次,喷砂加酸蚀组最低。结论经过3种不同表面处理后,均能提高瓷层表面与复合树脂之间的粘结剪切强度,酸蚀组效果最佳。通过耐老化实验比较分析瓷表面应用硅烷偶联剂有利于提高瓷与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

  • 标签: 崩瓷修补 粘结剪切强度 酸蚀 喷砂 复合树脂 瓷表面
  • 简介: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以及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1)照射组,照射前3d至照后第7天灌服给药,每天1次,共10次。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60Coγ射线全身6Gy辐照1次,照射后第7天小鼠取外周血和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上升。与照射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50mg.kg-1照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SOD和GSH-Px活力有升高趋势,MDA含量有降低趋势;白藜芦醇100mg.kg-1照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有降低趋势;白藜芦醇200mg·kg-1照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随着白藜芦醇给药剂量的增大,SOD和GSH-Px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以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和肝脏产生保护作用,防护效果与给药剂量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 标签: 白藜芦醇 辐射防护 氧化损伤
  • 简介:随着纳米材料功能化研究的深入与纳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纳米材料小尺寸、高灵敏度和特殊性能的新型纳米器件相继问世,并在能量转换和信息传感等新型电子器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发展新的表征手段和测试方法,发现和揭示纳米材料与纳器件基本结构单元在服役条件下的结构与性能演变规律,进而归纳和总结纳器件服役行为成为纳米材料与器件走向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eMicroscopy,SPM)、扫描电子束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等传统表征技术与微纳加工技术、电学测量系统相结合,精确模拟纳米材料的服役条件,实现对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物性演变规律的原位研究,是揭示纳米材料的损伤与服役行为的新方法。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采用SEM和SPM表征手段下原位研究一维ZnO纳米材料在力学、电学及力电耦合效应下的损伤与服役现象、性能演变规律及损伤基本机理。

  • 标签: 一维纳米材料 氧化锌 损伤与服役行为 原位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关系。方法24只SPF级小鼠被随机分四组,每组6只。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氯化镉(CdCl2)组:镉腹腔注射诱导小鼠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每天腹腔注射5mg/kg的CdCl2;塞来昔布(Celecoxib)组:小鼠腹腔注射COX-2抑药物Celecoxib;CdCl2+Celecoxib组:小鼠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CdCl2和Celecoxib。收集四组小鼠血液、尿液、肾脏组织样本,检测小鼠血液、尿液中肾脏机制的相关指标,同时检测肾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自噬相关mR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血液、尿液中肾脏机制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药物抑制COX-2能缓解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同时,小鼠肾脏mRNA定量结果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药物抑制COX-2能改善小鼠体内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情况。结论Celecoxib药物抑制COX-2可以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eIF2α-ATF4通路,调节自噬,从而缓解Cd引起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症状。

  • 标签: 小鼠 急性肾损伤 COX-2 塞来昔布 自噬 内质网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热打击小鼠复温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以及丙二醛(MDA)的变化趋势以及异丙酚对上述指标的干预效应,探讨异丙酚对热打击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42℃热打击组,对照组动物始终置于常温(25±0.5)℃,相对湿度(35±5)%环境下;42℃热打击组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舱内温度(35.5±0.5)℃,相对湿度(60±5)%,记录小鼠直肠温度(Tc),当热打击小鼠Tc达42℃移置(25±0.5)℃,(35±5)%相对湿度环境下复温随机分为0h、3h、6h、12h组(n=3);异丙酚、脂肪乳组于热打击前15min、100mg/kg腹腔注射;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D、ROS以及MDA含量。结果热打击小鼠血清中SOD浓度在复温后3h开始降低,至复温后12h其值达最低,而血清中ROS与MDA浓度均在复温后3h开始升高,至复温后12h其值达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打击小鼠血清中SOD浓度与ROS、MDA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使用异丙酚预处理小鼠,可以明显上调热打击小鼠血清中SOD表达,降低ROS和MDA水平,与热打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可以通过上调热打击小鼠血清中SOD表达,降低ROS和MDA水平,从而促进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恢复发挥抗氧化损伤效应。

  • 标签: 小鼠 中暑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氧 丙二醛 异丙酚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清中的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探讨ESRD患者中DNA氧化损伤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研究对象40例,分为3组:对照组、CRF(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和HD(血液透析)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8-OHdG水平,改良镀铜镉颗粒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硫代巴比妥酸产物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F组、HD组透析前、后血清8-OHdG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且HD组透析后8-OHdG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增高(P〈0.05)。CRF组、HD组透析前和透析后NO、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血清8-OHdG和Scr、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ESRD患者血清中8-OHdG水平明显增高,提示DNA氧化损伤增强。8-OHdG作为一种DNA氧化损伤产物,可被认为是评价ESRD氧化损伤水平的可靠观测指标。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DNA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CAD)、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是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而氧自由基损伤广泛存在于这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能应对相应疾病的中药中抗氧化成分众多,按其功能可分为酚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多糖、生物碱及一些常见的稀有元素.本文针对氧自由基损伤性疾病及中药抗氧化作用综述如下.关键词氧化应激;活性氧;中药;抗氧化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35-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对吸入性损伤患者心功能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12例烧伤伴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6例,按常规治疗;治疗组(T组)6例,行常规治疗+吸入体积分数1×10-6的NO。两组患者均留置各种导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48和72h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浆内皮素(ET)及NO含量的变化,对T组患者ET、NO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T组心排出量(CO)和心搏出量(SV)在24h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其变化早于C组(P0.05~0.01)。T组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和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与C组相比均改善较�

  • 标签: 一氧化氮吸入性 吸入一氧化氮 吸入性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新化合物哌芳安他对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时ICAM-1、MCP-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使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哌芳安他预孵育20h,再给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提取各组细胞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参照检测内皮细胞ICAM-1、MCP-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内皮细胞与哌芳安他预孵育后,再受到氧化损伤时,其ICAM-1、MCP-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与ox-LDL直接接触的细胞.结论哌芳安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内皮细胞使之免于或减轻氧化损伤.

  • 标签: 化合物 哌芳安他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血管保护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衰模型,观察加味参附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模成功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肌线粒体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加味参附颗粒低剂量组、加味参附颗粒高剂量组及参附汤组各1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模型。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结果加味参附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心衰大鼠心肌SOD、CAT活性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结论加味参附颗粒能够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发挥其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进而发挥改善心衰临床症状的作用。

  • 标签: 心力衰竭,加味参附颗粒,过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MLR、PLR、NLR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至2022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最后入组12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无心肌损伤组87例和有心肌损伤组37例。观察患者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并计算MLR、PLR、NLR;采用ROC曲线分析MLR、PLR、NLR对ACOP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COP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心肌损伤组的MLR、PLR、NLR均高于无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当MLR、PLR、N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4581、113.7952、7.1122时,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MLR:0.823,PLR:0.624,NLR:0.825。联合检测为0.839。MLR、PLR、NLR并联检测时预测ACOP心肌损伤敏感度最高,为97.3%;MLR、PLR、NLR串联检测时预测ACOP心肌损伤特异性最高,为78.2%。结论  MLR、PLR、NLR对ACOP心肌损伤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案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病人麻醉效果、免疫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来我院诊疗的150例需行结肠癌术的病人作为本次入选对象,病人按照11等分为2组,各有75例。对照组手术时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则予以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K细胞数值,手术时间以及麻醉维持的时间、SOD和MDI水平相似,P>0.05。T2-T3时段的IL-6较T1高,试验组IL6在T2-T4时段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试验组的MDA水平较对照组高,对照组SOD水平较试验组高,P<0.05。结论将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应用在腹腔镜结肠癌病人手术干预中,可以缓解炎症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结肠癌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案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病人麻醉效果、免疫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6月来我院诊疗的 150例需行结肠癌术的病人作为本次入选对象,病人按照 1: 1等分为 2组,各有 75例。对照组手术时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则予以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 NK细胞数值,手术时间以及麻醉维持的时间、 SOD和 MDI水平相似, P> 0.05。 T2-T3时段的 IL-6较 T1高,试验组 IL6在 T2-T4时段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试验组的 MDA水平较对照组高,对照组 SOD水平较试验组高, P< 0.05。结论 将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应用在腹腔镜结肠癌病人手术干预中,可以缓解炎症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结肠癌 麻醉效果
  • 简介:1氧化/抗氧化应激氧气分子及其动态平衡对所有需氧的有机体是至关重要的。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而处在氧化应激状态下。

  • 标签: 氧化应激 Keap1-Nrf2/ARE通路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