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鼻咽癌骨转移80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80例骨转移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其中11例同时进行了化疗。结果骨转移放射治疗的止痛效果,疼痛完全缓解者4例,部分缓解者33例,无变化或疼痛加剧者6例,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57.50%(46/80),2年生存率为31.25%(25/80)。结论鼻咽癌的远处转移以骨转移最常见,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选择预防和治疗措施,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6年4月21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行肝脏R0切除分为R0切除组(11例)和非R0切除组(10例),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RO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和27.3%;非R0切除组分别为48.0%,0和0(P=0.04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月和5.9月(P=0.008)。对R0切除组生存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Bormann分型(P=0.004)、区域淋巴结受累(P=0.010)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无明显独立预后因素,可能与Bormann分型与淋巴结受累存在交互作用(P=0.031)有关。结论:基于胃癌D2切除联合肝脏R0切除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外科治疗
  • 简介:胃癌肝转移是胃癌的晚期阶段,也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射频消融因其安全性高、创伤小、可多次治疗等成为胃癌肝转移综合性治疗方案中可供选择的手段之一。本文对胃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治疗疗效、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的疗效、影响射频消融预后的因素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肿瘤转移 射频消融
  • 简介:目的总结胃癌腹膜腔转移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胃癌伴腹膜腔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指标:(1)胃癌原发灶的CT检查影像学表现。(2)胃癌腹膜转移的CT检查诊断准确性及影像学表现。(3)淋巴结及其他腹腔脏器转移的CT检查影像学表现。(4)治疗及随访情况。根据患者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患者意愿综合选择治疗方案。采用门诊、电话及信函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患者生存时间为治疗后至死亡或随访截止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胃癌原发灶的CT检查影像学表现:78例胃癌患者原发肿瘤部位:胃窦40例、广泛皮革胃11例、胃底贲门9例、胃小弯9例、胃窦体5例、胃大弯4例。78例胃癌均为T4期,其中T4a期43例,T4b期35例。(2)胃癌腹膜转移的CT检查诊断准确性及影像学表现:78例胃癌患者中,57例化疗前CT检查发现腹膜转移,15例行剖腹探查或开腹手术发现腹膜转移,6例为胃癌切除术后随访复查CT发现腹膜腔转移。CT检查诊断胃癌伴腹膜腔转移患者72例,最终确诊78例,CT检查漏诊9例、过度诊断3例。CT检查诊断胃癌伴腹膜腔转移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88.5%、99.6%、95.8%、98.9%。78例患者胃癌腹膜腔转移的部位及表现:①腹腔积液:71例伴有腹腔积液,其中少量腹腔积液21例,中等至大量腹腔积液50例。②大网膜增厚:59例表现为大网膜呈片絮状及结节状增厚,增厚呈包块状、网膜饼样改变。③�

  • 标签: 胃肿瘤 腹膜腔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培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培训效果,提高呼吸专科护士的护理能力。方法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共举办2期呼吸专科护士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不断优化相应课程,尽最大努力满足培训需求,持续进行质量改进,分析并总结学员的培训效果。结果共培训护士76名,护士的呼吸专科护理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在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科学严谨的课程设置、持续质量改进,达到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新要求,确保呼吸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

  • 标签: 呼吸专科 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耳鼻喉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护士50人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结果接受过分层次多元化培训的护士,在对耳鼻喉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情况与未进行培训前相比明显降低了,护士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对耳鼻喉患者的护理繁琐、复杂,在护理过程中,细心、耐心极其关键。本文分析发现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耳鼻喉科护士的培训中具有提升护理效果,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护理娴熟度,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耳鼻喉科 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 护士
  • 简介:摘要转移性肾癌(mRCC,metastaticrenalcellcarcinoma)靶向治疗方案的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期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被广泛接受并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而阿西替尼和依维莫司则是二线治疗选择的代表药物。然而随着鲁尼单抗、卡博替尼、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等新方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扩充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并且目前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正朝着这些新型又能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倾斜。

  • 标签: 转移性肾癌,二线治疗方案,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在规培护士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对86名2016级规培护士集中培训时采取分组讨论+激励制的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前后规培护士对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培护士培训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前后规培护士对培训内容考核成绩、各维度应答正确率,以及培训效果评价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为规培护士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规培护士对培训内容专科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规培护士培训效果。

  • 标签: 分组讨论 规培护士 集中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骨转移癌患者诊断与治疗中应用核医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骨转移癌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均给予18氟-脱氧葡萄糖(18F-FED)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诊断,之后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6)、研究组(n=36)。参照组患者给予全身放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氯化锶(89SrCl2)与云克联合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4.4%、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2.8%、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转移癌患者诊断与治疗中应用核医学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准确诊断疾病,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骨转移癌 诊断 治疗 核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脊柱转移癌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0例为观察对象,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0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疼痛症状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术后康复的保障,可防止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脊柱转移癌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改革策略进行探讨,深度解析以护理技术操作人员为核心的新型训练活动,采用对比实验数据的方式进行判定。以护理技术操作人员为关键的科室培训、操作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护理能力,创建优质的学习氛围,为推进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理操作技术 培训 策略 改革
  • 简介:摘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基层医疗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培养渠道。总结多年临床带教经验,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带教过程中始终要贯彻全科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临床思维,并注重素质教育及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服务于基层的合格全科医生。

  • 标签: 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护理人员在灾难中的作用,笔者通过结合目前我国灾害护理的实际情况,探讨灾害护理中救援护士的培养问题,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建立统一高效的灾害救援培训指挥机构,按照相关程序培养并认证灾害救援护士,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对灾害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对灾害救援中护理工作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指出对护理人员进行灾难护理培训的重要性。

  • 标签: 灾害救援 护士 护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转移性肿瘤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一例特殊白血病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对于临床特征和骨髓形态学特征容易混淆的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要以骨髓形态为基础,综合免疫分型、骨髓病理、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再结合临床,综合进行诊断。

  • 标签: 骨髓转移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病理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患者时使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患者共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将两组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97%,X2=6.331,P=0.012;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为6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3%,X2=6.271,P=0.013。结论在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胃癌肝转移 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耳垂是耳部的重要组成结构,耳垂的完整性会对耳部的美观带来直接的影响。通过耳下区皮瓣转移技术可以有效的修复耳垂的缺陷,该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十分的常见。借助耳下的菱形区域的皮瓣对耳垂进行修复,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治疗效果也比较好,通过修复手术,不仅可以达到耳垂重建的目的,还能够满足修饰性的要求 ,与现在整形外科所要求的美学理念相适应。本文将选结合临床案例来进行分析,结合案例来探究耳下区皮瓣转移在修复耳垂损伤方面的应用情况。

  • 标签: 耳垂缺损 耳下区皮瓣 耳垂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以我院9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化疗方案分成两组,每组45例,A组采取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B组采取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结果A组临床缓解率55.6%,临床控制率88.9%,B组临床缓解率40%,临床控制率75.6%,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贫血、血小板减少、脱发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程度明显轻于B组。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好于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毒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卡培他滨 多西紫杉醇 表柔比星 转移性乳腺癌 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