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护理策略及其对术后并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模式设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情况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等并发的患者总占比低于对照组,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ERCP术患者中的开展,对减少术后并发发生、提升患者的服务体验有显著帮助。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护理策略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并发常规护理措施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实施并发心理护理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疼痛、便秘等并发,针对并发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减少负面心理情绪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能够降低应激反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显著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肛肠疾病 并发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临床并发以及诱发并发产生的可能因素, 为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近年来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80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细致分析、整理和总结,归纳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并发类型,总结分析诱发并发产生的可能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在选择的80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的患者有11例,发生率为13.75%,无死亡患者。其中,并发主要类型为,缺血性卒中、创面血肿或少量出血、刀口感染、颈部血肿、神经损伤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诱发并发产生的可能因素有,患者性别、年龄、术后皮下是否应用引流管、术中所用时间的长短,是否术前抗血小板、患者的血管条件,斑块厚度、有无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结论: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临床并发诱发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可能诱发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的因素诸多,其中,手术时间的长短、患者的年龄、患者的血管条件、有无糖尿病是诱发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创面血肿或少量出血、刀口感染、颈部血肿等临床并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缺血性卒中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后相关并发及其防范措施,为临床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5月至2012年5月间我科进行的180例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的发生和防范措施。结果 持续腰大池引流时间2-19d,平均(6.02±1.06)d。术后并发发生率为14.4%,其中堵管9例(5%),感染4例(2.2%),低颅压综合3例(1.67%),脑疝1例(0.56%),神经根刺激症状2例(1.11%),引流管意外脱出3例(1.67%),引流管折断4例(2.2%)。结论 腰大池置管引流促进血性脑脊液引流,加快患者病情恢复,但其并发又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腰椎间隙及置管方向,控制引流量、提高患者依从性甚至适当约束患者肢体活动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

  • 标签: [] 腰大池 引流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以往的文献和知识对腹腔镜胆道手术后并发进行描述和分析,对手术后并发采取的策略进行总结。腹腔镜胆道手术后并发有管道贯通、胆管部分损伤等,对应的并发都有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腹腔镜胆道手术 并发症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间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形式一比一纳入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并发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并发。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并发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21年7月-2022年9月期间在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手术的46例老年患者为此次课题探究的对象,回顾其临床相关病历资料,统计老年患者术后近期并发发生情况,同时对诱发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分析,近期并发相关诱因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年龄、手术时长,清蛋白量,术中出血量、基础疾病、TNM分期、手术方式有关;其中,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清蛋白水平、手术时长、术前基础疾病为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近期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较高。通过分析,确定了主要的诱发因素。完善术前评估,明确手术指征,重视围手术期强化干预,开展肺功能锻炼和气雾剂治疗,以有效控制并发风险。

  • 标签: 胃癌 老年 近期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喉癌患者术后并发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于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92例喉癌老年患者,其中13例出现并发,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1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喉癌术后并发的发生率,降低并发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喉癌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积水术后并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例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8月接收的小儿肾积水术后患儿,将其分成1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10例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发生率。结果:并发发生率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

  • 标签: 小儿肾积水 护理干预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手术并发的预防及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开展甲状腺手术并发预防及护理的研究,将7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抽签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痔疮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的观察与处理探析。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104例因痔疮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模式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均纳入52例病人。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并发针对性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组并发发生率与研究组并发发生率对照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痔疮 并发症 针对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01-2022.01之间我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术患者62例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两组,参比组应用基础护理,试验组应用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本次研究患者进行护理后,试验组36例的术后并发术后疼痛水平、护理服务质量均好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36例的术后并发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循证护理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术后并发发生风险,推荐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癌介入治疗术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骨科术后患者,探究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案例为到我院治疗的76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单号单双号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两个小组,对照组仅给于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与华法林钠片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于溶栓、抗凝血以及取栓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情况、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对比等数据做出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术后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 治疗对策 溶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级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并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62例接受胃癌术治疗的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1)和研究组(n=31),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分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并发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为(2.55±0.27),疼痛程度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为3.23%,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胃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分级护理模式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级护理模式 胃癌 术后并发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腰穿病人分为不平卧组(38例)、平卧6小时组(35例)、平卧超过6小时组(37例),统计各组术后头痛、脑脊液漏、神经功能障碍、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3组病例并发总的发生率如下:头痛12.7%、脑脊液漏6.3%、下肢静脉血栓6.3%、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5.4%、神经功能障碍7.2%、肺部感染5.4%、消化功能不全10%。其中不平卧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高于平卧超过6小时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卧超6小时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平卧6小时组。而各组之间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腰穿后存在一定概率发生并发,并且卧床时间长短与术后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相关,术后平卧6小时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低。而不同卧床时间对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无影响。故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评估病情,适当减少卧床时间、改变卧床姿势或增加卧床时的活动,降低腰穿术后发生并发得风险。

  • 标签: 腰穿 并发症 平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