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1例隐虫皮炎患者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例隐虫皮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09月~2021年09月,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95.65±3.26),实施常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6.59±2.33),两种护理手段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 标签:
  • 简介:我部地处沿海亚热带,天气炎热、潮湿,各类亚热带昆虫常见,官兵及家属小孩户外作业较多,隐虫皮炎患者多见。2000~2003年,我们通过120例隐虫皮炎患者的治疗,总结了亚热带隐虫皮炎的防治措施。

  • 标签: 亚热带 隐翅虫皮炎 临床表现 营养支持 炉甘石洗剂 呋喃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龙珠软膏及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隐虫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隐虫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2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外用龙珠软膏。治疗组外用龙珠软膏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患者均以6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用龙珠软膏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隐虫皮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隐翅虫皮炎 龙珠软膏 复方甘草酸苷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傣药盾藤与五淋化石胶囊结合治疗方案应用于肾结石的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肾结石患者,随即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五淋化石胶囊,研究组应用傣药盾藤与五淋化石胶囊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盾藤和五淋化石胶囊都可以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两者结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五淋化石胶囊,在临床层面应重视两者结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推广。

  • 标签: 盾翅藤 五淋化石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合并竖脊肌平面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及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 40例实施开胸手术的患者,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及全麻组,神经阻滞组在全麻之前于相应的手术部位行前锯肌平面及竖脊肌平面阻滞,药物为 0.25%罗哌卡因 30毫升行前锯肌平面阻滞, 0.25%罗哌卡因 20毫升行竖脊肌平面阻滞,两组病人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观察术中麻醉药用量,拔出气管导管后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时切口的疼痛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术中镇痛药使用减少,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深呼吸及咳嗽切口轻度疼痛。结论,前锯肌平面合并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为胸科手术提供确实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其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引导 平面阻滞 胸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穿刺针对腰麻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下腹部以下成年人手术患者80例(剖腹产手术除外),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为2组,普通组与联合组各40例。2组均左侧卧位,L3-4间隙穿刺,注入0.75%罗哌卡因1.8-2.2ml。普通组用25G普通腰穿针(见图1)穿刺注药,联合组用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里面的腰穿针(见图2)穿刺注药,注药速度均为10s。注药完毕后立即平卧,分别在5分钟、10分钟、15分钟后测麻醉平面,记录麻醉平面达L2、T12、T10的时间;最高平面达T9、T8例数;麻黄碱、辅助镇痛药使用例数。结果普通组和联合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平面达L2、T12、T10的时间、最高麻醉平面达T9、T8的例数、麻黄碱和辅助镇痛药使用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同剂量和容量的药物用普通腰穿针时麻醉平面出现较慢,且麻醉平面较低;用联合腰穿针时麻醉平面出现较快,且麻醉平面高。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及操作方法测量对象: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涪陵中心医院和武隆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烧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1处呈平面状态的肉芽创面,旁边放置l枚硬币(1999年版,面值1角)并用数码相机(佳能IXUS860IS型,日本佳能公司)拍照。见图1。

  • 标签: PHOTOSHOP 肉芽创面 数码照相 测量 县人民医院 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七氟醚全麻对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胎儿脐静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拟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ASA分级Ⅰ~Ⅱ级,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七氟醚全麻组(T组)和椎管内麻醉组(C组)。T组产妇采用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后,七氟醚吸入诱导插入喉罩;C组产妇采用椎管内麻醉。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2min(T2)、切皮时(T3)、娩出胎儿后5min(T4)、手术结束(T5)各时点产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手术时间、麻黄碱用量、低血压等情况及胎儿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组内比较,T组术中HR、MAP变化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产妇麻醉后HR升高,MAP下降,胎儿娩出后MAP升高(P<0.05);组间比较,T组产妇T2时点HR低于C组,T2、T3时点MAP高于C组(P<0.05);T组胎儿脐静脉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PO2)高于C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C组(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七氟醚全麻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影响小,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七氟醚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因为其可视性,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随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普及,各种与之相关的各类并发症也随之而来。而近年来新应用的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则因为其操作简易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及限制条件较少,而受到广发关注。由于竖脊肌覆盖范围较广,所以从不同部位进行阻滞则可获得与之相对的镇痛节段,因此其在围术期镇痛中得到应用。本文则通过近年来对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应用,旨在为竖脊肌平面阻滞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竖脊肌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围术期镇痛
  • 简介:摘要:假体隆乳术是美容外科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它主要把乳房的凝胶假体放在胸大肌后间隙或乳腺后间隙中。在这种手术方法当中,部分求美者会选择使用解剖型的假体。对传统的圆形假体来说,解剖型假体的出现是一个挑战。解剖型假体主要有两种类型,特别是410型假体和自然形乳房假体。由于很多来接受假体隆乳术的患者,她们自身乳房的条件比较差,因此不适合使用这两个平面来进行手术,从而使得上平面隆胸手术的方法开始出现在假体隆乳术当中。双平面隆胸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所获得的效果也令人比较满意。

  • 标签: 解剖型 假体隆胸 双平面隆胸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假体隆胸术中双平面隆胸的运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90例假体隆胸术中双平面隆胸运用的患者,采用BREAST-Q隆乳术评定量表分析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各项指标评分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患者在性生活、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活动、身边健康状况均显著高于手术前;且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度均在95分以上。结论:假体隆胸术中双平面隆胸在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双平面假体隆胸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想当年,香烟飘洋过海打人我神州,虽曾有过由洋人沿街散发、让人免费试吸的尴尬,但犹如所有“洋货”一样,香烟很快就被国人所接受。于是,或老或少的炎黄子孙,都悠哉悠哉地吞云吐雾了。香烟,这个泊来的幽灵,已在中国传宗接代,坑害了好几代人!

  • 标签: 儿童 香烟 卫生知识 吸烟率 医学
  • 简介:观察和探讨伊康唑对甲癣(甲真菌病、俗称灰指甲)的作用和比较。伊康唑(斯皮仁诺、西安杨森生产)与酮康唑对照治疗比较,同对采取治疗前后疗效观察和安全性的评价,结果经伊康唑治疗后比酮康唑治疗后效果好,治疗后甲板逐渐恢复,表面光滑,有光泽,而且甲板生长快、疗程短、复发率低。

  • 标签: 甲癣 伊曲康唑
  • 简介:末节平面的指体离断是手外科常见损伤,对于甲中部平面以远的断指再植,常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但对于远指间关节至甲中部平面的末节平面断指,因指体近侧皮缘瘀血,再植平面皮肤接口侧支循环建立差,常导致指体坏死或部分坏死。自2005年9月-2007年10月,我院应用动脉静脉化技术再植8例11指,11指全部成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脉静脉化 末节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鼻中隔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鼻部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一共搜集门诊、急诊鼻科病例患者40例,并依据统计结果列出占其中比率较大的疾病,共35例,进行研究讨论。结果35例患者,男性占17例,女性占18例,在这当中鼻中隔无偏患者12例,轻度偏患者13例,中度偏患者8例,重度偏患者2例。除此之外发现总25例中,低于12岁人群鼻中隔发生率约为28.71%,高于12岁人群鼻中隔发生率约为76.61%。当把鼻中隔偏分无、轻、中、重四种情况时鼻中隔偏程度与年龄、性别、鼻炎、变应性鼻炎密切相关,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炎症无显著相关性。(P>0.05)。根据鼻中隔无偏和有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以上疾病外,鼻窦炎加重。OR分析中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鼻中隔偏。结论鼻中隔偏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鼻中隔偏与常见鼻炎、变应性鼻炎、鼻窦炎有相关性。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相关疾病 临床分析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