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刊发论文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及其在医疗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价值,评估期刊学术质量,请作者将所发表论文的科技成果获奖证明(包括新设备、新工艺等专利证书或成果鉴定书)复印后邮寄至本刊编辑部,或将证书扫描后的电子版发至本刊邮箱:digsurg@263.net。

  • 标签: 发表论文 材料 收集 医疗科研工作 科技成果获奖 专利证书
  • 简介:利用Hopkinson杆,以装甲钢、纯铜及IF钢为材料,采用设计的帽型样尺寸,在不同压力下进行高速冲击,利用EBSD分析其在高应变率变形下的剪切带的特征。结果表明,应变率为104s-1,装甲钢绝热剪切带呈现白亮带状,纯铜及IF钢剪切带宽度较宽且不耐浸蚀。3种材料剪切带内均存在细小等轴晶,装甲钢形成的剪切带取向较分散,但存在稍强的剪切坐标系下的{110}〈111〉织构,纯铜存在{111}〈110〉织构,IF钢形成{110}〈111〉织构。装甲钢抗绝热剪切的性能优于纯铜及IF钢。

  • 标签: 绝热剪切带 纯铜 IF钢 装甲钢
  • 简介:本文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锰。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电池测试分析研究了样品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 标签: 制备锂电 纳米材料制备 锂电性能
  • 简介:背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不尽相同,很多修补材料因自身的种种缺点已经被淘汰,新型的生物材料仍在进一步开发。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数据分析结果。方法:SCI数据库中2002/2011检索有关生物材修复颅骨缺损文献,检索词为"颅骨缺损(skulldefect);修补(repair);复合材料(material);钛网(titaniumplate);骨水泥(bonecement);自体骨(autogenousbone);硅橡胶(siliconerubber);有机玻璃(organicglassor"pmma"orpolymethylmethacrylate)",共检索文献242篇。结果与结论: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甚多,疗效不一,目前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医用高分子材料、钛金属材料、骨水泥以及组织工程复合材料等,采用何种修补材料能将颅骨缺损修复的更加完美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 复合材料 钛网 骨水泥 自体骨
  • 简介:背景:显微外科技术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技术的发展与神经导管材料密切相关。神经导管的构建特别是生物材料构建神经导管材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目的:探讨生物材料构建的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数据分析。方法:SCI数据库中2001/2010检索有关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神经导管(nerveconduit);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nerveinjury);神经再生(nerveregeneration);壳聚糖神经导管(chitosan/chitinnerveconduit);高分子神经导管(polymer/macromoleculenerveconduit);胶原神经导管(collagennerveconduit)",共检索文献183篇。结果与结论:神经导管修复法是在神经断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利用神经导管在神经的远端和近端之间桥接,并创造相对密闭的环境,以充分发挥远端神经的趋化作用,同时阻隔外部的影响,减少瘢痕的产生。目前,已被用于制备神经导管材料分为非神经组织、非生物降解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探索寻找理想的材料构建神经导管来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始终在进行中。

  • 标签: 神经导管 生物材料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壳聚糖神经导管 高分子神经导管
  • 简介:目的评价胶原/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胶原(collagen,Col)和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通过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制备成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以BC为对照组,采用SEM(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形貌。采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株(MC3T3-E1)与材料复合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等量的细胞悬液)、材料对照组:BC、实验组1:Col/BC物理组、实验组2:Col/BC化学组观察细胞生长状况,MTT(四氮唑盐)观测细胞在1、2、3、4、5、6d后的增殖情况,细胞与材料复合第48h,SEM观察细胞粘附形貌。结果SEM观察在BC纤维上均匀包覆了一层蛋白质,MTT检测结果表明3d后Col/BC(物理交联组)组高于其他组,实验组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在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48h,纤维表面均有少量成骨细胞粘附。结论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中,Col/BC物理组表现出更好的细胞相容性。

  • 标签: Col/BC 支架材料 细胞相容性
  • 简介:牙科陶瓷与人天然牙色泽相似,且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密度及硬度与釉质接近,透明度及折射率也与釉质相似,是牙科领域重要的冠桥修复材料。但是陶瓷属于脆性材料,抗弯曲强度和韧性低,

  • 标签: 牙科陶瓷 抗压强度 实验方法
  • 简介:艾滋病作为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健康教育仍然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的唯一有效方法[1]。据国家卫生部2012年1月21日发布的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78万人(62~94万人)[2],其中l5~29岁的青少年占77.6%[3],已成为艾滋病防控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我国防控艾滋病快速流行的关键所在。

  • 标签: 传播材料 武警部队 艾滋病 健康教育
  • 简介: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是恶性肿瘤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癌细胞直接种植生长或经微血管转移到腹膜上所致,常见于胃癌、肠癌和卵巢癌等。一旦出现腹膜转移,预后都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T3、T4期的胃癌患者大约有60%在根治术后会出现腹膜转移,10%~20%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时已有腹膜转移,

  • 标签: 腹膜转移癌 化学治疗 腹腔灌注 应用 根治性切除 转移部位
  • 简介:第八届全国材料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暨2012年中国体视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10月18—21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一山东威海荣成市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科学分会主办,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和荣成市政府承办。

  • 标签: 科技学术会议 学术年会 材料学 体视学 学分 学会
  • 简介: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已经成为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式[1]。随着材料学的发展,修补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越来越好[2]。与传统手术比较,伤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一旦发生术后感染,处理方法相对于传统手术复杂、棘手[3]。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后感染 生物补片 基质材料 脱细胞 治愈
  • 简介:背景:目前常用的以泡沫或海绵合成材料为基础的封闭负压引流临床堵管率高、需反复更换该设备,不能有效引流,影响四肢脱套伤治疗效果。目的:观察基于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四肢脱套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脱套伤患者30例,在行原位回植结合吻合动静脉或反取皮植皮等修复性外科手术后,采用自愿方式分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合成敷料、常规传统换药3组治疗。结果与结论:与常规传统换药组比较,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合成敷料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能明显改善创面循环,降低回植皮肤坏死率,减轻术后患者局部功能障碍程度(P〈0.05),且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较合成敷料组临床疗效更优(P〈0.05)。说明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能有效引流,减轻创面静脉负荷,改善四肢脱套伤术后症状。

  • 标签: 生物材料 合成敷料 创面敷料 封闭负压引流 脱套伤
  • 简介:背景: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作为支架,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减少排异反应,提高骨愈合,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目的:检测不同聚左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对于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通过冻干法与β-磷酸三钙制备成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检测样本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将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并与正常培养的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以及细胞中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的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结果显示,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表面形成很好的黏附.MTT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培养1~7d时细胞增殖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接近(P〉0.05).说明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对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无影响.

  • 标签: 聚左乳酸 复合材料 高分子聚合材料 相对分子质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显微组织图像(例如胞、粒子与晶粒等)的数字图像处理、分割和分析,对于获取显微组织特征的三维信息非常重要。已有数种商用和共享程序包可以用于图像的处理和分析。"ImageJ"即其中之一,其长期广泛采用及其可扩展插件形式已使其成为许多不同应用领域科学家选用的工具。它包含了处理、分割、重建和可视化材料显微结构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基本的和最新的功能以及图像分析工具(例如‘ParticleAnalyzer’,‘3Dobjectcounter’,‘3DRoiManager’),以用于成组粒子的复杂统计处理。虽然它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很受欢迎,被认为是一种有用的和有效的开放源码的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但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对其所知甚少。面向材料学界,本文尤其是那些没有图像处理和分析经验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员,在简要介绍ImageJ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应用于在三维空间中处理、分割和分析显微组织结构连续切片图像的一个通用框架。

  • 标签: 材料体视学 显微组织 系列截面图像 IMAGEJ 图像分割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化学分析仪对1268份尿标本进行检测,将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试验结果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的cutoff值为45个/微升(敏感度84.9%,特异性86.9%,阴性预测值94.1%),细菌的cutoff值为362个/微升(敏感度76.0%,特异性90.5%,阴性预测值91.2%)。亚硝酸盐试验敏感度58.2%,特异性86.8%,阴性预测值85.1%。B_FSC细菌散点图中B_FSC〈30ch革兰阴性杆菌占95.2%,B_FSC〉30ch革兰阳性球菌占82.3%。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9.5%和29.5%。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化学分析仪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可提高敏感度和特异性,并有助于区分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种类。

  • 标签: 尿路感染 细菌培养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尿化学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