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工序(解冻、融化、分离等)对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采用血凝仪对制备好的冷沉淀(样本量为20)进行FVII和Fg含量检测,分析冷沉淀制备技术在血液成分制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份抽查样本中容量为(27.15±2.05)、FVIII(141.38±35.08)、Fg(210.54±20.10),检测参数值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的相关标准。结论:冷沉淀制备技术在血液成分制备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该种方式制备的血液成分产品符合相关成分血质量要求,也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血液成分,可以为临床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患者提供成分血,可在血液成分制备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成分血 凝血因子VIII 制备 冷沉淀制备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1-2023.1期间我站跟踪统计的94例血液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冷沉淀,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沉淀制备技术对改善血液障碍患者的凝血功能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冷沉淀制备技术 血液障碍 血液成分
  • 简介:目的制备包载尿激酶(UK)的壳聚糖纳米粒子并探讨制备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子;并运用酶标仪比色法测试UK药物的包封率,分析了一系列条件如磁力搅拌转速及时间、底物质量比、超声时间及功率、UK用量等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找出包封率最高的条件;纳米粒子冻干测其载药量;用粒径仪测其粒径;最后运用超滤离心法纯化载药纳米粒子。结果在室温下,将三聚磷酸钠(TPP)溶液(浓度为0.6g/L)逐滴加入包含1mgUK量的水溶性壳聚糖(WCS)溶液中(浓度为1g/L),搅拌速度为8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60min,后在冰浴条件下超声30s,功率10W,成功制备出包封率及纯度均较高载UK纳米粒子,此纳米粒子载药量为14.5%。结论采用最简便的方法,经济无毒生物兼容性好的材料制备了高稳定性、高包封率的水溶性UK纳米粒子悬液,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 标签: 尿激酶 水溶性壳聚糖 尿激酶纳米粒子 包封率 离子交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原有口服液的基础上,进行剂型改造,研制养心益智散,既保留原方药的疗效,又方便药品的生产和使用。方法依据原有口服液剂型制备工艺,以溶剂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药材出膏率为指标,建立适当数学模型,筛选并确定最优的提取条件,制备成散剂,筛选最优制备工艺。结果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和方差分析都得出影响出膏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C>B>D,从节约成本及时间考虑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即加水量10倍、煎煮次数1次、煎煮时间2h、浸泡时间4h。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即加水量10倍、煎煮次数1次、煎煮时间2h、浸泡时间4h,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能满足规模生产要求。

  • 标签: 养心益智散 提取工艺考察
  • 简介:目的设计炎琥宁的合成线路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穿心莲内酯在吡啶中与琥珀酸酐反应,经处理后得到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再在KHCO3和NaHCO3配成的碱溶液中反应形成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结果目标产物的纯度为97.95%,新设计线路的总收率为78.0%。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路线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 标签: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 炎琥宁 工艺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制备苦参软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油脂性苦参软膏,采用高效液相法( HPLC )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结果:所得制剂均匀细腻,氧化苦参碱在 0.6 -9 µ g/ml 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软膏的质量控制。

  • 标签: [ ] 苦参 软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确定化痰平喘止咳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麻黄、前胡、浙贝母等9味药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外观、成型率、水分、溶化性为指标,综合评价化痰平喘止咳颗粒剂的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药液浓缩条件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40~1.45(60℃)的稠膏。成型工艺:糊精、蔗糖作为本品辅料,浸膏:辅料为1:5,蔗糖:糊精为3:2,乙醇的浓度为95%。结论: 化痰止咳平喘颗粒剂的成型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可为该制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 化痰止咳平喘颗粒 正交设计 成型工艺 休止角 临界相对湿度
  • 简介:目的:介绍膜技术制备用水工艺。方法:根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检测系统制水质量。结果:水质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注射用水标准。结论:膜技术制备达到注射用水标准的制药用水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膜技术 制备 制药用水
  • 简介:记录是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血液制备记录的设计应符合《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以血液制备关键控制点为中心,完整体现制备过程所涉及的人、机、料、法、环等详细信息,使其具有可追溯性,并证实血液制备满足特定的质量标准,质量体系运行有效。

  • 标签: 血液制备记录 可追溯性
  • 简介:摘要因早产儿其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导致较多并发症发生,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者在预防早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早产仍维持一定的发生率;建立早产动物模型来了解分娩触发机制从而寻找必要的干预措施是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不同方法制备早产模型,从而更好的了解早产触发机制,以期降低早产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早产 动物 模型
  • 简介: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是一种大分子粘多糖,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结缔组织中。HA作为聚阴离子电解质,分子上所带的大量负电荷,可调节周围正负离子的浓度,抑制多种酶的活性。

  • 标签: 透明质酸 制备方法 HA 理化性质 组织提取法
  • 简介:摘要: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血液制备和储存,关乎到输血者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血站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血液成分制备方法多样,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并且要注重血液储存环境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避免血液成分质量受到影响。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来制备血液成分,均是依据成分比重差异,通过过滤和离心方法进行分离处理,保证血液质量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本文主要探讨了血站血液成分制备和储存措施。

  • 标签: 血站 血液成分 储存
  • 简介:目的研究冷沉淀冻干保存的方法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共采集40例无偿献血者新鲜全血各200ml,每袋全血按常规方法制备并均分为容量相同的2袋冷沉淀,其中1袋置-20°C保存即为冰冻冷沉淀,另一袋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用冻干机制备成冻干冷沉淀,置于4"C保存。在保存24h、12个月后各取20例献血者的两组冷沉淀,测定因子VIII、纤维蛋白原含量和pH值。结果冻干冷沉淀与冰冻冷沉淀的因子VI纤维蛋白原含量和pH值在保存24h、12个月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冷沉淀在4C保存12个月后仍然具有正常的因子VIII、纤维蛋白原含量,可用于战备血液储备。

  • 标签: 冻干冷沉淀 因子Ⅷ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