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油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从近三年来我院治疗的角膜碱烧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4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恰当的护理和治疗,实验组采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油滴患眼,而对照组不在给予其他治疗,在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油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角膜 碱烧伤 油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除草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除草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急救及心理护理,并统计其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9.2%,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50.0%,两组患者治愈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急救及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状况。

  • 标签: 除草剂 农药中毒 急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氢氧化钙碘仿糊在根尖诱导成形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收集我院门诊2012年2月-2013年5月因外伤、龋坏或畸形中央尖导致牙髓或根尖周感染,牙根未能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患者110人,共计124例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根管感染及尖周炎症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进行根尖诱导成形,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进行诱导,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拍片对比两者诱导牙根继续发育效果。结果根尖诱导3个月拍牙片复查实验组氢氧化钙碘仿糊根尖诱导69例患牙中47例牙根基本发育,有效率68.12%,对照组氢氧化钙糊根尖诱导55例患牙中牙根基本发育32例,有效率5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诱导6个月拍牙片复查,实验组氢氧化钙碘仿糊根尖诱导69例患牙中45例牙根发育完成,有效率65.22%,对照组氢氧化钙糊根尖诱导55例患牙中28例牙根发育完成,有效率5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轻恒牙牙根未完全发育患者的根尖进行成形诱导时,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作为诱导药剂,不仅可以减少根尖病症的出现,同时还可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因此,氢氧化钙碘仿糊是根尖诱导成形较为理想的药剂。

  • 标签: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 年轻恒牙 根尖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以来,我院应用中药注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95例,统计分析其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可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不良反应多为皮肤不良反应。结论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治疗甲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甲型肝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由基清除辅酶Q10、维生素E、维生素C,联合甘露醇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的ALT、AST、DBIL、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的食欲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肝功能恢复正常24例;治疗2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8例;治疗3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4例;治疗4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9例。经治疗,所有患儿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自由基是导致患者肝细胞进一步损伤的主要原因。在甲型肝炎的治疗中,维生素E不仅能阻断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还能与同为自由基清除的辅酶Q10、维生素C共同作用,加强自由基清除,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造影后出现不良反应的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f造影肾病(CIN)、过敏反应、心律失常、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心理护理等1。结果9例患者中发生CIN4例(5.5%),1例立即行血液滤过,3例行水化治疗后痊愈;皮肤瘙痒、荨麻疹1例(1.4%);心律失常2例(2.8%),其中l例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心动过缓l例(心率〈40次·min。),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低血压2例(2.8%),给予加快输液速度及使用升压药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积极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减轻或避免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造影剂 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布替萘芬擦治疗儿童头部花斑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头部花斑癣患者301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1例患者使用外用硝酸益糠哇软膏,每日一次,疗程为4周。观察组采用盐酸布替萘芬擦,疗程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布替萘芬擦治疗儿童头部花斑癣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盐酸布替萘芬擦剂 儿童 头部花斑癣 效果
  • 简介:肾囊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肾脏囊肿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约为50%。肾囊肿可分为单发囊肿、多发囊肿和多囊肾,单发囊肿无临床症状者多不需治疗,有腰痛、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者应尽快治疗。目前肾囊肿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采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来替代原来的手术治疗。

  • 标签: 穿刺硬化剂治疗 CT导引 肾囊肿 疗效观察 临床症状 囊肿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疗法治疗卵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2009年就诊于我中心诊断为卵巢静脉曲张的患者共13例,平均年龄39.4(31~52)岁,病史1~20年。经皮穿刺导管引导左侧卵巢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观察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患者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硬化,泡沫硬化平均用量6.2(4~9)ml。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3(1~12)个月,12例患者站立时盆腔坠胀不适感消失,1例减轻;5例性交痛患者中2例症状消失,3例减轻;3例大腿内侧曲张静脉较前减轻。复查超声提示未见卵巢静脉主干闭塞不满意。结论经皮穿刺导管引导的泡沫硬化疗法治疗卵巢静脉曲张主干闭合率较高,是微创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静脉曲张 硬化疗法 导管插入术 外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287例Hp阳性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予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均按药物推荐用,连续服用2周。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4.8%,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8%、84.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7%、80.7%,Hp根除率分别为95.9%、85.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13.8%;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的四联疗法治疗PU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雷贝拉唑 甲硝唑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素氮以及血糖应用水生化仪和干生化仪检测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取临床标本40例,分别采用干生化仪和水生化仪检测标本尿素氮和血糖指数,观察检测结果并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对尿素氮以及血糖应用水生化仪和干生化仪检测的可靠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尿素氮与血糖检测过程中,水生化仪与干生化仪二者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水生化仪与干生化仪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2,r=0.997;在尿素氮以及血糖检验方面,水生化仪与干生化仪准确度均较高,且二者回归方程以及线性范围均与要求相符合。结论干生化仪可准确迅速地测定尿素氮与血糖指数,比较适用于急诊检验以及处理少量标本;水生化仪在尿素氮与血糖检验中具有费用低、速度快的优点,多适用于常规批量检验以及处理大量标本。

  • 标签: 尿素氮 血糖 水剂生化仪 干生化仪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硬化注射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硬化注射后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硬化注射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适合腹股沟疝硬化注射后复发疝患者。

  • 标签: 腹股沟 复发 硬化溶液 无张力 疝修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以苦豆子油搽为主的阶梯式治疗方案与传统治疗方案治疗慢性湿疹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试验组给予苦豆子油搽2次/d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搽2次/d为基础治疗。试验组中病情轻度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病情中度的患者除给予基础治疗外,配合氯雷他定片早1片、酮替芬片睡前1片口服;病情重度的患者在使用病情中度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尚加用曲安奈德搽2次/d外用治疗。对照组病情轻度者给予基础治疗;病情中度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氯雷他定片早1片、酮替芬片睡前1片口服;病情重度者在使用病情中度缓和的治疗基础上,尚加用泼尼松2片,3次/d(服用5d)。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共入组患者270例,两方案相应治疗组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各组疗效两两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安全性而言,对照组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方案1各组不良反应。结论以苦豆子油搽为主的阶梯式治疗方案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安全有效。

  • 标签: 苦豆子油搽剂 慢性湿疹皮炎 阶梯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GPIs)冠脉内应用与静脉内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9期)、Ovid、CBM、CNKI和VIP,收集冠脉内应用GPIs与静脉内应用GPIs比较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9月30日。同时手工检索最近1年国内已发表的有关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共3553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初始剂量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降低给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OR=0.54,95%CI(0.34,0.85),P=0.008]、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OR=0.62,95%CI(0.39,0.97),P=0.04]、血运重建发生率[OR=0.59,95%CI(0.36,0.97),P=0.04]及心衰发生率[OR=0.52,95%CI(0.32,0.84),P=0.008],但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1,95%CI(0.58,1.14),P=0.23]。②与初始剂量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的轻微出血及严重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轻微出血:OR=0.94,95%CI(0.75,1.19),P=0.63;严重出血:OR=1.18,95%CI(0.76,1.84),P=0.47]。结论与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更好地改善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 标签: 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介入治疗 冠脉 静脉