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的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48例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48例鼻中隔患者矫正效果均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乃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声反射在鼻中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随机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阳江市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患者,其中65例患者以鼻塞为主诉,且体检见鼻中隔选为病例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分别采用鼻声反射对鼻腔各部位进行测量,记录鼻腔内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内容积(NCV)以及鼻阻力(NR),同时观察病例组患者手术前后鼻腔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鼻声反射测量病例组患者鼻腔内最小横截面积以及鼻腔内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患者的鼻阻力增大,高于对照组(P<0.05),鼻声反射测量病例组患者手术后鼻腔内最小横截面积以及鼻腔内容积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鼻阻力显著减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声反射在诊断鼻中隔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鼻中隔患者术后的疗效评价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适合临床医生广泛开展。

  • 标签: 鼻声反射 鼻中隔偏曲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7月,医院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鼻中隔患者44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8例、变态反应性鼻炎15例、鼻息肉1例,采用双侧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44例,原发病采用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1~66min、平均(27±6)min,术中出血量5ml~50ml、平均(30±5)ml;术后第6周黏膜完整72.73%,鼻中隔偏曲解剖学疗效治愈率70.45%、好转率25.00%、4.55%;鼻中隔治愈者原发病治疗控制/治愈96.77%(30/31)例,高于好转+无效者23.08%(3/13)15例应性鼻炎患者术后6周嗜酸粒细胞水平(0.39±0.49)%低于术前(0.76±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鼻部疾病,若伴鼻中隔,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术治疗策略,可增进原发鼻部疾病疗效,但鼻中隔手术治疗也可能难获显著疗效。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 临床分析
  • 简介:最近,斯坦福大学的华人教授鲍哲楠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塑料“皮肤”,这种塑料“皮肤”可以像人类皮肤那样弯曲,受伤后还可以自愈,同时它还能够作为一种传感网络给大脑传递温度、痛觉等信号,这种皮肤能够让失去部分肢体的人们带上假肢以后重新感受到触觉。想象一下,一位做过截肢手术多年的患者,突然间能够通过接触物体感觉到自己肢体的存在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 标签: 人工皮肤 假肢 斯坦福大学 人类皮肤 截肢手术 脑传递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神经横截面积(CSA)改变,及其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糖尿病病程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患者组)。依据TCSS评分评价糖尿病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DSP),并分为无DSP(0~5分)、轻度(6~8分)、中度(9~11分)及重度DSP(12~19分)亚组;依据糖尿病病程分为0~5年、6~10年、11~15年及〉15年亚组。同期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均行下肢神经超声检查,检测隐神经、腓肠神经和胫后神经的CS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各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隐神经、腓肠神经和胫后神经C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隐神经、腓肠神经和胫后神经CSA均与TCSS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615、0.632、0.641,P均〈0.05),且均与糖尿病病程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0.613、0.643、0.682,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高频超声所示下肢周围神经CSA改变与神经损害严重程度及糖尿病病程有关。高频超声可为糖尿病感觉运动多发神经病的分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奥肽用于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的评估.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奥肽可有效的控制肠梗阻的症状,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 标签: 奥曲肽 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奥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肽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腹部CT复查胰腺水肿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肽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性鼻炎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具体的过敏源,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2014年10月到2015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接受过敏原检测的107例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存在的过敏原。结果通过检测,本组患者中102例(95.3%)存在过敏源,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主要是粉尘螨、户尘螨,其次是蒿属花粉和蟑螂。结论吸入性过敏原是应性鼻炎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过敏原 试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探讨CT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腰椎小关节退的临床症状与诊断,分析腰椎小关节退的CT影像改变,进行重新认识、领会与提高。结果经CT检查结果显示,本组126例患者腰椎小关节退的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38例(30.16%),关节突增生肥大29例(23.02%),关节面骨皮质硬化18例(14.29%),关节不稳25例(19.84%),半脱位10例(7.94%),关节囊钙化6例(4.76%)。结论腰椎小关节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病例,CT为小关节退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 标签: 腰椎小关节 退变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8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肠梗阻缓解时间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可增进护患关系,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胃癌 术后化疗 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