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传统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中医综合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中医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和中药熏蒸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中医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治疗优良率分别为(31.1±5.7)d、93.33%(28/30)与对照组(46.8±7.9)d、83.33%(25/30)比较(P<0.05)。结论使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联中药外敷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肿胀程度,降低病情复发率,加快骨头愈合速度,值得推广应用。关键字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我科诊治的10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及普通DR摄片或肋骨点片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通过两组的结果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骨折数量差异的对比,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患者与使用普通DR摄片或肋骨点片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有较高诊断率,尤其对于隐匿性骨折有较低的误诊率,使患者得到精准的法律文书。

  • 标签: 肋骨骨折 普通DR摄片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透视下点片诊断肋骨隐匿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 84例研究对象均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月诊断的外伤性疼痛患者,并采取随机平均法分为观察组( n=42)和对照组( n=42);对照组诊断骨折应用常规 X 射线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则对斜、侧、正位拍片,通过透视机诊断患者的骨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诊断率( 90.48%)与隐匿性骨折诊断率( 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诊断率( 66.67%)与隐匿性骨折诊断率( 55.56%),差异较大,且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应用透视下点片可以诊断出患者的肋骨隐匿骨折,这种方式准确度高,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透视下点片 隐匿性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中医疗法治疗。探究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面向大众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纳入病患35例。对照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中医手法整复治疗。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所提高(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与手术疗效相比有所提高。且避免了手术治疗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降低了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弹性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X线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四肢骨折治疗中,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可以使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总体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弹性髓内钉 并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8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40例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5%,3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预防性药物治疗、丹麦快速康复模式在老年患者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 2009年 10月- 2016年 10月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分别采用对症处理方法与快速康复模式后,研究患者在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Harris评分、 VAS评分等方面的不同,采用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两组术后进食时间、平均饮食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起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两组在围手术期 Harris评分方面比较,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月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快速康复 禁食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患者在局麻下,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了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手术体位耐受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术部炎性反应,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等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 标签: 1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2 椎体成形术3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2月到2018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常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的对照组(n=60),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观察组(n=60),术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术后并发症率、疼痛评分等相关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对于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与传统钢板螺钉治疗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应用 效果
  • 简介:背景: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近年来选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已经达成共识,而对于跗骨窦小切口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目的:设计一种3D打印导航模板,探讨其在经皮置入螺钉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0例,其中单纯左侧损伤21例,单纯右侧损伤26例,双侧损伤3例(均只有一侧符合标准,左侧2例,右侧1例);男48例,女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2±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A组)25例与非导板组(B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效果(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5.5±2.1)个月。两组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评分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两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上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以达到螺钉的精准置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医师、患者术中辐射暴露剂量,是一种符合现代微创精准理念的手术方法。

  • 标签: 3D打印导航模板 跗骨窦切口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以计算机随机分配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多元化护理,对比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和6个月后,实验组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能够更好地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是理想的护理模式,应该推广。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康复锻炼 胫骨平台骨折 HSS评分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烫熨对改善老年上肢骨折中后期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上肢骨折中后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中药熨烫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屈度和伸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屈度和伸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S、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烫熨能有效促进老年上肢骨折中后期上肢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药烫熨 上肢骨折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采用ODI评分和VAS评分分析,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判断,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就优质护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效果及ODI评分和VAS评分分析时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质疏松性骨折 ODI评分 VAS评分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中应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方案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跟骨骨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选择58例采取切开复位治疗方式,参照组选择58例采用撬拔治疗方式。对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切口皮肤坏死、足跟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率为3.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8%,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撬拔复位方案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并发症率以及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切开复位,显示切开复位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撬拔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在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第252医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8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水平,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 肱骨远端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跟骨解剖板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粉碎性跟骨骨折入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累及跟距关节,实施跟骨解剖板进行治疗。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年后发现,仅有1例患者产生骨性感染,无关节面塌陷和愈合不良现象发生,治疗有效率较高。结论为了防控并发症的产生,提升跟骨骨折的预后质量,主治医师应加大对跟骨解剖板的应用力度,形成疗效的保障。

  • 标签: 跟骨解剖板 粉碎性跟组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跟骨解剖板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粉碎性跟骨骨折入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累及跟距关节,实施跟骨解剖板进行治疗。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年后发现,仅有1例患者产生骨性感染,无关节面塌陷和愈合不良现象发生,治疗有效率较高。结论为了防控并发症的产生,提升跟骨骨折的预后质量,主治医师应加大对跟骨解剖板的应用力度,形成疗效的保障。

  • 标签: 跟骨解剖板 粉碎性跟组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中医护一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42例,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护理结果分析。结果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8.95%,低于研究组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中,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研究压板连接在空钉与不空钉情况下对骨折后期治疗的影响。测试压板骨头在不同状态下随空钉数目变化应变的大小,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证明空钉与非空钉压板连接治疗粉碎性非缺损性长管状骨骨折的固定失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其差异性与空钉的数目有关,空钉数目越多,固定失效率越高。得出的结论是非空钉情况下,压板连接可用于治疗非缺损粉碎性长管状骨骨折,空钉压板连接不适用于长管状粉碎性非缺损性骨折的治疗。

  • 标签: 钢板 加压 弯曲 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