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了解居民对全科医疗的服务需求,为全科医生服务农村基层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人类发展指数,抽取我省 4个样本市, 8个样本县区, 24个样本乡镇,每个乡镇选取 50名左右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河南省居民全科医疗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面对面调查。采用 Epidata3.1软件进行结果录入,采用 SPSS20.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居民认为全科医生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排在前三位的是出色的医疗技术( 67.8%) ,全面的医疗知识( 60.9%) 和较高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 59.4%); 近 70%的受访对象 期望 基层全科 医生的学历在大专以上 ; 居民对基层全科医生服务内容需求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希望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教育(60.5%),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58.2%),提供慢性病的防治 与 监控(55.2%) ; 希 望全科医生提供上门服务的占比56.7%,其中认为就医程序简单的有 68.95%;认为上门服务贴近个人需求的有 63.50%。而不希望上门服务的人员中 50.37%是因为害怕个人隐私泄露。 结论 看病依然是居民的最主要的卫生服务需求,居民对健康指导和服务态度的要求有了逐步的提高,高学历的全科医生认可度较高,在保障居民隐私等权利的基础上逐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 标签: [ ] 河南省 全科医生 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对老龄社会,分析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现状,提出符合新疆经济发展特点的满足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可行性的制度和办法。

  • 标签: 老年人 医疗卫生服务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 医院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主要围绕医疗服务、业务运营、科研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信息化给医疗工作、管理带来了便捷,但是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以及民众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势必要对现行的系统进行改进提升。方法: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院外顾客发放 1000份,回收 729份,回收率 73%;院内顾客发放 600份,回收 483份,回收率 80%。采用 5点量表逐题进行评定。结果:信息化需求收集表进行医疗便捷性、医疗安全性和医疗延伸性三大模块需求收集,基于需求数据分析在三大模块获取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改进提升需求。结论:在医疗信息化平台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院内院外顾客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完善信息化建设

  • 标签: 信息化 信息化平台设计需求
  • 简介:摘要: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中国的医药卫生产业将再一次大爆发,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疾控卫生服务事业将会快速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获得比较大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疾控卫生服务能力也将获得较大改善。但是,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状况怎样?如何合理地安排基层医务人员,以满足新形势下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本文以华北某县级地的基本情况及工作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如何合理安排其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些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大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不同应急医疗物资的需求紧急程度,避免出现物资紧缺或浪费的情况。 方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应急医疗物资的需求进行分级研究。结果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将125种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I至IV级),用SPSSAU软件里的层次分析法求各级权重,最终对评判结果进行需求分析。以口罩和体温枪为例,各收集调查问卷36份,快速计算出口罩的对应分级为I级(特需紧急级别),体温枪的对应级别为III级(较紧急级别)。结论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需求分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不同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和应急医疗资源预案的制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标签: [] 公共卫生 需求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 应急医疗物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就诊次数的患者对医疗机构门诊部门设置预检分诊的满意程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40例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患者的就诊次数进行分组,其中初诊患者共计420例,复诊患者共计420例。调查两组患者对门诊部门设置预检分诊的需求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复诊患者对医疗机构门诊部门设置预检分诊的需求较大,多次在预检分诊部门进行咨询,和初诊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复诊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较高,和初诊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医疗机构门诊部门设置预检分诊部门,能够满足患者的咨询需求,从而改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初诊 复诊 医疗机构门诊部门 预检分诊 需求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长沙市各级医疗机构对采供血服务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服务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走访,填写调查问卷表,50家各级医疗机构对血站血液领取方式、血液供应满意度、输血指导等情况进行调研。其中三级医院20家,二级医院20家,一级医院10家。结果在供血服务方面:约血接听电话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及时性、血液运输抵达时储血箱温度、送血服务及时性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0%、76%、68%。在血液质量、对出现的血液问题的反馈和处理满意度分别为88%、72%,血液供应满足临床需求的平均满意度为86%。临床医院对本中心的服务需求体现在输血技术的指导和培训上。结论临床用血医疗机构满意度及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应作为衡量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确保血液中心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医疗机构 采供血 满意度 需求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正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理念大力发展医疗大数据。医疗缺陷预警作为行业建设革新关注的焦点,也是解决实践行业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了解医疗风险预警和缺陷管理基础内容后,通过明确医疗大数据应用特征,并分析如何在医疗缺陷预警中合理运用医疗大数据。

  • 标签: 医疗大数据 医疗 缺陷预警 临床辅助 科研领域 健康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我们步入了电子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由此发端。医疗行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负责,它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它的发展,并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基于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积极采用联合的思维,将医疗发展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这就造就出了医疗行业中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来说,它能够有效协调并平衡医疗资源,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最大程度地减少医患冲突,从而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将以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结合为背景,具体说明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要如何发挥效用。

  • 标签: 互联网+ 医疗健康 智慧医疗服务 模式建构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有关方面曾对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现状做过调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和6千万之多的残疾人,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每10万人口仅分摊1名。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顺应社会民众对于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和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且,有着广泛、深厚社会基础的社会大众作为社会的主体他们对康复治疗的认知与接纳程度也影响着康复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针对社区居民做了其对康复治疗认知度的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康复的真实想法,通过调查了解到他们对康复治疗只是知道而非正确认识。我们有必要针对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居民正确了解、认识康复治疗来推动中国康复事业发展。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社会的主体他们对康复治疗的认知与接纳程度也影响着康复的未来发展趋势。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缓和医疗(palliativecare)的定义[1]:缓和医疗是一种提供给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的,旨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面对危机能力的系统方法.通过对痛苦和疼痛的早期识别,以严谨的评估和有效管理,满足患者及家庭的所有(包括心理和精神)需求.

  • 标签: 医疗 世界卫生组织 早期识别 生活质量 有效管理 家庭
  • 简介:《中外医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国际刊号:ISSN1674-0742,国内统一刊号:CN11-5625/R,邮发代号80-541,定价10元。

  • 标签: 医疗征稿 征稿通知
  • 简介:内容摘要基本医疗服务是指对全体国民提供的最基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保障,特殊医疗服务则是指在政府医保范围之外,由市场提供的“非基本”服务。建立基本医疗与特殊医疗服务双轨机制,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提供医疗服务保障的主要途径。本文在总结双轨机制作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双轨机制为抓手,推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在健康医疗方面的“获得感”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基本医疗服务 非基本医疗服务 卫生改革 制度选择
  • 简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为核心,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持续改进病案管理手段三个方面,从而实现对医疗质量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的管理。

  • 标签: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