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医学工程科出发,分析整个医院医疗设备的灾害脆弱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针对重要风险制定应急程序或预案。

  • 标签: 脆弱性因素,预防控制,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灾害脆弱分析在新冠肺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保护。方法 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灾害脆弱分析,确定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主要风险,并将主要风险作为科室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重点改进项目,实施应急管理策略。结果 实施措施后,医院未发生新冠肺炎传染,医务人员防控培训合格率、标准预防和手卫生执行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灾害脆弱性分析 老年精神病患者 新冠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血护理风险脆弱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到院采血的患者128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脆弱的基础上采取针对防控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采血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5.63%,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采血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采血护理风险脆弱,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采血 护理风险 脆弱性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手术室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灾害应急能力。方法 护理人员通过KAISER模型分析法设计灾害脆弱分析(HVA)调查表,运用Excel录入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突发事件风险值并分析、排序。结果 经计算分析,前三大风险事件是:内部火灾(41%)、信息系统故障(34%)、职业暴露(31%),因此明确本科室存在的潜在风险。结论 门诊手术室将风险值排名前三位纳入应急重点管理项目,其他风险事件也加强日常管理,针对风险较高事件及时制定应急管理方案,正确认识KAISER模型和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科室应急管理水平,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

  • 标签: KAISER模型 脆弱性分析 紧急预案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采血室护理风险脆弱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提出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本院采血室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各项因素,并在2021年1月和2021年7月期间实行新的防控措施,对比两个阶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影响采血室护理安全的各项因素较多,采血室应基于特定因素,针对减少护理风险,建立理想的护患关系。

  • 标签: 采血室 护理风险 风险事件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胃肠减压风险脆弱预防体会。方法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经培训熟练掌握胃肠减压的操作方法,并具有较高的操作技术,对使用胃肠减压的风险脆弱评估,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将风险防范于未然。结果本科胃肠减压患者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护理人员熟练、规范的操作,预见性风险脆弱评估,针对预防措施的实施,能有效预防胃肠减压风险的发生。

  • 标签: 胃肠减压 风险脆弱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探讨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6年期间进行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对分析结果和后续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查看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2年期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治疗,没有出现意外事故。对参加介入手术室护理的医护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没有因为职业危险因素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结论对介入手术室进行护理风险脆弱分析,可以有效地预判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从而更早的采取防控措施,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风险 脆弱性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的脆弱和防控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 230 例病患作为研究组,并选择我院 2016 年 4 月 -2017 年 11 月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 2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常规手术室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研究组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脆弱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之后对比和分析二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 3 例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其中患者、护理人员、药物因素各 1 例,对照组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共 10 例,药物因素与患者因素各 3 例,仪器设备和系统因素各 1 例,护理人员因素 2 例。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的护理差错和纠纷事件发生概率较低 ( P<0.05 )。 结论 在对介入手术室护理进行应用时,需要先分析护理风险的脆弱,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制定防控措施,实现护理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风险 脆弱性分析 防控措施
  • 简介:目的探索突发灾害事件时,医院药品应急保障管理方法.方法根据突发灾害事件特点和对医院药物供应的需求,及其医院任务和药物供应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医院对突发灾害事件医院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建立突发灾害事件药物保障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 标签: 突发灾害事件 医院 应急保障 药品供应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慢性病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老年人口慢性病发病率高。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8亿,占75%。与健康老人相比,慢性病老人面临着身体不适、生活不便、经济负担等多重压力和负担,是更弱势的老年群体。研究如何有效降低慢性病老年人的脆弱,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非常重要。

  • 标签: 慢性病老年人 脆弱指数 脆弱类型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医院门诊部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门诊部对医院的管理、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等都有着体现,作为医院的前沿窗口,门诊部如果服务水平不高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医院的选择,因此对医院门诊部进行优化管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医院的管理原则进行分析,为医院门诊管理流程的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综合性 医院门诊 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门诊是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最频繁、最先、最直接接触患者的就诊环节,其门诊服务流程问题,不仅关系到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而且也会影响到医疗质量。对于综合医院而言,门诊人满为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故如何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是当前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现将综合医院门诊服务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针对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综合医院 门诊 服务流程 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能源使用量越来越多,医院作为社会当中重要的医疗机构,在用电方面的要求更高,要保障医院的24小时不间断供电。因此医院当中电力设施的运行可靠就至关重要,若是电力设施运行存在故障隐患,就可能导致医院停电,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需要重视医院电力设施的及时维修和管理。本文也就是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医院电力设施的可靠维修措施。

  • 标签: 医院电力设施 可靠性 维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医院获得压疮预防中应用全面流程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未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时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64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及其对医院获得压疮预防。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医院获得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医院获得压疮预防中应用全面流程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老年住院 医院获得性压疮 预防 全面流程管理
  • 简介:门急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是医疗工作的首要环节,门急诊流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声誉和核心竞争力。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职工1100名,床位900张,近30年来的门急诊管理实践证明,医院必须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出发设计、再造和持续优化门急诊流程,才能满足优质医疗服务需求。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门急诊 优化 病人为中心 “三个代表” 医疗服务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医院门诊管理中流程优化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为研究时间,这段时间里到医院进行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6年3月期间的门诊管理依然按照常规流程,为对照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期间的门诊管理采取优化后的流程,为实验阶段。将两个阶段的门诊管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阶段的接诊人数为2234,患者满意度高为74.2%,实验阶段的接诊人数为2986,患者满意度高达94.6%,实验阶段明显优于对照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流程优化不仅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门诊管理 流程优化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中基础护理流程的实施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住院治疗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n=35)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35),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期间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2.86%(1/35)高于对照组17.14%(6/35),(p<0.05);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指标97.14%(34/35)高于对照组82.86%(29/35),(p<0.05)。结论:医院感染控制中基础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医院 感染控制 基础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在我国不断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结合当前我国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情况来看,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使得医院后勤保障工作能够充分的利用各项资源,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智能,最终为医院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与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精细化管理,希望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 标签: 医院 后勤保障 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