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囊仿生助产应用于产妇臀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孕足月臀产妇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入观察组(应用气囊助产)和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娩头难易性、新生儿出生窒息及新生儿产伤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缩短,娩头成功率大大提高,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产伤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可提高臀阴道分娩率,降低臀剖宫产率,降低臀新生儿出生窒息率、新生儿产伤率,大大提高臀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气囊仿生 助产 缩短产程 娩头成功率 出生窒息 安全率
  • 简介:肩袖损伤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肩袖修补的目标是恢复肩袖与肱骨头的解剖位置从而减少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据生物力学测试,双排缝合技术能使肌腱和骨面的接触面积和压力最大化,从而达到较高的最初固定力而成为推荐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肩袖损伤 治疗方法 缝合 关节镜 生物力学测试 肩部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完全性大动脉转手术前诊断和治疗临床进行分析。方法临床病例41例,静脉静滴前列腺素E1或前列腺素E2以扩张动脉导管,伴代谢性酸中毒者可静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同时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其他相关治疗。BAS治疗、手术治疗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有30例。结果治疗8例患儿,7例在手术后精神反映相对好转,血氧饱和度上升明显,紫绀症状减轻显著,代酸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1例死亡,死因合并肺炎、缺氧缺血脑病。21例为Jatene术(2例为二期手术)。术后12例死亡。1例Senning术,术后于第六天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结论只有通过造影术以及心导管结合才能获得准确全面而可靠的信息,对于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那些非常严重的D—TGA患儿,应尽早地行球囊房隔造口术,为择期手术提供更好的机会。

  • 标签: 完全性大动脉 转位 手术前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应力摄片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的诊断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UKA)患者选择中的作用。方法从2009年8月到2013年3月,86例预手术患者的103膝接受应力摄片检查,包括内外翻应力下的正位片和屈膝90。侧片。摄片后诊断为AMOA者计划单髁治疗,如诊断有疑问,加做MRI检查。应力摄片诊断的准确性由术中观察情况检验。UKA术后患者随访3至38月(平均16.8月),通过HSS膝关节评分和患者自我满意度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85膝符合AMOA诊断,除2例有反复肿胀加做MRI诊断慢性滑膜炎患者外,其余均计划进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其中1膝在术中探查韧带情况后改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随访的功能评分和满意度评分都很高。应力摄片诊断AMOA的准确率为98.8%(82/83),如以最终接受UKA手术为标准,准确率为96.5%(82/85)。结论应力摄片是一种可靠的评价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ACL)功能和软骨缺损的方法,对于选择适合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患者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单髁 应力位摄片 患者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麻醉穿刺过程中使用不同体位对仰卧综合征的发生率的影响,以供剖宫产麻醉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给予左侧卧麻醉穿刺,II组给予右侧卧麻醉穿刺,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对比观察患者的仰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I组患者仰卧综合征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心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麻醉穿刺过程中采用左侧卧,可以有效地降低仰卧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麻醉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以水平面转为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混合性代偿头的临床手术治疗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22例以水平面转为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混合性代偿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术后首次随访过程中,患者的双眼能够正视前方的矫正视力提高了2行或2行以上,术后18例患者的混合性代偿头≤100或完全消失,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头过矫的情况。其余4例患者分别为2例患者的水平转头仍停留在250的水平,2例患者的代偿头扭转角≤150。结论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行单纯加强或减弱水平肌肉的后退短缩手术,并对其进行中间带移位,即可使患者以水平面转为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混合性代偿头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并提高其矫正后的视力。

  • 标签: 以水平面转为主 先天性眼球震颤 混合性代偿头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式修补术在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不同程度阴道前、后壁膨出伴子宫脱垂的患者采用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式修补术、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58例患者均行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式修补术,手术时间(65.10±15.30)min,失血量(100.30±40.10)mL,无一例发生膀胱、尿道、输尿管损伤。术后随访l2个月,POP—QBp点、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式修补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短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 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 盆腔器官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